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工运理论动态-正文
群团改革要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开放性
本报评论员
//www.workercn.cn2016-07-25来源:重庆日报
分享到:更多

  

  当前,我市群团改革试点工作已进入关键阶段,取得了可喜的成效,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我们既要对前期取得的成果进行总结固化,也要针对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继续攻坚克难。这项工作要顺利完成最后冲刺,真正找到有效破解群团组织和群团工作中存在的“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现象的办法,向中央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接下来,就需要在工作中进一步增强针对性、有效性和开放性。

  要进一步增强针对性,抓住特色,找准改革的着力点。任何一项改革都应强调有的放矢、抓住要害、切中肯綮,而不能大而化之,不切实际。群团改革也不例外。一位到妇联挂职的干部就感叹说,工作一段时间后才明白,群团改革工作涉及基层方方面面,如果没有针对性,不接地气,就不可能真正得到群众认同。不得不说,在现实工作中,有少数同志把群团改革当作一个筐,什么都往里面装,甚至把完成日常工作也说成是取得改革突破,这实际就是“庸、懒、怠”的作风表现。必须强调,群团改革工作不应“上下一般粗,行行一个样”,如果失去本地方本领域的特色,相关措施缺乏针对性,就不可能做到坚持问题导向,抓住主要矛盾,解决实际困难。

  要进一步增强有效性,明确责任,取得改革的新突破。任何改革要取得实效,都决不能掉进“看上去很美”的陷阱,也不能只在“理论上讲得通”方面动脑筋,而是要在具体实践中抓细节落实,给人民群众带来真正的获得感。遗憾的是,在具体工作中,仍有少数群团组织的做法还没有完全克服“自弹自唱、自娱自乐、隔空喊话、封闭运行”的工作模式,没能摆脱“行政化”“机关化”“贵族化”的惯性。比如,有些地方搞“网上群团”建设,网站建得也不少,服务承诺也很多,但是却长期不更新、不维护,网站变成了僵尸网站,微信公众平台也失去“互动”这个网上灵魂。随着我市群团改革试点进入冲刺阶段,现在必须把试点方案落细落小落实,要深挖细查、找准症结,拿出措施、立行立改。对群众的服务要做调查研究,到群众中去问一问,群众到底需要什么服务?用什么方式来服务?而不能一厢情愿,想当然地以为“群众就要这样的服务”。群团改革只有在服务上“实起来”,群团组织体系才能真正“活起来”。

  要进一步增强开放性,盘活资源,扩大组织的覆盖面。改革和开放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改革发展取得的成功实践。对群团改革来说,同样离不开开放,同样需要开放来弥补相关的资源短板。众所周知,群团改革试点涉及的内容多、任务重、难度大,关联的人群众多。从某种意义讲,群众在哪里,群团组织就要覆盖到哪里;群众需要什么服务,就应该建立怎样的服务体系。当今社会,强调资源整合,追求共享发展。群团改革也应构建小机关、大网络、强基层、全覆盖的群团组织体系,比如,要以工会、共青团、妇联改革为重点,带动其他十余家群团组织,包括各类社会组织、公益机构,一起盘活资源,来协同建立集约化、开放式、共享性的群众服务系统。这样,才能进一步扩大群团组织的有效覆盖,进一步完善群团组织的服务体系。

  增强群团改革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开放性,要用系统辩证思维去分析问题,要坚持系统的、整体的、联系的观点,既看到局部、更要看到整体,既看到现状、更要看到发展。群团改革也只有在提高服务群众针对性、提升群团工作实效性、增加群体组织开放性方面下足功夫,群团改革才能不断突出特色,告别“自娱自乐”,做到资源共享,使群团工作既有“声势”也接“地气”,既有“声音”也有“足印”,真正成为党心民意同频共振的纽带。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