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工匠精神”推动高职教育发展-中工理论-中工网
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中工理论

工运前沿

培育“工匠精神”推动高职教育发展

孙海梅
2020-07-30 08:01:27  来源:宁波日报

  “工匠精神”是指在工作中对产品生产的一种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态度,对待产品精雕细琢,不断提高工艺制造水平,从而不断提升产品质量、提高行业整体水平的一种追求卓越的精神。人才因素是产业价值链上的高附加值环节,也是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核心,产业升级与创新发展需要高素质专业人才,实现我国由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的转变,建设制造强国需要庞大的具有“工匠精神”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指出, 要把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和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的重要方式,推进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培育“工匠精神”,不仅是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更是高职院校生存发展的需要。

  一、甬商精神中传承着“工匠精神”的精髓

  宁波是一座拥有甬商精神传承的城市。宁波商帮生生不息,至今长盛不衰。在我国十大商帮中,宁波商帮形成的时间较晚,但其发展却后来居上,活动区域不断拓展,最终形成四出营生、商旅遍天下的局面。宁波百年商帮的发展过程,向世人阐释了“宁波帮”的文化特征和价值取向,更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甬商精神。例如宁波“红帮裁缝”,它作为一个工匠群体,成了中国近代服装改革的先驱,重实干,重经验、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是传承弘扬“工匠精神”的生动写照。这些工匠们,尽管他们文化程度不高,却有着强烈的敬业精神,其功夫之深、手艺之精令人叫绝。培罗蒙西服公司的创始人许达昌,从量体裁衣这一最初环节开始,要求店员认真细致,一丝不苟,每件衣服要经过两次试样、面料熨烫覆衬冷却24小时以上,辅料要经过热缩、水缩两次缩水,缝制一套西服需要60小时左右的工时,秉承精益求精、用户至上的服务精神,对待客户做到“人过留痕”,只要来过一次,就必然留心记下了客人的姓名、地址、职业等信息,还细致了解客人的服装款式喜好等,看过哪类面料、定了哪款服饰,等客人再次光临时,接待时就有针对性根据顾客的需求给出合适的建议。近百年来,不单单“红帮裁缝”是这样做,宁波商帮经营的其他行业和产业,处处为顾客着想,以客户至上为服务宗旨的精神皆是如此。

  二、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的路径

  将“工匠精神”培育渗入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工匠精神”是祖祖辈辈的能工巧匠们世代锤炼传承的技艺、手艺、活计等造物文化的宝贵遗产,它是鲁班的“锯”、是卖油翁的“铜钱”、是千年古刹的“无梁殿”、是嫦娥奔月的“神州飞船”。宁波高职教育的发展,就要将这种“工匠精神”渗透到高职校园文化中,渗透到高职教育环节上。将“工匠精神”的内涵解读以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在活动展演、媒体传播上进行交流呈现。开展以弘扬“工匠精神”为主旨的校园文化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启发学生崇拜“工匠精神”的内在潜能。

  将“工匠精神”培育融入高职教育教学及产教融合中。中国职业教育的先驱者黄炎培提出,“技术教育范围内,最易发现天才,对天才生必须施以特殊教育,万不可以寻常绳墨去限制他发展”。为切实推进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落地生根。高职教育担负着为企业培养一线操作人才的重要使命,在高职院校启动“工匠”课堂建设工程是“工匠精神”培育的战略基地。高等职业院校通过设计、开发并提供各种学习项目,在高等职业教育中渗透“工匠精神”的培育,培养“工匠人才”输送企业,以支持企业的核心战略的发展。高职院校“工匠”课堂建设应包含产教融合、信息化技术运用、课堂教学创新等要素,“工匠”课堂的整体教学设计要以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为依据,要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课程设计,要与综合职业能力、社会责任感和实现自我价值相对接,根据专业特点、课程特色,通过引进企业真实项目、融入传统文化技艺、根植“甬商精神”、践行课程思政等多样化的特色课程设计,制定“工匠”课堂建设基本指标。要做到课程内容的与时俱进、教学设计的迭代更新,在学习任务及情境设计、教法与学法、评价考核等方面有可行的创新,重点推行“课堂教学质控体系”和“快速设计项目”为典型的课堂教学创新,构建“工匠”课堂教学新形态,打造一批具有特色的课堂教学典型案例,加快校内外的推广应用,推动教学创新。“工匠”课堂的设计要坚持任务驱动、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原则,要深刻分析重点、难点及措施,充分运用线上线下教学资源,开发基于“学徒”理念的“任务型课程”。

  将“工匠精神”培育渗透到高职党建思政教育中。要从高职教育的目的和高职人才培养的职业需要出发,将“工匠精神”思政培育实现公共基础平台课程、专业群平台课程、专业课程与德育教学的有机融合,在课程教学中坚持立德树人,有机融入家国情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培育创新创业思维、跨界思维、匠心匠艺等,使学生潜移默化下得到熏陶。把“工匠精神”的价值取向、成就感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高等职业教育不仅需要传道者明道、信道,更需要以德施教、知行合一。

  (作者单位: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编辑:迟语洋

书评书讯

工运前沿

专家学者

  • 双循环新格局

    要从过去强调对外开放,转向对外开放与对内开放共同促进、共同发展,既要以对外开放倒逼对内开放,更要以对内开放促进和提升对外开放的水平和层次。

  • 让员工调剂在制度化和规范化下发展

    要解决疫情中出现的新问题,从长远看,仍需完善劳动立法,尤其是将阶段性对策转化为立法和长效机制。

  • 抗疫与复苏须惠及所有人

    近年来,美国采取了与多边主义背道而驰的单边主义姿态,因为美国认为国际组织对其保障自身利益以及在全球范围内扩张势力是一个障碍。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