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在世界上的广泛传播和深刻影响-中工理论-中工网
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理论

工运

马克思主义在世界上的广泛传播和深刻影响

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
2018-05-14 13:08:33  来源:光明日报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在人类思想史上,没有一种思想理论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人类产生了如此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千年第一思想家”马克思的科学理论,犹如壮丽的日出,照亮了人类通向崇高理想彼岸的前进道路,极大推进了人类文明进程,为推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和人类文明进步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尽管170年过去了,马克思主义历遭资产阶级和反动势力的诽谤、攻击、查禁,但至今依然是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思想体系和话语体系,其理论价值已铸进人类文明历史丰碑,永存于世。

  马克思主义在与工人运动相结合中上升为指导思想

  理论来源于实践,实践检验着理论。19世纪三四十年代如火如荼的国际工人运动,为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同时,他们也自觉地把这一理论运用于工人运动实践,积极开展建立革命的无产阶级政党的活动,并从外部向工人“灌输”这一理论,指导工人开展反对资本主义的斗争。在理论与实践两者密切结合的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了《共产党宣言》这一不朽的历史文献。他们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批判了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思潮流派,提出了关于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观点,论述了共产党的性质特点和纲领目标,阐述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人类历史发展规律,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在人类思想史上实现了一次伟大变革。

  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过程中,一方面同各种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思潮进行斗争,在批判形形色色的空想社会主义流派中阐述自己的思想主张;另一方面积极推动无产阶级国际联合,在各国无产阶级反对资本主义的共同斗争中向前推进自己的理论。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国际工人组织相继创立和发展,在不同时期指导和推动了国际工人运动的联合和斗争。1864年,“第一国际”在马克思、恩格斯的指导下建立,推动了工人运动的发展,提高了无产阶级的思想水平和组织程度。在反对蒲鲁东主义、工联主义和巴枯宁主义的斗争中,马克思主义逐步战胜了各种非科学社会主义派别,逐渐为工人运动所接受,成为国际工人运动中占统治地位的指导思想。

  在马克思主义影响下,马克思主义政党在世界范围内如雨后春笋般建立和发展起来,人民第一次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成为实现自身解放和全人类解放的根本政治力量。

  “第一国际”和“第二国际”在推动工人运动与革命理论相结合,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推动产生世界各国的工人阶级政党和左翼政党组织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871年,尝试建立无产阶级新型国家的巴黎公社革命,也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的深刻影响。这次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伟大尝试,是无产阶级革命史上的一个光辉节点,它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马克思主义就这样在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进程中,不断迸发出强大的真理力量。

  马克思主义真理性在世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得到不断证实

  马克思、恩格斯基于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实际,曾设想社会主义革命将首先在英国、法国、德国等主要西方国家取得胜利,他们在著作中所论述的社会主义革命,基本上是指这几个国家的革命,对俄国等东方落后国家的社会主义革命很少论及。列宁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他在科学分析资本主义不平衡发展和资本主义大国力量对比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帝国主义论和社会主义“一国胜利论”,为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和帝国主义时代世界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列宁领导的俄国十月革命,使科学社会主义从一种思想理论变成现实的社会制度。在革命胜利及其之后苏联社会主义实践成就的鼓舞下,各个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民主革命风起云涌,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统治和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人类历史从而进入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长期并存的发展阶段。

  伴随着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到多国的深入发展,马克思主义在世界上广泛传播,推动了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世界格局,深刻改变了人类历史进程。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一大批社会主义国家诞生,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极大壮大了世界社会主义力量。以列宁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者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指导和支持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民族解放运动。一大批获得独立和解放的民族国家建立起来,彻底瓦解了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世界各民族平等交往、共同发展展现出光明前景。共产主义不再是游荡欧洲一隅的“幽灵”,马克思主义日益深入人心,已变为人类文明进步的时代潮流。

  20世纪后半叶,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各国联系日益紧密,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世界社会主义进入调整改革的新时期,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成为各国共产党人和左翼力量的主要任务。不同的探索使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出现了极为复杂的局面,欧洲共产主义的探索没有成功,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改旗易帜,亚非拉左翼对社会主义的探索在曲折中前进,很多人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能否走出低谷、何时穿越黑暗隧道尽头忧心忡忡。20多年过去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焕发出强大的生机活力,奏响了科学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奋进的壮丽凯歌。

  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显示出强大生机活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不仅深刻改变了世界,也深刻改变了中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从各种各样的主义和方案中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过程中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国人民经过28年浴血奋战,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开展社会主义建设。但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怎样充分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这个问题,在以往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都没有得到很好解决,马克思、恩格斯没有遇到全面治理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列宁逝世过早,没来得及深入探索这个问题,后来的苏联领导人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搞了一套苏联社会主义模式,但因犯了很多错误,并没有解决这个问题。中国走自己的路,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把过去社会主义实践中“没有解决得很好”的问题解决好,以新的实践和成就,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改革开放40年,中国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发展历程,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经济总量跃升到第二位,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与此同时,中国在增进民生福祉方面也创造了人类历史奇迹,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实现了质的飞跃,从低收入国家跨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改革开放这场新的伟大革命,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使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全方位、开创性历史成就,发生深层次、根本性历史变革,中华民族迎来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国情进行了实事求是的探索创新,开创了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事实证明,社会主义国家只要走自己的道路,与时代同行,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并赢得与资本主义国家的比较优势,就会增加自身吸引力。当今,中国道路对国外社会主义力量形成了巨大吸引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引领时代前进的道路上不断走向世界,也会渐渐改变世界社会主义前途命运,从而推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走向振兴。

  解决当今世界问题仍需求教于马克思主义

  从世界社会主义500年的大视野来看,马克思两大发现揭示的人类历史发展规律没有改变,我们依然处在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历史时代。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有关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全球化及经济危机等理论,对当今各国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程度空前未有的发展趋势和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等都有科学预见。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西方国家经济持续低迷,资本与劳动关系失衡,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社会矛盾日益加深,政治极化现象突出,陷入制度困境。这些说明马克思揭示的资本主义固有的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依然如故,但表现形式、存在特点出现新的变化。针对当今资本主义问题和弊端,西方社会再次掀起“马克思热”。许多共产党人和左翼人士谴责和批判资本主义,主张未来世界属于社会主义,呼吁“让马克思主义活起来”。在《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和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之际,一些西方学者“重新发现”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的理论价值,认为要探索人类社会发展前景,解决资本主义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必须向马克思主义求教。最近美国有民调结果显示,“千禧一代”越来越厌倦资本主义,倾向于社会主义。在当今世界文明进步潮流中,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和影响力没有消失,社会主义仍是广大劳动人民和被资本边缘化人们的理想追求,同资本主义及其他政治思潮相比,其正义和道德优势明显。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东方文化的历史底蕴和马克思主义的基因特质,将有力推动当今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不断向前发展,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辟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新前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世界社会主义的重大意义也将随着时间推移不断显现。

   (执笔人:柴尚金)

编辑:张苇柠

书库

工运

访谈

文献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