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叔湘:语言研究中的破与立-中工理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读书娱乐旅游绿色城建社区打工

理论

学者

吕叔湘:语言研究中的破与立

张伯江
2019-06-10 08:03:22  来源:光明日报

  学术风范

  1987年,香港中文大学为吕叔湘先生颁授名誉博士学位,对他的赞词是:“英语世界中,英文之用字造句法度遇有争议,常以佛勒之意见为准则。在中文领域中,我们则惯于以吕叔湘先生之意见为依归。”

  细数二十世纪各个领域最有成就的学术大家,大都具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学贯中西。直到晚年,吕叔湘还在1980年中国语言学会的成立大会上强调:“有两种偏向我想提一提。一种偏向是谨守中国语言学的旧传统埋头苦干,旧传统里没有的东西一概不闻不问。当然不能说这样进行研究不会有收获,但是可以肯定说收获不会很大。另一种偏向是空讲语言学,不结合中国实际,有时候引些中国事例,也不怎么恰当。介绍外国的学说当然需要,我们现在介绍得还很不够,但是介绍的目的是借鉴,是促进我们的研究。我们不能老谈隔壁人家的事情,而不联系自己家里的事情。”

  吕叔湘在传统文史方面学养深厚,又在大学全面接受了现代学术训练。大学毕业后,他在家乡丹阳的中学教书,就曾以《马氏文通》为教材,初步接触了汉语语法的全貌。此后在苏州中学工作期间,又结合教学对英语语法做了深入思考。

  这个时期影响吕叔湘学术思想的,一位是丹麦语言学家叶斯柏森,他追究语法原理、从历史原则看现代语法规律的鲜明特色给吕叔湘留下深刻印象;另一位是美国人类学家罗伯特·路威,他的人类学著作让吕叔湘接受了文化比较的观念和方法。

  从1939年发表第一篇汉语语法研究论文开始,吕叔湘的研究就一直带着开阔的视野,秉承比较的精神,显示出独特的深度。关于汉语早期白话多种语法现象的研究,从历史原则看现代汉语的形成,奠定了他作为近代汉语语法研究开创者的历史地位。《中国文法要略》是汉语比较语法的最早样本,该书例言中说:“要明白一种语文的文法,只有应用比较的方法。拿文言词句和文言词句比较,拿白话词句和白话词句比较,这是一种比较。文言里的一句话,白话里怎么说,白话里的一句话,文言里怎么说,这又是一种比较。一句中国话,翻译成英语怎么说,一句英语,中国话里如何表达,这又是一种比较。只有比较才能看出各种语文表现法的共同之点和特殊之点。”

  新中国成立以后,吕叔湘长期担任语言学界重要领导职务,在中国语言学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历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引领作用。他在90岁高龄时为《朱德熙文集》写的跋语中特别强调了研究方法:“中国人知道关于语言文字有一种学问超出中国传统的音韵、训诂之外,是从《马氏文通》的出版开始的。这以后中国的语文出版物里边就有了‘语法’这一种类,到现在已经附庸蔚为大国,并且产生了许多流派。可是在如何研究语法这个问题上谈论的还不多。”

  20世纪50年代初,汉语语法学界展开了一场关于汉语词类问题的大讨论,吕叔湘发表《关于汉语词类的一些原则性问题》一文,成为那场讨论中最重要的指导性文章。文中提出的“词类是根据词的语法特点来分的”“词有定类,类有定词,跨类不能太多”“结构关系宜于用来做主要的分类标准”等原则,成为此后数十年间汉语学界的共识。

  20世纪60年代,美国描写主义语言学方法引入汉语学界,引起了一场方法论的讨论,吕叔湘的《关于“语言单位的同一性”等等》对“同一性原则”在汉语语素、词、结构各级语法单位中的技术性应用作了全面、深入的研讨,成为中国语法学界探讨结构主义方法最具理论深度的论文。

  “文革”结束以后,吕叔湘发表了他积数十年经验的《汉语语法分析问题》,从单位、分类、结构三大方面全面评议汉语语法各个层面存在的问题,讨论可能的处理方案,指出人们很少考虑过的若干新的思路和研究课题,直至今日仍然是纲领性著作。

  1980年,吕叔湘在题为《把我国语言科学推向前进》的报告中,论述了语言研究里中和外、虚和实、动和静、通和专四方面的关系,用自己开阔的视野、严肃的科学精神,做出了最好的示范。早在1963年,他就独辟蹊径,专门研究了汉语音节对语法的制约问题;1964年,他又别出心裁,创立了一个全新的汉语语法框架“汉语句段结构”,强调汉语组织关系不同于英语语法的特点;1973年,他在题为“语法研究中的破与立”的发言中说:“要把‘词’‘动词’‘形容词’‘主语’‘宾语’等等暂时抛弃。可能以后还要捡起来,但这一抛一捡之间就有了变化,赋予这些名词术语的意义和价值就有所不同,对于原来不敢触动的一些条条框框就敢于动它一动了。”

  改革开放四十年过去了,中国语言学融通了国际语言类型学和中国传统哲学、小学思想传统,发展出了立足于汉语而具有国际意义的语言学说,不能不说,吕叔湘先生数十年前的远见卓识,正是这些学术成就的思想源头。可以说,吕叔湘先生真正是“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人,是真正做到“把做人、做事、做学问统一起来”的人,是真的能够“以深厚的学识修养赢得尊重,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引领风气”的一代宗师。

  (作者:张伯江,语言学家,曾于1984年—1998年任吕叔湘学术秘书,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著有《汉语功能语法研究》《从施受关系到句式语义》《什么是句法学》等,主持编辑《吕叔湘》画传。)

1 2 3 共3页

编辑:迟语洋

书库

工运

  • 企业班组长需要具备5种意识3种能力

    班组长是保障企业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的基础和关键。经济转型期,现代化生产设施不断投入,作为企业最基层管理人员的班组长更应具有较高的政治思想、技能、安全管理等素质,才能带领班组优质安全高效地完成生产及各项任务。笔者认为,要具备5种意识、3种能力,才能成为合格的班组长。

  • 关于工会引领社会组织发展的思考

    中国工会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强对劳动关系领域社会组织的政治引领、示范带动和联系服务,通过项目合作、购买服务等社会化、市场化方式,引导社会组织为职工提供专业化服务。各级工会要以“党工共建、联系引导、延长手臂”为主线,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和社会组织的优势特点,提高工会服务专业化水平,开拓工会引领社会组织发展新思路。

  •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实现新时代我国工人阶级伟大历史使命

    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工会组织必须认清形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会党中央对工会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不断开创新时代工会工作新局面。

  •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坚定工会改革方向 推动工运事业出彩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工会篇章,其关于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的工会改革方向的重要论述,则是全面深化改革战略布局在工运领域的展开和体现,为深化工会改革创新指明了方向。各级工会必须把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作为工会工作的根本标尺和长期任务,常抓不懈,久久为功。

访谈

文献

  • 周恩来与南方局干部教育

    从1939年开始,周恩来领导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重庆红岩开展了8年工作。在这段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时期,周恩来特别重视干部教育工作周恩来在《建设坚强的战斗的西南党组织》中提出了“要在思想上组织上巩固党,使西南党成为真正的彻底的地下党

  • 伟大的跨越:西藏民主改革60年

    一、黑暗的封建农奴制度三、彻底废除封建农奴制十、西藏发展进入新时代2019年是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按中国传统文化习俗,六十年一甲子,是值得纪念的日子。六十年前的民主改革,对西藏地方和西藏各族人民而言,是一次新生,意义非同寻常。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