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嘉宾访谈-正文
社会办医如何走出困局
//www.workercn.cn2015-06-16来源:深圳特区报
分享到:更多

  

颜庆雄 漫画

  随着我国老龄化的极速来临,公立医院越来越难以应对银发浪潮的挑战,在这个时候,尽快打开大门迎接社会资本大办医疗,是应对危局的根本之策。 李克强总理最近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提出五大举措促社会办医健康发展,一要简化医疗机构设立审批,取消床位规模等前置条件;二要支持通过股权、项目融资等筹集社会办医开办费和发展资金;三要推进医师多点执业;四要落实社会办医各项税收优惠,将社会办医纳入医保定点范围;五要完善监管,建立退出机制等。五大举措,力图继续为社会办医“松绑”。本期“思与辨”对社会办医问题进行探讨。

  ■主持人:尹传刚(深圳特区报评论员)

  ■嘉 宾:李长安(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经济学博士)、上官酒瑞(上海市委党校政治学教研部副教授)、吴帅(执业医生)

  五大举措为社会办医“松绑”

  主持人:改革开放已经30多年了,可我国的民营医院依旧孱弱,社会办医举步维艰。你们如何看待此次李克强总理提出的为社会办医“松绑”的五大举措?

  上官酒瑞:多年来的医疗卫生改革,虽然也一直倡导和鼓励社会办医,社会办医规模也确实越来越大,但与公立医院相比,民营医院仍处于“弱势”地位,表现在设立审批、融资政策、人才技术、医保定点、监管机制等多方面。这些正是束缚社会办医良性发展的因素,也是不少民营医院运行困难、社会认可度不高的原因。显然,这次国务院提出了促进社会办医健康发展的五大举措,通过制度体制改革,为社会办医“松绑”,通过配置资源和优化环境为社会办医激发动力。这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可谓是对症下药,也是对社会呼吁的一种积极回应。这同时也体现了将前置审批转换为后续监管的思路,符合当前深化改革的大趋势。如果这些举措能够很好地落到实处,将有利于缓减看病难、就医难这一民生难题。

  李长安:虽然我国民营医院不断发展壮大,但普遍面临准入门槛高、经营压力大、发展空间小、技术人才缺乏、监管机制不健全、社会氛围不佳等困难和问题。这些导致民营医院举步维艰。这一次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推出五大举措,降低了社会办医的门槛,对于从根本上破解公立医院改革难题、公平合理地分配医疗卫生资源、满足民众多样化的就医与健康需求,都具有重大意义,期待它在实践中能真正有执行力度。

  吴帅:民营医院相比公立医院而言,小到土地水电,大到税收和各种办医费用,都要自己掏腰包。公立医院近乎零成本经营,还得到各种政策开辟的绿色通道,和民营医院本来就不站在同一起跑线。但两者却要在市场上进行直接的较量。更关键的是,最好的医疗人才基本垄断在公立医院,要人才没有人才,要价格优势没有价格优势,所以其生存与发展的举步维艰就不足为奇。李克强总理提出的五大举措很有针对性,对应的都是目前社会办医所面临的“燃眉之急”。现在的问题是,医改大的方向和规划虽然很对路,但一落实到地方,就非常容易走样。原因是什么?就是利益既得者们与民争利,这是以后急须破解的难题。

  要促进人才流动,首先就要改革公立医院的人事制度

  主持人:社会办医在现实中已有尝试,但是仍然面临一些瓶颈问题,比如好医生从哪里来等。5月28日深圳出台《深圳市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方案》提到,未来深圳的公立医院不再实行编制管理,取消公立医院行政级别等,在你们看来,这对深圳民营医院未来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上官酒瑞:医生尤其是名医,是医疗领域最稀缺的资源,是医院的核心竞争力。社会办医的最大障碍就是缺少人才,吸引不到好医生。要促进人才流动,首先就要改革公立医院的人事制度,打破把执业条件、职业发展机会、福利待遇和人事编制捆绑在一起的格局。深圳出台的《方案》,取消公立医院的编制管理和行政级别,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活医疗资源,表现为医生多点执业,不同性质医疗机构的多方位合作,民营医院人才吸纳优势的发挥等等。很明显,这有助于解决民营医院发展所遇到的职称评定难、人才技术缺乏、社会认可度低等经营困难,应当说是一种积极的信号。

  为社会办医“松绑”,无疑令人期待,但唯有让相关的制度与细则落地,让资本与医疗人才资源真正流动起来,才是真正意义上释放政策红利。

  吴帅:“不再实行编制管理,取消公立医院行政级别”体现的是平等化的思维,有利于医疗人才的流动。取消编制和行政级别,只是削弱了一小部分福利待遇而已,还不足以产生颠覆性的影响,优秀医生的主流选择依然是公立大医院为主,起码在很长一段时间会如此。民营医院发展的关键是优质医疗人才,什么时候体制内的大牌医疗专家愿意流动到民营医院,那才意味着民营医院的真发展和真机遇。

  李长安:编制和行政级别就像是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之间树立的“一堵墙”,将两者之间的交流通道基本隔绝,并且形成了对民营医院明显的歧视和不公平。一个医院“编制内”和“编制外”的差别,还容易导致劳动关系的不协调,实际上也加大了公立医院的管理难度。因此,此次深圳公立医院改革提出要取消编制管理和行政级别,是抓住了公立医院改革与促进民营医院发展的关键所在,客观上对民营医院的健康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政府该管的医疗质量要管,不该管的地方最好别管

  主持人:在支持社会办医上,发达国家是如何做的?

  上官酒瑞:从国际经验来看,社会办医是医疗服务供给的主力军。发达国家支持社会办医的主要做法有:推进各种模式共同发展,如公建民营、公私合办等;创造公平的经营和发展环境;政府在税收等方面提供优惠和支持;实行医院自治,规模化管理,也就是民营医院管理集团化、集约化、高效化,降低运行成本;实行医师自由化,可多点执业;引入社会保险,化解各类医疗风险等。这些做法有助于提高社会办医的质量。

  吴帅:政府该管的医疗质量要管,不该管的地方最好别管,乱管和多管容易引发寻租腐败,造成办医成本过高,加剧医疗创业的风险性。医改政策要让社会力量参与,而不是行政官员自己说了算。在发达国家,政府的主要精力放在医疗资质的审核上,别的方面会尽量少管和不管,让社会专业协会来管理。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