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创作要“接地气”-中工理论-中工网
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中工理论

专家学者

文艺创作要“接地气”

王卫平
2020-03-04 10:42:35  来源:光明日报

  “接地气”就得脚踏实地,沉入历史和现实的深处

  文艺创作如何才能“接地气”?对此,实践要有深度和广度。

  要有爱心,尤其是大爱之心,要解决做人的问题,解决“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如何做一个真正的人、大写的人,“我是谁”是首要问题。鲁迅说过:“我以为根本问题是在作者可是一个‘革命人’,倘是的,则无论他写的是什么事件,用的是什么材料,即都是‘革命文学’。从喷泉里出来的都是水,从血管里出来的都是血。”这是正确的论断。“我是谁”的问题解决了,“为了谁”“依靠谁”便迎刃而解——那就是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苏联文艺评论家别林斯基说:“关键在于具有人民的意识、人民的精神、人民的使命,还要有人民的世界观。”有大爱,才能明大德。

  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回答时代重大关切,反映人民疾苦和心声,不应该只停留在口号上,而要有切实的行动。只有踏踏实实,沉入历史和现实的深处,才能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大型合唱声乐《黄河大合唱》是怎样诞生的?词作者、青年诗人光未然在抗敌演剧队转战的途中目睹了黄河船夫们与狂风恶浪搏斗的情景,聆听了高亢、悠扬的船工号子,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写下了大型朗诵诗《黄河吟》。作曲家冼星海置身于民族解放斗争的前沿,痛感民族危亡的深重和人民大众的痛苦。当他听到光未然深情地朗诵《黄河吟》和充满激情的讲述后非常兴奋,产生强烈共鸣。于是,乐思如潮,在延安简易的窑洞抱病夜以继日为之谱曲,终于完成了一首时代的民族音乐史诗。柳青、周立波等作家为了创作,为了“接地气”,宁愿把全家搬到落后的农村,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

  严格来说,如今一些文艺家没有真正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多是走马观花、蜻蜓点水、浅尝辄止式的采风。这就不是真正的“接地气”。只有真正沉入生活的底部,才能吮吸到来自大地深处的汩汩甘泉。这就要不怕吃苦,长期坚持。这也是实践的难点所在。

  14亿中国人的生活永远给艺术家提供营养,五千年的中华文明永远给艺术家提供底蕴。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和丰富多彩的现实人生面前,文艺工作者有学不完的知识,有体验不完的生活。所以,要虚心向人民学习,向实践学习。“接地气”就要脚踏实地,贴着地面前行。

  “接地气”才能通文脉,通文脉才能有底蕴,有底蕴才能有力量

  强调文艺创作“接地气”,强调深入生活的重要性,是否意味着就轻视了文艺家的灵气和才气?是否限制了文艺家的想象力?是否忽视了艺术技巧?非也。毋庸置疑,文艺创作是高层次、创造性的精神劳动,当然离不开创作者的天分、灵感、灵气、才气,离不开艺术家腾飞的想象和高超的技巧。但仅有这些,仅依靠这些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在此基础上经过生活的淬炼,在生活的泥土中长期摸爬滚打,才能激发创作的灵感和灵气。当天分、灵感、灵气、才气以及想象和技巧,与博大的历史文化和广袤的现实人生紧密结合时,才能产生大气磅礴的作品。

  有人说,创作历史题材作品的作家,是不是就不用“接地气”了?要知道,历史就是昨日的现实,今天的现实也会变成明日的历史。历史可以照亮现实,现实也可以激活历史。历史需要现实之光、时代之光的照耀。因此,历史题材的作品不仅需要“接地气”,而且需要汲取更浑厚、更广阔的地气。为何到了今天,大家还在念念不忘根据四大名著改编的电视剧?就在于它们是“接地气”的,是通了文脉的。

  也有人说,科幻作家不需要“接地气”,只靠想象就行了。科幻作品的确需要想象,甚至需要天马行空式的想象。这种想象是凭空产生的,还是依托坚实的现实世界产生的?答案是后者。以科幻电影《流浪地球》为例,从形式上看,它固然是创作者想象的结晶:人类在2075年带着地球去流浪,寻找新家园,为此付出艰难的历程。但从内蕴上看,它所折射和体现的生存危机、故土情结、生态观念、忧患意识、英雄情怀、奉献精神,以及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识,哪一个不是来自现实的依托?由此证明,仰望世界的天空,也必须脚踩中国的大地。

  有些文艺工作者热衷于自己的小圈子,沾沾自喜于个人的小悲欢、小情调、小技巧的表达,一味在形式上做文章,忽略了同人民之间的血肉联系。在他们的作品里,感知不到时代脉搏的跳动、百姓心灵的呼喊,看不到人间大爱的呈现,看不到作者的忧患意识和人文情怀。这样的作品注定是小家子气,成不了大气候。因此,要跳出这种小圈子,置身于人民生活的汪洋大海,去搏击风浪,体验艺术创作的愉悦。

  总之,立足中国现实,扎根中国大地,表现中国精神,才是“接地气”的正途。接地气才能通文脉,通文脉才能有底蕴,有底蕴才能有力量。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

  (作者:王卫平,系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1 2 共2页

编辑:迟语洋

书评书讯

工运前沿

专家学者

  • 双循环新格局

    要从过去强调对外开放,转向对外开放与对内开放共同促进、共同发展,既要以对外开放倒逼对内开放,更要以对内开放促进和提升对外开放的水平和层次。

  • 让员工调剂在制度化和规范化下发展

    要解决疫情中出现的新问题,从长远看,仍需完善劳动立法,尤其是将阶段性对策转化为立法和长效机制。

  • 以协同和韧性应对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

    后疫情时代的全球经济将会是什么样子?事实上,我们正在目睹一场针对不确定性所作的反应。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