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天衡:龙江路上的陋室铭-中工理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读书娱乐旅游绿色城建社区打工

理论

学者

韩天衡:龙江路上的陋室铭

沈轶伦
2019-08-09 10:28:56  来源:解放日报

  龙江路上这间10平方米的小屋内,一家五口光是坐着,就已经满满当当。韩天衡硬是在靠墙的书架上、书桌下、里间祖母的床下塞下越来越多的书、美术作品和藏品。到了1982年全家搬走时,从这小屋内运出的东西,竟把一辆载重4吨的卡车装满了。

  入夜,家人都睡下。儿子和祖母入睡,女儿和妻子入睡。韩天衡不睡。

  他守着小方桌上的灯写作。家人鼻息起伏,更显万籁俱寂。韩天衡想篆刻而不能——因为有声音,想绘画而不能——因为铺不开纸,只能写。有时写啊写啊,忽然想找一本书参考,韩天衡要跨过睡在地铺上的妻女,去房间另一侧的书架上翻找。急急忙忙一脚下去,不能分辨被褥形状,有时正好踩到被子下的女儿,“哇”一声惨叫,全家都醒了。

  整整14年。从28岁到42岁,韩天衡和家人在杨浦区龙江路64号二楼半的双亭子间度过。这一排建筑,是原英商上海自来水公司杨树浦水厂英籍职员公寓,为联排式住宅。住所前有小花园,屋内按照英国生活方式,设有卧室、壁炉、烟囱、厨卫间,以及一座单独供保姆出入的后楼梯。后楼梯通向二层半的保姆间。保姆间和洗衣间连在一起,有隔断分开,两间一共10平方米左右。这10平方米,成为韩天衡1968年从海军部队复员回沪后,在上海市自来水公司上班分得的住房。

  尽管住所不大,但在当时上海住房普遍紧张,能得到这样单独的两小间已经让人欣慰。到访的朋友、学生对这住所之逼仄印象深刻,有人后来如此理解韩天衡的号名“豆庐”——老师觉得空间太小,一屋如豆,故名。韩天衡摆手说,非也。

  “如果有人因为房子太小就要嚷嚷,那么这个人绝不能成为艺术家。”

  自来水厂的宿舍

  杨树浦水厂,由英籍工程师赫德设计,1881年6月动工兴建。1883年6月29日,时任北洋通商事务大臣的李鸿章拧开阀门开闸放水,标志着中国第一座现代化水厂建成。是年8月1日,正式对外供水。杨树浦水厂是典型的英国中世纪哥特式古堡建筑,之后屡次扩建,建筑风格始终延续。位于龙江路50-66号的水厂高级职员公寓,由此也带有英式烙印。

  但在1968年,韩天衡与家人一起入住时,这幢建筑内已经毫无异国情调。一幢住宅内已经住进了四五户人家。韩天衡被分到的双亭子间朝北,冬天刮西北风时,把附近第八钢铁厂开工的扬尘都裹挟进来。如果开窗透气,用不了两个小时,屋内的地板、桌上都浮了层黑灰。每天早上,韩天衡的夫人应丽华能在小花园里扫出半簸箕黑灰。整个冬季,室内潮湿阴冷,又不能开窗通风,韩天衡只好用宣纸封窗缝避寒。

  在这样的陋室里,任何需要大施手脚的动作都是不可能的。穿衣服时,左手从衣袖伸出去了,右手不能同时伸。不然就要触壁。夜晚入睡时,儿子和祖母睡在里间床上,外间韩天衡和妻女都要打地铺。为了让妻女睡得舒适一些,韩天衡睡在屋子靠门一侧。脚就伸到书桌下,头枕在门后面。若此时有人来访,必须全家起床,卷起铺盖,方能有空间徐徐开门。等客人走后,还得重新拖地,等地板干了,再铺下席子、褥子,才能再睡。

  投石问路的书斋

  韩天衡为自己起的书斋号,其实是“投路斋”。

  上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形势多变。韩天衡想保留自己的观察。另一层意思,是希望在艺术上开创属于自己的风格。

  从少年时代在父亲身边开始学习书法篆刻,到在部队期间进一步学习深造,此时韩天衡在金石界已有名气。他的陋室,晚上铺开被褥就是卧室,白天收起卧具就是书房。临窗摆下一张红木桌子,是这家人当时拥有的最阔气的家具。红木桌下一只小方桌,就是韩天衡夜里写文章的案几。

  周末送妻子和孩子们去岳父母家后,韩天衡几乎是三步并作两步赶回家。在约70厘米长的红木桌两边支起两块木板,这就能铺下150厘米的纸,可作大尺幅作品创作。他自创一套“坐立卧行”创作工作法,即坐着刻章,累了后就调整到立姿开始写字、画画,再累了就躺下看书。一旦需要出门坐车,就拉着车扶手,心里构思作文或者作品。

  寒来暑往,韩天衡的每个休息日都从清晨6点忙到下半夜2点。遇到春节放假,他就快活地在家连续创作三天。他回忆自己当时一个月能刻160方章,自述“没有浪费过一个钟头”。

  有时朋友去韩天衡家看他,只见室内四壁都是写好的条幅和对联。应丽华只能尴尬抱歉说,实在对不起,居室太小了。朋友说:这样的环境还能练书法?她说,在这儿已经练了十多年了。

  往来无白丁

  韩天衡记得,建议他改一下斋号的,是画家程十发先生。“豆庐”与“投路”,在上海话里发音相似,含意古雅。龙江路的这一间保姆间,由此在书画界,拥有了正式的名号。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于小小的空间里,韩天衡刻了不下5000方印章,书画不计其数,写下了《五百年印章边款艺术初探》《九百年印谱史考略》等文,执笔了《中国篆刻艺术》,编订了《历代印学论文选》,填补印学空白。陋室里,也先后迎来过程十发、陆俨少等大师,并见证过许多爱好书法金石的青年成长。

  韩天衡说,陆俨少有时会到豆庐坐坐。韩天衡的母亲到楼下灶间做几个小菜,让两人吃了。对着便饭小菜,这个空间隔绝外界风云,两人对谈只说艺术。聊到起劲时,屋外掌灯,韩天衡就陪陆俨少换三辆车再回市中心寓所。

  1969年后,韩天衡将每周三晚定为见学生日。这一晚总有7、8个学生会到韩天衡家。在门口脱了鞋子,呼啦啦涌入屋内,看韩天衡刻章、写字、作画。屋内实在太挤了,一次,一个学生为了看清韩天衡手法,站在椅子的横杆上,生生将杆子踩断。等到“放学”时,门一打开,只见屋外满地是鞋,委实壮观。

  在这小房间里,一家五口光是坐着,就已经满满当当。韩天衡硬是在靠墙的书架上、书桌下、里间祖母的床下塞下越来越多的书籍、美术作品和藏品。到1982年全家搬走时,从这个10平方米小屋内运出的东西,竟把一辆载重4吨重的卡车拖斗装满了。

  但韩天衡还是心疼曾因居住空间太小而不得不舍弃的东西。“因为家里藏书太多,书架放不下,只好堆在房间里。每天夜里睡觉前,必须把地上堆放的书放到红木桌上,白天再搬下来,日日如此,十分麻烦。有一次太太发火,把所有的书往地上一推。所以我决定将四五十部我不太用的线装书,以153元的价格卖给上海古籍书店。现在想想,太舍不得了,不但是为价值之故,也是因为如今再求不得。”

  也是在这间龙江路的陋室里,韩天衡对女儿韩因之和儿子韩回之说:“你们的路是靠你们自己走的,我的收藏未来要捐给国家。”

  在如今位于嘉定占地面积达14000平方米的韩天衡美术馆里,韩天衡文化艺术基金会副秘书长韩因之,复述少时听到的父亲训示。韩天衡向嘉定区政府捐赠了1136件艺术品。就在这个宽敞的空间里,韩天衡在展区一角保留了自己龙江路小屋的模型。

  说到当年的寸步之斋时,韩天衡用了一个词:天堂。

编辑:迟语洋

书库

工运

  • 特殊情形下工伤认定条件的司法审查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配送餐饮业务发展,从事外送餐饮工作的人力配送员(俗称“外卖小哥”)群体日渐壮大。因外送餐饮业务对时效性要求较高,绝大多数配送员均采取驾乘成本低、灵活性高的摩托车或电动车从事取送餐工作,由于电动车、摩托车安全系数较低,外卖配送员在配送过程中的伤亡事故时有发生。互联网餐饮配送等特殊行业中,劳动者工作时间带有很大灵活性,工作场所经常处于变动状态,此种情形下,对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和工作原因的内涵和外延进行合理解释和适用是工伤认定审查的关键所在。

  • 产业工会要亮出“劳模扶贫”旗

    建设高素质的产业工人队伍,产业工会肩负特殊使命,要把脱贫攻坚战场作为锤炼队伍、选树先进、比学赶超的舞台,通过深入开展劳模助力脱贫攻坚行动,进一步深化工农情谊、强化责任担当,激发广大职工当好主人翁、建功新时代,争做出彩河南人。“劳模扶贫”之旗迎风飘扬,劳模再次走在脱贫攻坚前列,他们身后是胸怀大局、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团结拼搏的新时代产业工人大军。

  • 劳动者休假标准应该与时俱进

    有关年休假的标准,来源于2007年国务院颁布的《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2008年《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和《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有关探亲假的标准,来源于1981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有关婚丧假的标准,是按照1980年发布的《国家劳动总局、财政部关于国营企业职工请婚丧假和路程假问题的通知》来确定的。如今,企业性质多,就业方式多,居住地点多,相关条款早该改进了。

  • 保持和增强工会组织先进性是工会组织作用发挥的时代要求

    中国工会十七大擘画了今后五年工会发展蓝图,提出了六大工作任务,为各级工会组织指明了前进方向。实现中国工会十七大确定的宏伟目标,要求我们必须切实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工会工作,始终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如何认识、把握和践行工会组织的先进性,最大限度发挥重要着力点作用,不仅是摆在工会组织面前的时代课题,也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推动工会工作创新发展的现实要求。

访谈

文献

  • 周恩来与南方局干部教育

    从1939年开始,周恩来领导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重庆红岩开展了8年工作。在这段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时期,周恩来特别重视干部教育工作周恩来在《建设坚强的战斗的西南党组织》中提出了“要在思想上组织上巩固党,使西南党成为真正的彻底的地下党

  • 伟大的跨越:西藏民主改革60年

    一、黑暗的封建农奴制度三、彻底废除封建农奴制十、西藏发展进入新时代2019年是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按中国传统文化习俗,六十年一甲子,是值得纪念的日子。六十年前的民主改革,对西藏地方和西藏各族人民而言,是一次新生,意义非同寻常。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