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锡:美之道德与道德之美-中工理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读书娱乐旅游绿色城建社区打工

理论

学者

王小锡:美之道德与道德之美

郑屹扬
2019-08-19 07:55:22  来源:光明日报

  奋斗

  王小锡1951年出生于江苏溧阳的一个农村家庭。年少时,家里6口人挤在20多平方米的茅草屋里,过着“屋外下大雨、屋内漏小雨”,靠“预借粮”度日的艰难生活。尽管如此,王小锡仍在“穷读书”中年年保持着优良的学习成绩。高中毕业后,他在家乡溧阳县城西公社工作了六年,由此经历了许多社会实践的磨炼。

  20世纪80年代初,刚刚大学毕业的王小锡决定留在南京师范学院(现南京师范大学)任教。1982年秋,他又被选派进入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高校教师进修班学习,从此与伦理学结下不解之缘。“给我们上课的是罗国杰、许启贤、宋希仁等实力派学者,他们不仅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学,在课余时间也给学生指导学术,讲解做人的道理,让我们受益匪浅。”

  短短一年的进修时间,王小锡倍感压力,要掌握的知识太多,如何才能将有限的时间最大化?“我生在农村,欠缺学前教育和文化生活氛围,启蒙先天不足,唯有多奋斗,多勤奋。”本着笨鸟先飞的精神,他每天的任务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日积月累之中,不知不觉地写下了近10万字的读书笔记,撰写了25万字的备课笔记。

  在随后的教学和科研中,王小锡一直保持“挤时间”的习惯。在他看来,时间并不能平白无故地被“挤”出来,正因如此,他经常整夜不眠不休。为了保持清醒的精神状态,他甚至边看书边吃辣椒、钢针发梳敲打大腿、冬天冷水洗脸……“每每遇到假期要经得起孤独,任凭山水风光秀美、特色餐饮味好,我独自坐家中阅读、思考、写作。”王小锡回忆,攻读博士学位时,经常来回往返于南京与长沙之间,列车上的时间,他都不忍浪费,“有时来回一趟就能看完一两本书,阅读已经成为我的生活常态”。

  在担任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的12年中,学术和学科平台建设始终是王小锡的业务主旋律,并取得了公认的“大满贯”成就。学院由原来3个学院共有1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发展到涵盖15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的2个二级学科博士授权点;由原来4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发展到26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国家重点学科和省级重点、优势学科、重点研究基地等应有尽有。近年来,他作为江苏省优势学科带头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教育部评估中获得了“A”级。

  创新

  在学术上,王小锡一直坚持“形而上”和“形而下”的结合,力求有自己的理论思维和实践价值。

  在伦理学学科建设上,王小锡善于独立思考,他在有关伦理学理论体系构建,尤其是道德概念理解和道德作用等许多问题上,有自己独创的观点,特别是关于经济伦理及其道德资本研究方面更是独树一帜。

  20世纪90年代,在西方经济伦理学尚未影响我国之前,王小锡就试图将经济与伦理道德关系的研究朝学科方向发展。为此,他发表了我国第一本研究经济伦理学体系的学术著作《中国经济伦理学》和第一篇学术论文《经济伦理学论纲》,创造性地提出并论证了“道德生产力”“道德资本”等范畴,在学术界引起巨大反响。

  “有经济必有道德,离开了道德视角,经济不可能被正确地理解和把握。”在王小锡看来,道德是真正认识经济、发展经济的必不可少的基础性甚至核心要素。为此,他多次深入全国各地企业进行调查研究,构建了受到企业界赞誉的“道德资本”的实践与评估指标体系,为企业培育“道德资本”提供了可操作的行动依据。

  在强调“走进经典原著,才能弄懂马克思主义”的同时,王小锡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从“形而上”到“形而下”的自觉结合,学术观点求新求精。他一直认为,科学的道德就其功能来说,不仅要求人们不断地完善自身,而且要求人们珍惜和完善相互之间的生存关系,促进社会和谐。这种功能应用到生产领域,必然会因人的素质尤其是道德水平的提高而形成一种不断进取的精神和人际间和谐协作的合力,并因此促使货币和实物资本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和产生效益,企业因此获得更多的利润。

  因此,道德也是资本。

  多年来,王小锡的研究成果,具体回答了道德资本如何在企业经营过程中,作为不可或缺的重要精神资本发挥其价值增值作用的问题。他认为:

  第一,道德是提高资本增值能力的重要条件。在资本科学运动的过程中,道德能够通过激活人力资本和有形资本促使价值增值。其一,道德能够通过组织制度的道德化设计以及对人的潜能的激发,盘活有形资产,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其二,道德还可以通过人的主观能动性,不断地物化并渗透在有形资本当中,进而获得企业信誉和核心竞争力,形成资本存量,提高有形资产的附加值;其三,道德能够通过对经济主体品质、素养和境界的提升而激活人力资本,从而成为企业利润增加乃至整个社会财富增长的资本性资源。

  第二,道德是生产力精神要素之核心。道德能否成为资本,关键要看道德在经济运行和企业发展中能否产生应有的作用力,形成独特的经济价值。生产力中人的因素是能动的,也是最为积极和活跃的因素,生产劳动是人的活动和物的因素有机结合的过程,是作为“主观的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的实现过程。这就是说,生产力内涵人的精神因素,其中必然包含着人的道德素养和道德能力,这其实是生产力的核心精神要素。因此,道德也是生产力。

  第三,道德是人性化产品设计和制造的灵魂。企业靠高质量的产品赢得市场,获取利润。然而,道德是高质量产品的重要保证,即是说,产品的特性,除了科技文化因素外,更重要的还取决于产品的道德性。在一定意义上说,道德是产品设计和制造的灵魂,道德对产品设计和产品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忽视德性甚或缺少道德含量的产品最终是会减少甚至失去市场占有率。

  第四,道德是缩短单位产品劳动时间的重要依据。当今社会,缩短单位产品(制造某种使用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实现价值增值,不能忽视道德的独特的重要作用。同样,企业要获得更多利润和效益,缩短单位产品的个别劳动时间是关键,其中,道德同样起着独特的重要作用。事实上,单位产品个别劳动时间的缩短,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产品制造过程中的道德渗入。企业完全可以因劳动的积极性的提高与和谐协作精神的加强而缩短单位产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增强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第五,道德是市场信誉之源。信誉是企业的生命,是企业产品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利润不断增加的重要依靠。然而,企业信誉的获得不仅要靠产品的技术含量和文化品位,更要靠以诚信、责任为核心的企业道德水准。对于企业来说,用户信任度的提高和信任感的持续,往往取决于产品的道德含量和产品售后服务承诺的兑现程度。而企业在赢得市场信誉的同时不断扩大市场占有率。

  第六,道德是互联网经济的生存和发展前提。企业经营道德在今天互联网时代显得尤为重要。因为,今天的资本运作不只是实物资本和货币资本的专利,道德资本也不仅仅体现在实物资本和货币资本的精神要素或精神作用上,互联网把现实世界生产和销售中的各种利益关系“电子化”或“虚拟化”,互联网经济、物联网经济以及智能经济,改变着人际关系和人际利益关系的生存和发展模式,使得信誉、公正、平等、理性等道德要求成为利益和利润多寡的重要原因。在互联网和物联网时代,道德作为资本显得十分明显。可以说,不讲道德就不要想赚钱,要赚钱就必须讲道德。

  第七,道德是凝聚企业力量之关键。企业效益和利润的高低取决于企业员工的认同度、忠诚度、劳动积极性和企业凝聚力,而企业员工的认同度、忠诚度、劳动积极性和企业凝聚力又取决于企业对员工的思想、情感、生活、交往等的关注度和关怀度,即决定于体现为人文关怀的企业道德管理水平。这就是说,企业发展并获得良好效益需要“道德基础”和“道德管理”,需要由此而形成的企业凝聚力。

  综上所述,道德能够帮助企业获得更多的利润,也足以说明,道德也可以是资本。

  当然,王小锡也指出,道德资本或作为资本的道德具有自身的逻辑边界。提出和认同道德资本概念,既不是一种泛道德主义,也不是一种道德万能论,而是指投入生产过程之中作为一种生产要素而客观存在的道德形态,生产活动的场域就是道德资本发挥作用的实际边界。所以,从社会发展的宏观意义上来看,说道德是一种资本,并不是要从道德上来粉饰资本、美化资本,甚或使道德沦为资本增值的伪善工具,而是强调道德可以而且应该为获得更多效益和利润发挥其独特的作用。而且事实上,道德一方面充当资本的盈利手段,另一方面却是对资本作“内在评判”。前者是强调在正当意义上获取更多的利润,后者是指资本在追逐利润的同时,也在客观上塑造着人本身,而这些由于人而被提升了的人类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反过来又会内在地成为约束资本负面效应的力量,也即对资本的“内向评判”。在这方面,道德资本的价值目的性较他类资本形态更为突出。这是因为,道德具有服务资本的工具理性,也具有约束资本的价值理性,从而可以促使资本运作趋于理性和正当,避免“资本逻辑”的无度扩张或者资本本性的非理性膨胀。

  王小锡还指出,道德资本概念中的“资本”并非马克思使用和论述的经典资本概念,而是“资本一般”视阈下的生产要素资本范畴,即社会道德能够以其特有的引导、规范、制约和协调功能作用于生产过程,促进经济价值增值。因此,从资本一般概念出发,道德作为影响价值形成与增值的精神因素具有资本属性。换言之,道德资本是体现生产要素资本的概念,是广义资本观下的资本概念。它不同于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中作为反映或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和经济关系的本质的资本概念。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看来,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资本不是物,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资本是经济范畴,更是经济关系范畴,它体现了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之间的压迫与被压迫、剥削与被剥削的雇佣劳动的关系。因此,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所论及的“资本”,其本身就是“不道德”的代名词,王小锡所说的作为“资本一般”的道德资本与被马克思批判的作为“资本特殊”的资本概念并不是一回事。

1 2 3 共3页

编辑:迟语洋

书库

工运

  • 不断提升企业工会干部履责能力

    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竭诚服务职工群众,是工会的基本职责。落实中国工会十七大精神,进一步丰富工会职能内涵,是企业工会干部理论与实践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也是企业工会干部的努力方向,更是落实“两个信赖”的应有之义。

  • 行政机关遗失劳动者人事档案的权利救济

    从保护私权、维护人格自由发展与人性尊严价值的角度出发,笔者建议应当坚持扩大认定私法关系的司法政策,将人事档案管理关系统一理解为对物(档案载体)和信息(档案内容)的管理,对因档案保管部门遗失所管理的人事档案的诉讼统一界定为民事侵权案件,按照民事诉讼进行审理。

  • 关于提升企业工会干部履责能力的思考

    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竭诚服务职工群众,是工会的基本职责。落实中国工会十七大精神,进一步丰富工会职能内涵,是企业工会干部理论与实践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也是企业工会干部的努力方向,更是落实“两个信赖”的应有之义。

  • 让职工成为工会工作的“主角”

    时代变化了,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不能变。以职工群众为中心,让职工群众当主角,是新时代做好国有企业工会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也是国有企业工会进一步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的着力点和落脚点。

访谈

文献

  • 周恩来与南方局干部教育

    从1939年开始,周恩来领导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重庆红岩开展了8年工作。在这段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时期,周恩来特别重视干部教育工作周恩来在《建设坚强的战斗的西南党组织》中提出了“要在思想上组织上巩固党,使西南党成为真正的彻底的地下党

  • 伟大的跨越:西藏民主改革60年

    一、黑暗的封建农奴制度三、彻底废除封建农奴制十、西藏发展进入新时代2019年是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按中国传统文化习俗,六十年一甲子,是值得纪念的日子。六十年前的民主改革,对西藏地方和西藏各族人民而言,是一次新生,意义非同寻常。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