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实践与思考-正文
让会议新闻报道“活”起来
刘丽娜//www.workercn.cn2014-05-28来源:中工网—《吉林工人报》
分享到:更多

  

  观点提示 做好会议新闻报道,记者要有独特的价值判断思维。除了遵循新闻价值的一般规律外,还要针对会议消息的特殊性,运用独特的价值判断思维选准会议新闻,报道好会议消息。

  作为报纸,会议类的新闻报道必不可少。其实,会议报道既难写好写。说好写是指容易应付,把时间、地点、参加会议的领导以及会上提供的材料抄一些便可交差。如果是重要的会议,篇幅还可像拉拉面一样抻得很长。说难写,一方面是指会议报道似乎已形成了一种公文化的格式,很难突破,难以写活、写透、写好;另一方面,是指会议报道不易出好稿,难为读者称好。会议报道如何出新出彩?如何把会议新闻写活?

  区别对待 突出重点

  会议报不报,报长报短,是由其重要程度及新闻价值决定的。对于一些重要的,全局性的会议,不仅要报,而且要报道好,这是党报的责任。如党代会及人大、政协“两会”,省市委全委扩大会议,经济工作会议等等。对这类会议报道,不仅要发消息,而且要配发言论以及典型人物、事件新闻。对于其他重要会议,可发一次综合消息,字数要控制。对于行业,部门召开的会议,要视其新闻价值大小简报或不报,也可不写会议本身,选取同会议有关的,有新闻价值的方面写一篇短稿。

  搞好会议报道的改革,不仅仅新闻单位要做出努力,还需要取得领导及各部门的支持。作为报社来讲,要形成有关会议报道的规章制度,哪一类会议怎么报,在版面上如何处理,标准如何制作,都要有章可循,方便记者,编辑操作。

  深入采访 开掘新意

  改革会议报道,不应只是单纯量的减少,更应是质的提高。读者冷漠会议新闻,其实冷漠的不是会议本身,而是报道的机械生硬,俗套雷同。党和政府的许多工作,诸如新措施的出台,新方案的提出等,都是通过会议实现的,所以,会议是新闻的富矿,关键是看能不能淘出“金”来。要利用好会议这一宝贵的信息源泉,写出有价值的新闻,要摸清会议宗旨,确定采访重点。这就需要记者深入会议,了解会议。这样就不是蜻蜓点水式的跑会,不能拿了材料就一走了之。我们应该在接到采访任务时,首先应马上设法接触会议的主办单位,详细了解会议的宗旨和议程,如:为什么开这个会?希望讨论和解决什么问题?与群众密切联系之处是什么等等;要认真分析研究这些材料,进一步弄清会议的目的和意义所在,排出新闻线索,拟订采访方案;要自始至终参加会议,进行现场采访。记者是自始至终都在现场还是拿走材料回去编写,出来的效果大不一样。在现场采访,记者更能捕捉到细节。

  要跳出会议程序,着眼新闻事实,会议报道不仅仅是报道会议本身,还应该从会议中挖出新闻。以往相当数量的会议新闻只是按照会议程序写,而不是着眼新闻事实,许多重要的新闻事实被淹没在大量的套话,程序中。作为一名称职的记者,不能被会议程序牵着鼻子走,而应当分析会议,消化程序,从中提取最有意义的事实写入新闻稿。也就是说,记者应视会议的一切材料如同其他新闻材料一样,按照新闻价值的大小重新排列,一言以蔽之,应当着眼于新闻,而不是会议。这就要求记者跳出会议,打开思维空间,对会议内容大胆剪裁取舍,淡化会议本身,凸现新闻价值,把读者最想知道的提炼出来,把读者不感兴趣的方面大胆舍弃。

  不拘一格 让报道“活”起来

  如既可写成消息,又可就其主题或选其侧面写成言论,署名文章;既可采用特写的形式,也可以采用答记者问的方法;甚至可用图片,简讯来反映。另外,一个会议也可化整为零,选取几个不同的侧面,运用不同的体裁写出多篇报道。

  总之,会议新闻报道要根据地区环境、会议特色适时适宜报道,要结合会议的具体特点和最新动态,巧妙的选好报道角度,找准切入点,挖掘出会议以外的新闻,从而使会议新闻活起来,赢得广大读者的青睐。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