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思想者-正文
别为“优秀”所累
赵婀娜
//www.workercn.cn2015-01-22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到:更多

  

  我们常说“要让优秀成为习惯”,意思是说,让优秀成为强烈的内驱力,激励自己不断进步。但任何事情均需有度,过犹不及,追求优秀也不例外,过度了,优秀也会成“灾”。

  这几天正进行一年一度的研究生入学考试,采访时,从北大、清华、人大几位监考老师那里获知,最近几年考场作弊现象仍屡见不鲜,而且,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成绩好的孩子,是老师和家长心目中的“好孩子”。那么,问题来了,成绩不好的孩子作弊或许还可以理解,成绩好的孩子为什么也要作弊呢?

  细细想来,也许问题就出在“习惯了优秀”。

  是的,习惯了优秀。我们身边不乏这样一些孩子,他们乖巧懂事,被父母给予极高的期望,被鼓励要一直力争上游,追求卓越。于是,从小到大,他们始终在班级、年级名列前茅,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久而久之,这些孩子习惯了老师的欣赏、同学的羡慕,习惯了自己是“最好”的那一个。

  可是,太阳再耀眼也有无法照耀的角落,月亮再明媚也会有阴晴圆缺,一个人真的能永远都是“最好”的那一个吗?

  来看一个例子,美国曾有一位心理学家进行了一项调查,他向150名每年收入1万至15万美元的推销员做心理测试,结果发现,他们之中约有40%是属于追求完美的人,而这些追求完美的人,其收入和成就并不比其余人高,而且,他们时常感到焦虑与沮丧。其根本原因是他们经常强迫自己努力达到不可能的目标,并且完全用成就来衡量自身的价值。于是,他们不开心,并感到紧张与压力重重。

  因此,追求卓越本无错,但过度了,或将变为伤害。

  正如那些我们每每听来感到痛心的例子。一些顶尖高校,一个班聚集了全国最优秀的一些高分考生,这些孩子每个人都是以往班上的佼佼者,如何完成从“最好”到“一般”的过度,是这些孩子面临的重要一关,迈过去了,对自我、对成功,对于人生价值的认知将会更趋理性,迈不过去,便会焦虑、抑郁,甚至做出一些过激的举动。与那些成绩好却选择作弊的孩子一样,他们过于习惯了优秀,却被优秀所累,他们一直在追求最好,却从未真正懂得何为“最好”,他们一直在朝向结果狂奔,但却忘记了,其实追求目标过程中的风景才最好……

  有这样一句话值得我们许多人慢慢品赏,“教育的最高境界,把孩子培养成普通而幸福的人。”其蕴含的道理与下面这则故事所阐发的道理相仿:

  茶师千利休看着儿子少庵打扫庭园。当儿子完成工作的时候,茶师却说:“不够好。”要求他重做一次。少庵于是再花一个小时扫园。然后他说:“父亲,已经没事可做了。石阶洗了三次,石灯笼也擦拭多遍。树木冲洒过了水,苔藓上也闪耀着翠绿。没有一枝一叶留在地面。”茶师却斥道:“傻瓜,这不是打扫庭园的方法,这像是洁癖。”说着,他步入园中,用力摇动一棵树,抖落一地金色、红色的树叶。茶师说:“打扫庭园不只是要求清洁,也要求美和自然。”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