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思想者-正文
井冈红 井冈绿 井冈情
李承峰
//www.workercn.cn2016-08-04来源:中国环境报
分享到:更多

  

  井冈山,一个红色经典与绿色生态相映生辉的地方。笔者近日参加党校学习来到井冈山,用心体味那里的红色、用手触摸那里的绿色,一次次的感动、一次次的震撼、一次次的惊叹。井冈山是一座神奇的山,那五百里翠绿的山脉承载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一支军队非同寻常的厚重历史,成为我们不朽的精神家园。

  红漫井冈,浸山脉

  在井冈山斗争时期,无数烈士的鲜血洒在了这块土地上,浇灌着这里的土壤,滋养着这里的万物。来到井冈山,红色是弥漫在空气中、流淌在河流中、浸透在山脉中的一簇基因。

  黄洋界哨口是当年井冈山重要设防“五大哨口”之一,主峰海拔1343米。之所以出名,是因为红军在这里打了一个以少胜多的保卫战。1928年8月30日,国民党军队趁山上红军空虚之际,以4个团的兵力进攻黄洋界,当时红军仅有一个营把守哨口。敌军用炮轰、机枪扫射,一时间硝烟弥漫。战斗异常惨烈,红军弹药渐少,形势危急。这时炮兵出身的红军31团团长朱云卿,调来一门刚修好的山炮,一团火球腾空而起,敌军指挥部被炸毁,14名指挥官被炸死。这就是著名的黄洋界保卫战。

  然而,那个时期更多的还是悲壮。小井红军医院就是其中的一例。1929年1月下旬,住在这里的130多名重伤病员被敌人包围,最后落入敌手。威逼利诱、严刑拷打,面对敌人的枪口,始终不说红军主力的去向。敌人用机枪把红军战士扫射在小溪旁的稻田里,鲜血染红了稻田映红了天空。后来当地群众把烈士们就埋葬这里,建起了红军烈士墓。然而直到今天他们大部分人的名字我们还不知道,他们是无名的英雄。

  绿染群山,沁心肺

  井冈山,纵深数百里,海拔千余米,山势复杂、气象万千。在井冈山的几天里,我们大多处在蒙蒙细雨中,烟雨把群山印染成了一幅苍翠的水墨画,这种艳丽的云雾秀色是井冈山独有的。尽管不能一暏井冈群山叠嶂的真面目,但我们却可以触摸无处不在的绿,呼吸洁净湿润的空气。

  井冈山地势险要,森林覆盖率90%,自然资源丰富,这也是她成为革命根据地的物质基础。翡翠碧绿的兰竹,迎风潇洒的香樟,庄严肃穆的苍松、翠柏,稀有珍贵的红豆杉,清香四溢的茶花树等,把五百里井冈装扮成了绿色神秘的世界。那厚重的绿,漫山遍野,郁郁葱葱。

  良好的生态环境,成就了绿色的发展。石耳、笋尖、竹荪、茶树菇、熏笋、烟笋等成了这里独有的特产。更有满山的野菜、中医药被当作保健食材。还有著名的红米、南瓜,这些现在已经成为当地的一大特色和经济收入来源。

  情是震撼,是洗礼

  一次井冈行,一生井冈情。在这里我要回过头来,重新瞻仰一位老红军,她叫曾志。

  我们噙着泪花,听石草龙(曾志与夏明震的孙子)讲述他奶奶曾志的故事。这是一位为革命作出了巨大牺牲和突出贡献的功勋老人。时任中组部常务副部长时,孙子们希望解决一个商品粮户口,她却拒绝了。宁愿愧对子孙也不为自己谋一点私利,这就是一个老红军、老共产党员的品质。她在临终前,把87只装工资的信封托女儿交给组织,并再三嘱咐:“一定不要扔掉(信封袋),因为它可以证明这些都是我的辛苦钱,每一笔都是清白的。”

  想当年,中国共产党抛头颅、洒热血,用自己的脊梁扛起了民族的脊梁,用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非凡的勇气引领了中国正确的航向。

  看今朝,中国共产党正带领中国人民,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康庄大道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此刻,我们心里已经深深地打上井冈山的烙印。作为一个普通党员,当下就是要立足本职、努力工作,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奉献自己的力量。(作者单位: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