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思想者-正文
从典型中汲取前行力量
张令平
//www.workercn.cn2016-08-17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到:更多

  

  典型报道是党报党刊的重要内容。无论是典型人物,还是典型事件,都给广大干部群众树起了标杆。“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是我们在实践中反复咀嚼出来的金科玉律,给我们前行以精神动力。

  2014年9月23日,人民日报一版刊发了《心里装的,都是乡亲》,十一版配发通讯《像西北白杨那样挺立》,报道了我市临洮县原县长柴生芳的动人事迹。之后又陆续刊发了《他的血管里,流淌着“责任”——还原一个真实的柴生芳》《是什么掀起强烈的“心灵海啸”——由柴生芳引发的时代思考》等文章。甘肃日报等党报党刊也对柴生芳进行了多角度报道。这些报道,有理性思考,有感性讲述,有动情描绘,从不同侧面追记了柴生芳可亲可敬可学的感人事迹。

  一遍遍阅读这些生动感人的篇章,让我们一次次经受精神的洗礼、心灵的净化,在深切缅怀柴生芳同志的同时,也更多汲取了他给予我们的信念和力量。自2014年以来,我们多次掀起学习柴生芳同志先进事迹的热潮,在全市上下深入开展“学习时代楷模、争创六个先锋”主题实践活动,提振干部群众的精气神。特别是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形成了争做“四讲四有”的合格党员、争做柴生芳式好干部的良好氛围。

  典型报道在很大程度上是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范例,一组好的典型报道胜过许多空泛的文件指示。柴生芳系列报道如同明镜,映照了党员干部的赤胆忠心。超常付出、忘我工作、吃苦奉献的柴生芳精神已深深扎根陇中大地,成为党员干部的一面旗帜。

  定西十年九灾。近年来,雹洪泥石流和地震灾害给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损失。我们的党员干部学习柴生芳“心里装的,都是乡亲”,将灾后重建作为最大的民心工程和民生工程,一切从实际出发、科学统筹,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实现了“三年重建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目标,昔日的满目疮痍变成了今日的美丽乡村,坚强的灾区人民在漂亮的新居里开始了新的生活。

  “我能奉献给你们的,只有热血和汗水。”柴生芳日记里的这句话,始终鞭策着我。两年多来,我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定西时提出的“咱们一块儿努力,把日子越过越红火”的殷切希望,始终牢记省委书记王三运同志“定西的脱贫攻坚要走在全省前列”的指示要求,举全市之力狠抓任务落实。我先后深入7县区80多个乡镇督查调研,跑遍了全市70%以上的乡镇。去年全市379个贫困村近20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脱贫人数居全省第二,是近年来我市脱贫攻坚力度最大、脱贫人口最多的一年。

  柴生芳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是定西干部群众“三苦”精神的生动体现,做好灾后重建需要这种精神,脱贫攻坚需要这种精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需要这种精神。党报党刊发表的柴生芳先进事迹系列文章,给我们提供了奋发前行的无穷力量。有了这种力量,我们必能挥桨奋击万重浪,敢立骄人不世功。(作者为中共甘肃省定西市委书记)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