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嘉宾访谈-正文
侯鸿亮:把作品做成品牌
//www.workercn.cn2015-12-09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到:更多

  

侯鸿亮近照。冯 粒摄

 

  从去年广受好评的《北平无战事》,到今年“霸占荧屏”的《琅琊榜》《伪装者》,这几部电视剧有一个共同的制片人——侯鸿亮,而他最近制作的新剧《温州两家人》也颇受好评。佳作迭出的背后有何独家秘方?作为新一代制片人,对于提高国产电视剧的水准,他有哪些心得?近日,侯鸿亮做客人民日报、人民网《文化讲坛》,聊了聊自己的坚守和担忧。

  ——编 者

     

  尊重观众

  只有让那些已经不看电视剧的人回到电视机前,才能证明我们的价值

  我当制片人可谓半路出家,山东电视台成立电视剧部后,我最初干摄像,后来朝着导演方向发展。但在北京电影学院进修时,现任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局长张宏森曾建议我改行当制片人,因为当时国内几乎没有像样的制片人队伍。

  那是2002年,制片人在剧组里地位很低,主要管钱,不仅与创作关联不大,而且还因为管控经费被导演、创作人员看作“敌对势力”。十几年过去了,经过不断磨合,制片人的职能如今已经很丰富,从题材选择、改编剧本到挑选演员、确定播放平台、全产业链开发,都是制片人的分内事。目前,国内已经可以比较好地协调制片人和导演的分工,这为制作更多电视剧精品奠定了基础。

  很多人问我为什么能相继推出《闯关东》《北平无战事》《琅琊榜》《伪装者》《温州两家人》,时间跨越古代、现代、当代,题材不仅有家族史,还有谍战剧、传奇剧,口碑、收视都不错,我觉得功劳不在哪个人,而主要得益于我们有一支很默契的团队。从1993年结识导演孔笙到1997年李雪导演加入团队,我们已经沉淀出一套独家“秘方”。对于电视剧行业来说,优秀的创作团队是第一位的。我想通过合理的市场规则,把我的创作团队维系在一起,这是出好剧的前提。

  我并不排斥跟我们团队创作理念有差异的作品,但特别害怕烂剧导致的观众流失。一旦观众远去了,即使一年拍3万集电视剧也是徒劳。近几年,能引发全民关注的剧并不多。什么时候,我们的作品能让一些平常不看电视剧的人重新回到电视机前,才能证明我们这些从业者的价值。

1 2 3 共3页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