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独家稿件-正文
【工作研究】提高行业工资集体协商实效性的思考
张安顺
//www.workercn.cn2017-05-23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提高行业工资集体协商的实效性要完善行业工资集体协商立法;把握行业工资集体协商的重点;提高行业工资集体协商人员的能力;强化行业工资集体协商成效的监督。

  行业工资集体协商是我国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弥补了企业工资集体协商的局限性,抓住了各行业的共性问题,对于推动行业工资共决机制、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工资支付保障机制的建立,维护劳资双方的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确保行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健康发展,必须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提高行业工资集体协商的实效性。

  完善行业工资集体协商立法。法律是开展行业工资集体协商的前提和保障。目前我国有关工资集体协商的法律法规还处于起步阶段,工资集体协商的有关法律尚未进入立法程序。尽管有关部门和一些地方出台了一些规定,但缺乏法律意义上的制约性和强制力,很难成为推动工资集体协商的利器。为此,希望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工资集体协商立法工作,加快工资集体协商立法步伐,使工资集体协商法早日出台,从法律上明确行业工资集体协商的地位、作用、内容、程序、效力、履行等,为行业工资集体协商提供明确法律依据,从而把行业工资集体协商纳入法治轨道,为行业工资集体协商保驾护航。

  把握行业工资集体协商的重点。当前,一些因素制约着行业工资集体协商的开展,应当认真分析原因,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1.协商主体。行业工资集体协商的主体是以行业工会为代表的职工方和以行业协会为代表的企业方。在一些地方,行业协会等组织不健全影响行业工资集体协商的开展。因此,必须加大主体培育的力度,一方面要大力加强行业、产业工会组织建设,提高行业、产业工会的地位;另一方面要培育与行业、产业工会相对应的行业协会,凸显行业协会的资源优势、专业优势。并要明确双方的代表权利和地位。

  2.协商内容。行业工资集体协商的内容要突出行业同类工种的劳动定额、工时工价、行业最低工资标准和职工工资调整幅度,使行业内的企业有一个相对统一的劳动标准,有利于行业内企业公平竞争,有利于职工队伍的稳定和劳动关系的和谐。

  3.协商程序。程序规范是行业工资集体协商的基本要求,是协商效力的基础和保障。为了保障行业工资集体协商的顺利开展,避免发生不应有的程序不当或者瑕疵,影响其效力和作用的发挥,应当对协商的基本程序进行统一规范。应规范要约承诺程序、集体协商程序、审议通过程序、报送审查程序、公布生效程序、监督检查程序等。

  提高行业工资集体协商人员的能力。 工资集体协商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具有较高的技术性和技巧性要求。在相关的程序、要求明确后,协商人员的素质是行业工资集体协商能否取得成效的决定性因素。针对当前一些地方和行业存在的不愿谈、不敢谈、不会谈的问题,要通过举办培训班、研讨班、模拟谈判等形式,对相关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使其真正了解掌握行业工资集体协商的知识、内容、流程、方法、技巧,提高协商的能力和水平。

  强化行业工资集体协商成效的监督。只有切实履行通过协商达成的工资集体协议,才能实现行业工资集体协商的目的,才能推动行业工资集体协商的开展。而要保障工资集体协议的履行,除了双方主体要增强法律意识、合同意识,依法自觉履行以外,对协议的履行进行监督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要高度重视对行业工资集体协商履约情况的监督,建立健全监督检查机制,建立由党政领导牵头、行业工会、行业协会、劳动部门、司法部门参加的行业工资集体协商监督检查组织,负责对行业工资集体协议履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综合协调、纠纷调解。要依托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对行业工资集体协商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