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独家稿件-正文
【怎样培育工匠精神⑥】从强化职工质量意识入手
王洋
//www.workercn.cn2016-07-19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企业培育工匠精神应从强化职工质量意识入手

  工匠精神的精髓是质量意识,但质量意识不是单一的观念或理念,是以生产劳动为基础、以抽象思维为前提、以语言为信息传递工具的一种主观反映,是对产品质量、工作质量、服务质量的认识、了解以及掌握质量知识的程度。

  在第二届中国质量奖颁奖大会上,李克强总理作出重要批示强调:弘扬工匠精神,勇攀质量高峰,让追求卓越崇尚质量成为全社会全民族的价值导向和时代精神。可见,工匠精神是建立在质量基础上的,如果职工没有质量意识,就谈不上对精耕细作、精益求精的追求,企业也不可能有可持续竞争力。

  “物勒工名”制度对弘扬工匠精神的启示

  所谓“物勒工名”是指器物的制造者要把自己的名字刻在上面,以方便管理者检验产品质量。“物勒工名”制度在我国源远流长,发端于春秋战国,秦汉时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从唐宋沿用至明清,直接造就了中国人骨子里对精湛技艺的孜孜追求,成就了美妙绝伦的青铜器、陶瓷、丝绸等物品,构建了震惊世界的都江堰、长城、故宫、天坛等伟大工程,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国古代文化。然而,在现代工业经济发展进程中,越来越追求产品的规模化和批量化生产,车间流水线上的工人机械地重复同一个动作,固然生产效率的提升也能够促进经济效益的增长,但是这些产品终究是少了些文化与精神的沉淀和凝练,尤其有些企业在质量管理工作中急功近利,追求短期效益。在经济新常态下,中国制造业面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前后夹击”的双重挑战,带动中国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培育新时期的工匠精神正当时。

  新时期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对细节有很高要求,追求完美和极致,对精品有着执着的坚持和追求,把品质从99%提高到99.99%。与传统工匠的底线“无质量既犯罪”相对比,新时期工匠精神则是产品“零缺陷”,体现了一个共同的底色与底蕴,那就是对质量的高标准要求。

  职工质量意识是培育工匠精神的基本要素

  对于企业而言,“质量是生命”是永恒不变的真理。可以说,一件产品没有质量就失去市场,一个企业不讲质量就无法生存。可是,企业质量实现的承载者既有经营者又有管理者,但更多是依靠职工自觉行动。意识决定行动,没有职工的质量意识,何谈工匠精神。工匠精神的精髓就是质量意识,而质量意识是工匠精神的基本要素。但质量意识不是单一的观念或理念,是以生产劳动为基础、以抽象思维为前提、以语言为信息传递工具的一种主观反映,是对产品质量、工作质量、服务质量的认识、了解以及掌握质量知识的程度。

  一方面,质量意识包括质量道德意识。质量道德是产品质量的灵魂,职工在生产过程中自觉满足社会和他人对产品特性要求的良好品质、精神和思想,不畏外界压力和不正当经济利益和诱惑,能自觉自愿表现出符合质量要求的行为、意识和习惯,让职工的劳动行为始终处于道德动机的驱动之下,保持健康的劳动道德心理,不只是把工作当成是谋生的手段,也看成是精神的需求、看成是获得价值满足的主要手段。

  另一方面,质量意识还包括“质量第一”的核心价值观。把“质量就是生命”、“靠质量求信誉,向质量要效益”作为一种企业生存观念融化在职工的头脑中,才能使员工自觉地把自己的工作同企业产品质量、成本、效益及顾客利益联系起来,尽职尽责地做好各项工作,使产品有质量作保证,消费者利益得到根本保障,消费者对产品才会充满信赖。

  企业必须从塑造职工的质量意识抓起

  培育工匠精神,亟须树立质量意识。正因为如此,就需要采取多种形式,通过企业内部各种媒介加强对职工质量意识、质量管理的宣传教育,增强他们的质量意识。要从职工最容易学习、最容易理解、最容易掌握的理念入手,使质量意识入脑入心,切实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效果。

  首先,树立“第一次要做好”理念。就是在职工做工作时,应该有第一次要做好,不需要返工的意识。返工意味着没有一次性将工作做对,多增加一道工序,多增加一倍的成本开支,多浪费一倍的时间,影响劳动效率,产生无谓的浪费。

  其次,树立“做得彻底”理念。就是引导职工在工作中做到位、做到家的意识,不满足于‘还好’、‘差不多’,坚持在能力范围内把工作做到尽善尽美。

  第三,树立“产品无缺陷”理念。要求职工努力使自己的产品、业务没有缺点,从一开始就本着严肃认真的态度把工作做到准确无误,在生产中从产品的质量、成本与消耗等方面的要求进行合理安排,不让缺陷发生或流至下道工序或其他岗位,就可以减少很多处理缺陷和失误造成的成本,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也可以大幅度提高,经济效益也会显著增长。

  第四,树立“用户”理念。就是引导职工站在用户角度生产、加工产品。用户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是下道工序、下个环节的加工者是用户,如果上道工序加工有质量问题,下道工序也会出现质量问题,只有为下道工序负责,才能保证交给下道工序的东西是好的,才能产生完美的产品。第二层是最终消费者,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去生产、加工产品,因为消费者对产品的要求甚严,生产产品时必须进行重复精确的加工,务必使产品最精确,也使外观更美观,这样设身处地的为用户着想,才能真正了解用户的需求,也会有力地提升产品形象和市场竞争力。(作者系青海省总工会干部学校副校长)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