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展格局:如何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中工理论-中工网
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中工理论

专家学者

新发展格局:如何畅通国民经济循环

庞承 潘如龙 周宇晗 章忻
2020-09-14 10:28:36  来源:浙江日报

  如何打通国民经济循环中的堵点

  记者: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您认为应如何打通在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中的堵点?

  张占斌:解决这些问题就要牢牢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不动摇。要不断提高我们的生产效率、增强产品竞争力,更好地满足人民的生活需要。在保持总需求不变或有增长的情况下,推动供给侧改革,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的同时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将财政货币政策与投资消费潜力很好地结合起来。不断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民间投资特别是中小企业的活力,这方面还有很大的空间。最近,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企业家座谈会时提到要千方百计把市场主体保护好,保市场主体就是保社会生产力,这点十分重要。

  二是要在城乡一体化上做文章,特别是在推动新型城镇化上做文章。大量农民进城,各种消费水平也会不断提升,需要我们对一些政策进行创新,使保障政策更好地落地,特别是要将城市群、中心城市的作用发挥出来,引领经济增长,这样农民进城、农民变市民、新型城镇化的进程就会不断加快。

  三是要把投资这件事情做好,发挥有效投资的作用。不是大水漫灌,而是要喷灌、滴灌,要精准投资,把钱用在刀刃上。当下要特别注重数字经济、智能制造、5G、生命健康、新材料等一些新的战略性产品。这次疫情以后,人们对健康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生命健康领域有很大的需求,有很大的潜力可以释放。

  四是对产业链要想办法补短板、锻长板。我们是制造业大国,比较优势很明显,战略纵深很大,我们要把产业链、供应链和大市场有机地结合起来,把消费和大市场也有机结合起来,将来“中国制造”加上“中国消费”会创造出一个强大的中国市场。这对于我们中国来说意义重大。因此,现在要支持市场主体通过创新、产业升级培养一批单项冠军,在一些技术领域为国家抢占制高点,这点十分重要。

  五是要深化基础性改革。特别是要按照《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从各个领域分门别类地进行改革。一方面是加快完善市场基础性体制。比如产权制度,知识产权保护要公开透明,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这对于稳定市场预期非常重要。另一方面,要创造更好的营商环境。政府推动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就是要营造更好的营商环境,比如要平等对待市场主体,规范创新监管执法,夯实法治保障基石。这些工作做得好,对于打通国内循环,提升国内市场竞争力非常重要。国内市场竞争力弄好了,就有更大的决心、信心和勇气来推动国际循环。

  如何克服国际循环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记者:构建新发展格局,是重塑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从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角度看,如何克服国际循环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张占斌:在扩大内需的同时,我们还要眼睛盯着国际市场。畅通国内国际循环,不只是畅通人流、物流、要素流,更要促进国内国际市场规则和标准的有机相容。改革创新体制机制,从制度、技术、规则上打通国内循环与国际循环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痛点和堵点。

  要防止两个循环体系的脱钩,促进国内外市场有效贯通。坚持进口与出口并重、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协调,提高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黏合度,采取一切措施坚决防止两个循环生态体系的脱钩。外向型企业仍然需要面向全球,注重恢复国际供应链,向国际市场打拼。

  首先,我们自己得守规矩。和别人打牌,要按一样的规则出牌,得适应国际规则,规则中不合理的地方可以商量修改;合理的地方,我们要遵照执行。

  其次,通过各种谈判确定新的合作与竞争规则。积极开展区域合作,比如和日韩、东盟,还有其他一些国家,把区域合作弄得更好一点。

  再次,实行高水平开放,建立和国际市场相对接的体制机制。由过去强调的要素型开放,更多地转向制度型开放。通过制度的对接、体制的对接来畅通国际循环,特别是通过18个自贸区和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建设,全部实施负面清单制度等。这对于我们稳定外资,包括自己走出去跟国际合作,都是很有利的。国际循环做得好,反过来它又推动国内循环,这样更有利于我们立足于国内,开眼看世界,把我们的发展步伐走得更稳。

  最后,要发挥我们浙江人敢闯敢试的精神,想方设法寻找出路,包括开拓新的市场。浙江的一批民营企业有闯荡全球的市场经验,也取得了颇为显著的成效。浙江的各级党委、政府有很强的改革精神和服务意识。我去浙江做过调研,像“最多跑一次”改革等,都是想着为企业服务,帮助企业克服困难。浙江的这些好经验应该尽可能地以制度化的形式在全国进行推广、复制,以此来推动市场化程度的提高,打造一个高水平的营商环境。另外,政府需要进一步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在涉及企业家的问题上要特别慎重,在保护市场主体、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上,还可以有更大的作为。

1 2 共2页

编辑:迟语洋

书评书讯

工运前沿

专家学者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