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实践与思考-正文
与真理同行 与时代同步
——《光明日报》创刊65周年献辞
本报编辑部//www.workercn.cn2014-06-16来源:光明日报
分享到:更多

  

  今天,是《光明日报》创刊65周年的日子。

  从1949到2014,《光明日报》与共和国一同走过了65个春秋,与中国知识界共同经历了一个甲子。记录了重大时刻的风云际会,体验了时代潮汐的波澜壮阔,这张以“光明”命名的报纸,始终守护着知识分子的精神家园,追寻着一个国家与民族的光明之路。

  它因知识分子而诞生,起源于毛泽东同志的提议:新中国应该办一张主要以知识分子为对象的报纸。它承继了中国知识分子薪火相传的家国情怀,赓续了中国知识分子在历史转折时期追求真理的传统,呼应了新中国在百废待兴关头对知识界力量的渴求。在1949年这个风云激荡的历史关口,新中国第一张知识分子报纸迎着黎明的曙光诞生。“使光明照耀全中国的每一个地方,照耀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是它在发刊辞中的美好愿景。

  它见证了中国知识分子队伍的成长和壮大。从奔向红色解放区的有识之士,到一批批海外归来参加祖国建设的著名学者;从艰难创业的两弹元勋、航天先驱,到为新生的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制、人文铺石开路的社科大家;从“团结一致建设民主新中国”的豪迈,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气魄……作为党联系广大知识分子的桥梁和纽带,它亲历了中国知识群体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发展、成熟的全过程,映照了他们上下求索的精神、家国天下的情怀。

  它一直与知识分子引为同道,命运共担。包括吴晗、钱伟长、华罗庚、孙冶方、马寅初在内的大批著名学者,在它的报道中恢复名誉,王选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经由它的传播而最终掀起了汉字印刷革命。小学女教师被殴的调查直接促成了“教师节”的设立,“韩琨事件”的报道则率先发出了为科技工作者松绑的改革呼声。它始终相信,关注与扶持中国知识分子,就是关注与扶持中国的教育、科技与文化,就是在培养中国的创新力量,就是在呵护中国的人文精神。

  它曾发出中国思想解放的振铎之声。1978年5月11日发表的本报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引发了一场波澜壮阔的真理标准问题讨论。人们都知道,正是这场讨论,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和全党工作重心的转移作了思想舆论准备,成为中国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的破晓之曦。真理标准大讨论也表达了这张报纸一直秉持的理念:哲学是时代的火炬,思想是改革的先声。推动社会思想解放,才能铺石以开大道,培林以挽狂澜。

  它曾引领文化心理与社会观念的革新。1955年,它率先由竖版改为横版,开启了中国报刊横排版的时代;1988年,跻身首批电脑激光照排和胶印行列,参与中国媒体告别“铅与火”、迎来“光与电”之旅;1998年,它成为国内较早设立新闻网站的报纸,开始迎接新世纪的传媒风浪。65年的报纸合订起来恰如一部书,能看到传媒革命,看到文化嬗变,看到思想浪潮,看到政治风云,看到改革行进,看到社会转型,也能看到我们的历史如何大浪淘沙,滚滚向前。

  与真理同行,与时代同步——这是《光明日报》的社训,也是《光明日报》的历史写照。风雨兼程65载,它已经由最初对开四版报纸,发展成为一个全媒体格局的报业集团:37个国内记者站、23个驻外记者站,1家全国重点新闻网站,1家出版社,7家子报刊,在媒体形态上形成自己的传播优势,在理论评论上形成了自己的观察视角。肩上扛着65年历史,它时刻提醒自己,要固本更要开新,要与时俱进更要守正不移,传递人文信念,光大时代精神,突出文化特色,提升文化品位,用文化传播和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发挥重要作用。

  6月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同志到光明日报社调研,对我们的工作进行全面的指导。

  ——以知识分子为对象的办报特色,是光明日报独有的精神气质和文化魅力。要坚守报纸定位,增强角色意识,以团结知识分子、服务知识分子为己任,吸引知识界特别是中青年知识分子关注报纸,培育“光明”情结,把光明日报办成一张知识分子爱看的报纸。

  ——光明日报的特色在文化、优势在文化。要突出文化内涵,坚持价值取向、弘扬先进文化、推崇高尚精神,广泛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提升思想高度、人文价值和科学品位。要大力弘扬中华文化,加强宣传阐释,挖掘蕴含其中的精神和价值,萃取符合当今时代需要的思想观点,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并大力推介、广为传播,推动中华文化现代化。要加强对大家名家和优秀知识分子的宣传,深入报道他们的高尚品格、学术造诣和创新精神,让读者充分领略“大家”之美和先进典型的力量。要坚持开门办报,既坚持党管媒体的原则,又取天下之才办报,积极吸纳文化大家、专家学者参与,汇聚各方智慧,把光明日报办得更加生动活泼、生气勃勃。

  ——要扎实改文风、写新风,加大评论特别是文艺评论的力度,用清新朴实、细腻灵动的表达写就传神之笔,形成“光明风格”,让报纸散发清新的书香味。要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深化“走转改”,增强新闻采编人员的忠诚度、事业心和责任感,提高文化素养和专业水平,争当学者型编辑记者。要加快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大力培养“全媒记者”“全媒编辑”,生产“全媒产品”,把光明日报办成一张始终站在时代前沿的报纸。

  号角已经吹响,未来正在召唤。光明日报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让我们与全国的新闻工作者一起,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携手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