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思想者-正文
杨晓英: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价值
//www.workercn.cn2014-05-26来源:西安日报
分享到:更多

  

  实践性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从实际出发,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在实践中不断得到检验、修正、丰富。那种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看做一成不变的、僵死的、封闭的体系的观点,本身就是违背马克思主义的。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我们党自成立起就高度重视在思想上建党,其中十分重要的一条就是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和武装全党。学哲学、用哲学,是我们党的一个好传统。过去,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离不开这个传统,今天,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深化改革同样离不开这个传统。

  马克思主义哲学正确揭示了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在当今时代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共产党人永不过时的看家本领。它的当代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理论思维的光辉

  恩格斯曾说:“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同样,一个政党、一个国家想要站在时代前列、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也离不开理论思维。理论思维就是通过理论(概念、原理、观点和方法等)来分析判断事物并把握其本质的抽象思维。它具有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高度的抽象性,对具体的理论成果进一步抽象概括,进而揭示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二是深刻的批判性,对已有的理论、观点不迷信、不盲从。正如马克思所说:“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这两个特点使哲学被冠以“智慧之学”的美誉。一个具有较高理论思维能力的人,能够高瞻远瞩,拥有宽广的胸襟和恢弘的气度,具有敏锐的眼光和着眼大势全局的能力。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史上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实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是理论思维的光辉典范。它以世界的物质性为基础,强调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与客观相符合、认识与实践相统一,有助于我们不断解放思想,打破不合时宜、妨碍改革发展的思维定势,树立求实思维;它从事物的普遍联系出发,强调联系的客观性、多样性,有助于我们树立系统思维、整体思维和开放思维;它坚持事物的永恒发展,强调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是推陈出新的过程,有助于我们树立总揽全局的战略思维和创新思维;它坚持事物的矛盾运动,要求认识事物既要注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兼顾次要矛盾和矛盾的次要方面,抓住典型,统筹兼顾,有助于我们树立“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辩证思维;等等。我们干好一切工作所必须的“理论基础”、“世界眼光”、“党性修养”,无一不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思维的指引和滋润。

  坚定的政治立场

  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永不过时的看家本领,关键在于它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死记硬背经典作家的原著,不是生吞活剥经典作家的个别论断,核心是掌握它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就是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立场。任何一种哲学都代表着一定的阶级利益,为一定的阶级服务。毛泽东曾指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从来不是为少数精英服务的特权理论,它公然申明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代表无产阶级和全体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他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只有坚定地站在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立场,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正如习总书记所讲:“始终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始终不脱离、不动摇这个立场,这是共产党人掌握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重大问题。”

  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就是要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坚持一切为了人民,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让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全体人民,更加注重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不断增进人民福祉。唯有如此,我们的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就要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革命理想高于天”,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所以,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不断加强党性修养,提高宗旨意识,坚决守住理想信念的主线,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积极实践者。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习总书记强调,“学习和掌握正确的世界观和正确的方法论,始终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建设的重大任务。” 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一致的,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用世界观去观察、分析、思考和解决各种问题,就是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这种统一使抽象的哲学理论能够指导我们的思想和行动,使哲学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正如恩格斯所言:“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要掌握它认识世界的基本立场和观点,还要掌握它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马克思主义哲学展示给我们的是一系列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相统一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主观和客观相统一的观点,要求我们在工作中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的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和认识相统一的观点,要求理论联系实际,常用调查研究的方法;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观点,要求坚持观察和处理问题时必须瞻前顾后,多角度、全方位看事物,力戒坐井观天的片面性工作作风;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认识世界就是认识矛盾,改造世界就是不断地解决矛盾,要求用“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方法认识和处理问题,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物质生产是社会生活的基础的观点,要求全面深化改革,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要求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工作作风,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根本工作路线;等等。这些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共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系,是我们认识国情、党情,把握国家事业发展大势和历史发展规律,更好地推进各项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

  鲜明的实践本性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鲜明的本质特征,也是区别于其他哲学最主要的标志。马克思指出,以往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改变世界”的任务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提到首要地位。实践性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在认识论中把实践作为首要的、基本的观点,离开实践,人类的认识无法产生、发展;二是强调哲学要付诸实践,指导实践,变为群众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马克思、恩格斯把自己的哲学称为“实践的唯物主义”,正是在实践基础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实践性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从实际出发,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在实践中不断得到检验、修正、丰富。那种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看做一成不变的、僵死的、封闭的体系的观点,本身就是违背马克思主义的。我们看到,马克思、恩格斯之后,从列宁到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再到习近平,始终立足本国国情,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使它不断焕发出新的活力。实践性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不能从对马克思主义个别论断的教条式理解出发,不能从附加到马克思主义名下的某些错误论断出发,也不能从原著的只言片语出发,一切只能从实际出发,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因时、因地制宜,不断冲破落后的传统观念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断解放思想、求真务实,做到“讲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脚踏实地,力戒形式主义。判断一个政党是否坚持了马克思主义,不是从表面现象或主观愿望去判断,关键要看它是否真正从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国情、世情相结合,检验的唯一标准只能是实践效果。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和意义并不局限于上述几点,在面对复杂国际国内环境、肩负繁重执政使命的今天,我们更需要学哲学,用哲学,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作用,奋力推进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

  (作者单位:省委党校哲学教研部)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