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嘉宾访谈-正文
给时代变迁披上光影
——访《生逢灿烂的日子》编剧果靖霖
张 健 范雅楠
//www.workercn.cn2017-12-21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到:更多

  

    胡同里的爆米花摊、厨房里的大水缸、窗台下的蜂窝煤、邻里街坊坐在一起看电视……近日热播的电视剧《生逢灿烂的日子》一开场,就洋溢着浓浓的怀旧气息,上世纪70年代北京胡同里的家长里短,让经历过那个年代的观众感到久违的亲切。

  《生逢灿烂的日子》讲述了郭家四兄弟的成长故事。用刘佩琦扮演的郭家老父亲的话说,这四兄弟的性格是“老大憨、老二愣、老三鬼、老四看不透。”四兄弟在各自人生路上摸爬滚打,经历挫折与磨练,也收获欢乐与幸福。这个普通胡同人家的悲欢离合,折射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和社会文化的巨大变迁。播出以来,观众对这部剧给予很多关注,其中既有点赞,也不乏批评。近日,记者采访了该剧编剧与艺术总监果靖霖。

  问:这是你首次担纲编剧,为什么创作这个剧本?郭家四兄弟的故事,是否有生活原型?

  答:这部戏我写了8年,是在拍戏间隙慢慢写出来的。写的时候,我有一个恒定想法——要讲我们这一代人的故事。我在六七十年代之交出生,勉强算得上70后,我们这代人赶上中国几个大的社会变迁,经历了不少事情。我想把我们那个年代美好的东西描述出来,既不夸张,也不煽情。写一个接近生活、能打动人,有一点理想主义气息的作品,是我的理想。至于郭家四兄弟的故事,其实就来源于生活,来源于我以及我的朋友们的生活,只不过经过了艺术加工。

  问:这部剧刚播出时,刘佩琦、迟蓬带着四个小演员的表演,在网上收获叫好声一片。等你与姜武、张嘉译这些真正的主演出场时,大家反倒觉得年龄转换得太快,感到不适应。

  答:这部剧上映第一天,它在全国电视剧收视排行第一名,豆瓣评分8.7分。这个表现很出彩。观众们跟着长吁短叹,一起怀旧,被这些小演员的精彩表演打动,刘佩琦、迟蓬老师也很出彩。等到这部戏真正的主角出场时,一盆冷水就浇下来了,也就是网上的这些批评意见。我想,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观众觉得我们几个中年演员年纪偏大,从毛头小子转换到奔五十的大叔,进展太快;二是观众太爱那些孩子,这也说明观众很快就入了戏。

  这部戏里,郭家四兄弟已经有童年、青少年、中年三拨演员了。如果在青少年与中年之间,再加一拨演员过渡,一共40多集的戏,得换四拨演员,成本增加不说,观众也可能会感到目不暇接,感到“乱”。

  问:你在剧中扮演郭家老三,这四兄弟中,老三的“人设”是最复杂的,也是最有争议的。你对老三这个角色是怎么定位的,为什么选择出演他?

  答:郭家四兄弟我都很喜欢,毕竟都是自己笔下的人物,有种“自家孩子”的感觉。有人劝我,你得找流量明星来演。我问什么是流量明星,人家说就是在网上自带多少万粉丝的。我不能接受,最起码得按艺术规律办事。演员匹配角色,这是最基本的要求。老大是憨厚型,姜武很合适;老二比较“跩”,张嘉译身上有这种气质;而我身上有书卷气,可能更接近老三。我们三个人,都生在六七十年代之交,来演70后,感同身受。

  话说回来,我确实更喜欢老三这个角色,因为他的性格比较复杂,优缺点都非常明显。性格的复杂性,让他更有生活气息,也更真实。老三还有一股子执拗,他遍尝艰辛,却坚持朝前走,这种品质我很欣赏。某种程度上说,我也是一个倔强的人。做作品的时候,我告诫自己,绝不为资本服务,也不为所谓的IP服务,我只为观众服务。我比较看重的事情,是作品能够在观众中引起反响,为他们提供可以讨论的话题,比如对生活的理解、对事业的看法、对情感的态度等等。

  问:郭家四兄弟的命运坎坷,沉沉浮浮,生生死死,里面有一个小家庭的悲欢离合,也有社会飞速发展的缩影。这些故事背后,是否寄予了更深的表达诉求?

  答:我想呼唤一种理想主义。人过中年,经历过很多事情,积淀了一些人生思考。我的结论是,无论发生什么,无论喜怒哀乐、爱恨情仇,我都只想往前走。就像我在结尾借用的海子的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是我的理想,我的向往。希望我们以理想与诗意,面对忙忙碌碌的生活。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