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实践与思考-正文
治边安边 兴边强边
——新中国成立以来边海防斗争和建设的主要经验与启示
■军事科学院国家边海防研究中心//www.workercn.cn2014-07-01来源:解放军报
分享到:更多

  

  国无防不立,边无防不宁。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正确领导下,边海防在斗争中巩固、发展中壮大、改革中完善,有效捍卫了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和海洋权益,各项建设取得辉煌成就。积极探索边海防斗争和建设的基本规律,科学总结相关经验,对于建设与我国大国地位相称、与国家利益拓展相适应的强大稳固边海防,具有重要现实指导意义。

  确保边海防斗争和建设的正确方向,必须坚决贯彻党关于边海防工作的方针政策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始终对边海防高度重视,依据边海防形势的发展变化,先后提出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有力指导了不同历史时期的边海防斗争和建设。

  新中国的建立,从根本上结束了近代以来中国主权沦丧、有边无防的屈辱史。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我们党迅速组建边海防力量,全面控制祖国边海防线,创造性运用民族区域自治、屯垦戍边等重大政策制度,鲜明提出“针锋相对、寸土必争”、“有理、有利、有节”等边海防斗争方针和原则,坚决制止民族分裂,取得一系列边境地区局部战争或武装冲突胜利,有效捍卫了国家领土主权安全。

  改革开放后,党中央加大对沿边沿海地区扶持力度,大力发展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积极改善边海防基础设施和武器装备,促进边疆经济由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推动边海防的战略功能由单纯军事防卫向防卫管控并重转变,为改革开放营造了有利和平环境。

  上世纪90年代以来,着眼于维护和平与稳定大局,我国积极倡导通过友好协商和谈判解决与邻国之间存在的边界争议问题,与周边国家相继签署多个安全互信与合作协定,促进了边界争端的解决,联手打击了“三股势力”,边海防安全环境进一步改善。

  进入新世纪,我国坚持和平发展战略,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边海防按照“睦邻友好、强边固防”的总要求,统筹规划、协调发展、陆海并重、整体推进,基础设施、信息化水平等全面建设跃上新台阶。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从战略上审视和筹划边海防,明确提出“治国先治边”重大战略思想,强调要把国家主权安全放在第一位,坚决维护边疆地区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严厉打击“三股势力”和暴力恐怖活动,坚决挫败周边个别国家的侵权挑衅行动,有力指导了边海防斗争,强力牵引了边海防建设。实践证明,党的战略指导是我国边海防事业不断发展前进的根本保证。

  启示:做好边海防工作,必须进一步确立党关于边海防工作一系列方针政策的指导地位,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决策部署。要坚持用习主席“治国先治边”重大战略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把边海防工作摆在国家治理体系的突出位置。把边海防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纳入国家和军队改革的大框架通盘考虑,构建“集中统一、权威高效”的边海防管理体制机制。深化习主席“治国先治边”重大战略思想研究,努力揭示其时代特征、理论精髓、科学内涵和指导规律,满足边海防斗争和建设理论需要。

  有效维护边海防安全,必须坚持原则、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边海防作为捍卫国家主权权益的前沿、维护国家发展利益的依托、沟通周边的桥梁,关系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关系国家安全发展全局,维护边海防安全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在边境地区和海上先后实施了东南沿海反美蒋军袭扰作战、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珍宝岛自卫反击战、西沙群岛自卫反击战、中越边境自卫还击作战、南沙群岛自卫还击战等,有效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领海安全。

  近年来,我们坚决加强海上维权执法和海陆边界管控,宣布成立三沙市,划设公布东海防空识别区,积极开展陆海边界维权斗争,有力回击了周边个别国家对我主权权益的侵害蚕食。实践证明,面对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迫切要求,只有寸土必争、寸海必争,关键时刻敢于亮剑、敢于出手、出手必赢,才能树我国威军威,慑止对手挑衅,维护边海防安全。

  启示:坚决维护国家统一、领土主权完整和海洋权益,始终是我们筹划指导边海防工作坚持的根本准则,始终是边海防工作的根本职能所系。面对当前复杂严峻的边海防形势,任何退让都可能被误读为软弱、误解为怕事,我们必须要有敢战必胜的坚定决心、意志和行动。同时,坚持军事斗争与其他领域斗争密切配合,特别是要注重维权斗争、法理斗争、舆论斗争、历史权益斗争,掌握各领域斗争主动权。

  有效应对国家安全面临的挑战,必须因时因势调整边海防战略重心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长期受国际霸权主义敌视、封锁,甚至一度面临全面战争威胁。相应的,边海防卫重心也随着主要作战对象的变化多次调整。上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初,边海防的战略重心在东南沿海方向,主要任务是打击美军和国民党部队海上、空中袭扰,巩固国防、保卫领土主权。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边海防的战略重心在“三北”(西北、华北、东北)方向,主要任务是应对苏联大规模入侵威胁。改革开放后,边海防的战略重心转向东南沿海,主要任务是应对海上方向安全威胁,维护海上主权权益。从边海防战略重心调整变化的历程可以看出,因时因势调整边海防战略重心,据此指导边海防斗争、推进边海防建设,已成为党指导边海防工作的一条重要经验。

  启示:新形势下,我国已进入由陆权国家向陆权海权兼备国家迈进的关键阶段,海上方向对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的影响愈发凸显,边海防斗争和建设必须强化海权意识,将战略重心放在海上,加快推进边海防战略转型。同时,必须坚持抓好陆防根基建设,牢牢把握陆防主动权,构建陆海统筹、倚陆向海、相互支撑、陆海联动的战略布势。

  建设强大稳固的边海防,必须大力推进边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邓小平同志曾指出:“在这么长的边境上,居住的绝大多数是少数民族。少数民族问题解决得不好,国防问题就不可能解决好。”实现边疆地区社会稳定、民族团结,根本出路是推进边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先后对边疆地区采取特殊扶持、沿边沿海开发开放、西部大开发、“兴边富民”和对口支援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制定实施相应的民族宗教政策,促进边疆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为边海防建设创造了良好条件。实践证明,要建设强大稳固的边海防,必须把边疆地区的经济社会建设发展好,必须把党的民族宗教政策落实好。

  启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大力推进边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仍是加强边海防建设的重要抓手。应紧紧围绕贯彻落实习主席提出的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等重大战略部署,积极发挥大区域合作优势,强化边疆地区与国内市场、国际市场的良性互动,促进边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继续为边海防建设提供良好支撑。应充分发挥边海防建设对地方经济的牵引拉动作用,充分发挥地方经济建设对边海防建设的巩固促进作用,形成整体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强大合力,使边海防建设深深根植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有效解决边海防争端,必须坚持发展睦邻友好

  我国与14个国家接壤、6个国家隔海相望。长期以来,我国政府始终坚持发展睦邻友好的周边合作关系,通过平等协商、互谅互让、和平谈判等方式,解决与周边多个国家的领土边界争端,这已成为我们解决边海防争端的基本经验之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政府奉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通过和平谈判,同部分邻国解决了边界问题。上世纪70年代末,邓小平针对南沙群岛争议问题,提出了“主权属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有效缓解了当时南海地区的紧张局势。迄今,通过和平谈判,我国已与12个陆上邻国解决了边界领土争端。在海上,我们也与相关国家建立并启动解决海洋争端双边磋商机制。

  启示:边海防工作应在维护国家核心利益前提下,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坚持睦邻、安邻、富邻,突出体现亲、诚、惠、融的理念,着力加强对周边国家的宣传工作、公共外交、民间外交、人文交流,广交朋友、广结善缘,让命运共同体意识在周边国家中落地生根,从源头上化解边海防面临的安全隐患,最大限度消除边海防不安全因素。

  激励全社会关心支持边海防事业,必须坚持大力弘扬边海防精神、培育边海防文化

  新中国成立后,一代又一代边海防卫士,以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在常人难以想象的恶劣环境中,用青春和热血在共和国万里边海防线上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形成了以卫国戍边、无私奉献为核心的边海防精神。这种精神不仅鼓舞了无数边海防人忠诚守边关、激情干事业,也强化了全社会的边海防意识,形成了边海防文化,凝聚起关心、支持和参与边海防的强大合力。实践证明,大力弘扬边海防精神、培育边海防文化,可以有效增强全民的主权意识、国土意识、海洋意识和国家安全意识,可以充分激发广大军民热爱边海防、安心边海防、保卫边海防、建设边海防的使命感责任感。

  启示:精神积淀文化,文化传承精神。新形势下,必须大力弘扬边海防精神,提升边海防文化对全社会的感召力、吸引力,进一步巩固守边防、强海防的国防意识,营造关心支持边海防的社会氛围,铸就建设强大稳固边海防的精神支柱。这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是建设边海防文化、促进文化育边的必然选择。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