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实践与思考-正文
以“善行河北”活动为载体 助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
//www.workercn.cn2014-03-05来源:河北日报
分享到:更多

  

  编者按

  51年前的今天,毛泽东同志发出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伟大号召。从此,学习雷锋的先进事迹,弘扬雷锋精神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学习雷锋精神、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省“善行河北”主题道德实践活动,突出“意在善、贵在行”,把握了新时期公民道德建设的内在规律,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有效地推动了学雷锋活动的常态化,推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河北落地生根,为我省实现科学发展、绿色崛起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和道德支撑。今天本版刊发两篇关于深化拓展“善行河北”主题道德实践活动的文章,敬请关注。

  近年来,我省着眼于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支撑,在全省深入开展“善行河北”主题道德实践活动,大力培育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营造和谐优美的发展环境,有力推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燕赵大地落地生根。

  □冀 文

  抓引领,着力回应人民群众的道德诉求

  “善行河北”活动把满足群众在道德建设中的诉求作为出发点,立足于解决有碍经济发展、社会管理和人民生活的道德失范问题,聚焦在公共交往中见难不助、在职业活动中失信缺信、在家庭生活中不尽孝道等群众意见较集中、最希望解决的道德领域突出问题,确立“互助、诚信、敬业、勤俭、孝敬”5个方面活动重点,着力增强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认同和行动自觉。

  在活动推进中,明确“三个坚持”的工作思路:一是坚持从“善”入手,组织开展“百姓故事汇”宣讲活动,以“小故事”体现“大道德”,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共鸣,引导人们在互助、诚信、敬业、勤俭、孝敬方面“从善行善”。二是坚持从“行”落地,强调贵在参与、贵在行动,引导群众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平凡小事做起、积小善成大爱。三是坚持“三个好”的检验标准,即通过开展“善行河北”活动,让河北人自己感到“河北好”,让省外人认同“河北好”,让来河北创业发展的人传播“河北好”,以推进河北“善行”品牌。

  抓动员,着力形成全民参与的良好局面

  在城乡居民层面,建立道德大讲堂、道德评议会、善行功德录,推动活动向社区、乡村、学校和机关企事业单位拓展。在社会各界层面,发挥群众团体、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各志愿服务组织自身优势,搭建参与平台,动员各界人士倡善行、行义举、作贡献。如,省总工会开展“善行河北——千万职工在行动”活动,团省委在青少年中广泛开展学雷锋活动,省妇联实施“践行雷锋精神,燕赵巾帼志愿者在行动”活动。在各行各业层面,结合生产经营行业管理部门和社会管理、行政执法部门各自职能,创新活动形式,引导广大干部职工和生产经营者诚实履职、诚恳服务。省环保厅“善行河北、环保为民”、省残联“善行河北、扶残助残”、省司法厅“善行河北、律师公益行”等主题活动特色鲜明、扎实有效,深受群众好评。

  目前,全省11个设区市和172个县(市、区)均围绕“善行河北”开展具有各地特色的道德实践活动,引导群众积极参与,搭建共襄善举的实践平台。省直工委在省直机关组织开展“践行宗旨、服务群众、见行动、做表率”活动,省委组织部、省公务员局组织全省党员和公务员开展“带头学雷锋当志愿者”活动,省教育厅开展“善行河北、立德树人”主题活动,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带头弘扬善、践行善,以实际行动带动和影响群众,形成“善行河北”大合唱。推广藁城市岗上村《功德录》这一有效载体,在广大农村建立以“一榜、一录、一喇叭”为内容的《功德录》,在城市社区建立以“一榜、一档”为内容的《好人档案》,引导广大群众向善从善,促进城乡基层形成崇德向善的社会风尚。

  抓宣传,着力营造崇德向善的浓厚氛围

  在舆论引导上,坚持中央媒体与地方媒体互动、党报党刊与都市类媒体联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配合,不断扩大覆盖面和影响力,形成宣传报道的强大合力。在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中央媒体,多次推出专题报道和长篇通讯,在省内主要媒体开辟专栏、专题,做到天天有报道、周周有评论。自2012年2月全国首家省级道德建设专门网站“河北好人网”开通以来,点击量已经突破1400万。在人民网、新浪网、腾讯网开通“善行河北”官方微博,目前已发布微博10900多条,粉丝突破350万。依托河北新闻网开展“月评河北雷锋”活动,每月参与网上投票人数保持在百万左右。组织道德模范开通个人微博,增进与网民互动交流,形成共同倡导善、弘扬善、践行善的良好态势。

  在理论指导上,通过举办理论研讨会、座谈会、学术论坛等方式,发表一系列研究成果,先后与光明日报社联合召开话剧《约定无期限》高校巡演暨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座谈会,与《求是》杂志社联合举办“善行河北”理论研讨会,进一步增强了活动的理论性、指导性和科学性。

  在文艺倡导上,结合“欢乐城乡”活动创作推出一批宣扬善行善举的文艺节目。反映河北农大优秀毕业生群体先进事迹的话剧《约定无期限》在首都、省内高校和市县巡演80多场,直接受众达5万多人。“善行河北——万场道德主题电影展映工程”以河北道德模范、身边好人为原型,将9部1万余场优秀道德主题影片送到广大农村、社区、学校。全方位、多角度、不间断、高强度的宣传,使全省各地、广大城乡处处回响“善行河北”主旋律。

  抓培树,着力发挥道德楷模的示范效应

  聚焦凡人善举,深入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道德模范评选活动,加大“河北好人”推出力度,共发现和评出“平民英雄”、“身边好人”6000多个,“给盲人送来光明”的盲人校长穆孟杰、诚信“油条哥”刘洪安、“最美学警”李博亚、“最美农民工”王俊旺、“最美90后”张珊珊、“道德90后”陈红,“大孝闺女”周汝珍、“最美军嫂”张秀桃、“人民的好医生”刘琼芳、“最美援疆医生”余文丽、“科学发展带头人”吕振华等一大批先进典型的事迹广为传颂,河北入选“中国好人榜”人数连续多年位列全国前列。同时,挖掘推出“青县道德现象”、高淑珍志愿者群体、“河北农大式”排队等一批区域典型和先进集体,举办了“如山的脊梁——范振喜先进事迹报告团”、“爱的奉献——高淑珍志愿者群体先进事迹报告团”、“只为一个永远的约定——河北农大果树93(01)班优秀毕业生群体先进事迹报告团”以及“积小善、成大爱——青县思想道德建设经验报告团”等学习宣传时代楷模系列报告会,先后在全省11个设区市巡回报告,引发社会强烈反响,不断扩大“善行河北”活动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抓导向,着力优化好人好报的社会环境

  树立“好人好报、恩将德报”的鲜明导向,引导更多的人积善心、行善事、做好人。一方面,加大对好人模范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力度。明确我省全国道德模范享受省级劳模待遇,省、市、县各级文明委对评选出的道德模范、河北好人给予表彰,授予荣誉称号,并不断提高对好人模范奖励和资助的标准。组织好人代表参加重大社会活动,给予礼遇,提高其社会地位。另一方面,推动社会各界开展帮扶救助。常年开展关爱、慰问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活动,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对好人模范在就业、晋职、入学、医疗、保险等方面给予优待。发挥志愿服务基金会、见义勇为基金会作用,建立了一批群众性好人后援会,使新老典型及其家人生活有保障、有尊严,大力营造“尊重好人、帮助好人、学习好人、争做好人”的良好环境。

  抓实效,着力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活动中坚持一切为了群众,着重从促发展、促和谐、促民生入手,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要求,最大限度地使道德建设的成果真正惠及广大群众。以道德建设促发展,着力引导广大企业诚信经营,在做好良心产品、提供城市服务的同时,打牢企业做大做强的道德基础和信誉支撑;引导政府职能部门进一步增强善政观念,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为全省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支撑;引导各行各业崇尚好人、争当好人,进一步树立河北“崇德尚义”的良好形象,为河北发展聚集更多的资源和优势。以道德建设促和谐,做大做强道德建设正能量,使积善心、行善事、做好人蔚然成风,良好社会文明风尚进一步形成,各种矛盾日渐减少,道德建设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不断凸显。新河县大力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在机关、企业开办道德大讲堂,在农村、社区开办“道德讲习所”,受教育群众10万多人,有力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全县刑事案件发案率大幅下降。以道德建设促民生,广泛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重点围绕食品行业、窗口行业、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和诚信缺失、公德失范两大突出问题,组织食品安全、工信、公安、农业、商务、卫生、工商、质监、粮食、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开展综合治理,有力推动解决了一大批与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民生问题,提高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抓机制,着力激发道德建设的生机活力

  坚持在“常”、“长”二字上下功夫,积极探索道德建设的长效机制,努力推动“善行河北”活动常态化。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机制。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文明委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将“善行河北”活动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并结合实际制定活动年度工作方案和长远规划,形成条块结合、上下联动、行业互动的工作模式。

  二是健全常态运行机制。将道德建设工作和成果纳入全省各级党委、政府督办督查和政绩考核范畴,纳入文明城市、文明单位、文明村评选测评,其结果作为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各地成立由基层群众、广大代表、政协委员、道德模范、离退休干部组成的督导团,从领导重视、活动部署、组织发动、舆论引导、群众参与等方面进行评价和督导。

  三是完善志愿者服务机制。调整充实省、市、县三级志愿服务指导委员会,在各设区市建立志愿者服务总队,在广大城乡建立学雷锋志愿服务工作站,党员、公务员、青年、巾帼、夕阳红等志愿者服务队伍不断壮大,全省志愿者人数达500多万,实现了志愿者服务由重大节日向经常化转变、由青年志愿者向各类志愿者全体参与转变、由松散管理向规范管理转变,汇聚起道德建设的强大力量。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