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实践与思考-正文
依托产业集聚区支撑引领城镇均衡发展
//www.workercn.cn2014-08-06来源:河南日报
分享到:更多

  

  杜明军

  突破产业集聚区自身发展制约,提升产业集聚和人口吸纳能力,引领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科学布局、集约发展、均衡推进,需要分析贯通产业集聚区对城镇体系发展的作用机理,提供政策制定机制基础,扩展策略形成视野,提升对策措施针对性,依托产业集聚区支撑引领城镇体系协调均衡发展。

  产业集聚区是打造城镇体系的基础和前提。产业集聚区通过企业集中、产业集聚,使原本难以提供或供给成本过高的基础设施充分发挥规模效应,降低城镇体系的构建成本。依托产业集聚对低成本优势的追逐,推动城镇化取得资源集约利用和管理成本降低等优势。依托成本摊薄效应,在更大范围获得广泛的投入品;依托投入专业化效应,提供高度协作的产品服务;依托匹配效应,在更大市场范围里更好地满足特定投入要素的选择偏好和特殊技能劳动力需求;依托信息交流学习效应,加速知识的空间集聚传播,促进互动创新。依托产业集聚区构建城镇体系演化的物质基础、资本供给,技术创新能力和制度保障,提高城镇体系对人口和要素的吸纳能力,增强其协调均衡发展的经济实力和承载力。

  产业集聚区决定城镇体系的空间范围。企业彼此间多样化的经济联系会形成以某个产业为主的企业群体,相似产业的聚集会形成专业性城镇,彼此间不存在过多经济联系的多样化厂商集聚会形成综合性城镇。集聚于大中城市的企业,可能源于要素成本、交易成本上升等原因向外围扩散,带动周边产业集聚,在近郊边缘地区形成各类产业集聚区,并通过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的完善形成新市区,扩展城市发展空间;小城市和小城镇会通过人口向社区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来加快空间集聚,拓展城镇发展地域,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基于市场经济基础的产业集聚区建设及其相互间的经济协作关系,会将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连接在一起,并决定城镇体系的空间地域范围划分,使得城镇体系成为源于经济关联性而独立存在的客观实体。城镇体系的建设速度、规模水平、战略规划以产业集聚为基础,城镇的数量增加、规模扩张和人口吸纳能力提升,在市场机制作用和政府调控下的产业集聚基础上,实现城镇体系的自组织协同演进。城镇体系内外之间的物质、信息、人口等交流的内在需求、创新能力和市场自由度,决定着特定城镇体系的外向空间拓展。

  产业集聚区形成城镇体系的关联结构。商贸型厂商在市场区位竞争中,会形成纵横交错的网络状等级关联结构,跨区企业在城镇间的纽带和桥梁经济联系,使得建立在企业生产联系之上的城镇成为劳动分工价值链上的不同环节,决定其在城镇体系中的作用地位,使得城镇体系表现出相互镶嵌关联性的等级结构体系,不同等级的城镇承担着不同的经济社会功能,呈现出纵向双向等级关联和横向水平关联的特征。城镇体系职能组合结构作为核心结构,由产业集聚区的区位条件和基于市场机制的自我强化积聚力量共同造就,形成产业空间集聚的动力源,体现在人和物流动的交通成本和时间成本节约、基础设施建设和营运成本节约等方面,带来单个城镇的专门化利益、城镇体系整体多样化利益和区域经济比较利益。在城镇体系规模结构方面,首位分布、位序分布是以产业集聚为基础、约束于内在规律发展的阶段性结果,受到市场选择的内在调控。可根据聚集条件,城镇体系规模结构比例关系,依托产业集聚区建设,调控特定城镇的发展速度、规模扩张,位次跃升、实现城镇体系规模结构的合理化。

  产业集聚区促进城镇体系的转型升级。城镇的经济结构源于众多生产、服务企业集中组合的结果。产业集聚区内厂商的功能、规模、数量、结构及其组合影响着相关城镇的性质、规模、产业结构和发展潜力。基于规模经济支配下的产业聚集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形成以龙头企业为主、专业化的城镇。随着产业集聚区内服务业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培育、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产业结构梯度的提升,城镇的发展速度、功能地位、水平质量和关联结构会出现分化。规模结构的首位度发生抛物线形变化,起初逐渐增大,达到一定阶段后下降,向序列型发展;规模等级结构的层次也会逐渐减少。职能结构从综合走向专业化。关联结构从纵向等级关联向横向水平关联、进而向网络关联发展。

  产业集聚区受制于城镇体系的客观现实。城镇体系的现实条件对产业集聚区建设构成路径依赖,作为客观约束影响后来的经济活动;城镇体系发展水平提高会强化集聚规模效应,促进产业集聚区发展提升。城镇体系硬件与软件基础设施系统的不断完善,为产业集聚提供良好的软硬大环境。城镇体系职能组合结构的不断扩优化,经济关联水平的不断提升,凸显产业集聚区的成本效益比较优势。城镇体系规模结构的不断扩张与合理化,人口和要素承载能力的不断提高,提升产业集聚区的吸引力。城镇体系水平提升对产业集聚专业化分工的促进,特别是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协调发展,分工协作,强化产业集聚的专业化分工,促进产业链式集聚转变,扩展集聚企业分工与协作范围空间,促进产业集聚区以产业迁移、科技创新、结构调整等形式转型升级。⑥7

  (作者系省社科院经济所副研究员)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