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不是一本现成的教科书-中工理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读书娱乐旅游绿色城建社区打工

理论

访谈

传统不是一本现成的教科书

龚丹韵
2020-01-10 10:14:10  来源:解放日报

  艺术创作不是中国追赶西方,而是大家一起跟着现代社会走

  1968年,沈伟出生在湖南传统戏曲湘剧之家。

  他在各种场合表达过,中国传统文化对自己影响甚深。在家庭影响下,他6岁开始学习书法、国画,同时也热爱舞蹈。9岁考入湖南省艺术学校,学习湘剧,一学就是六年半。他接受的是严格的科班训练,一年只允许回家两次,毕业后进了湖南省湘剧院当演员,在台上演了5年,同时自学油画。

  几乎所有艺术评论者都提过,传统文化始终是沈伟艺术创作的底色,是万变不离其宗的根骨。

  1988年,沈伟本想考专业美院,但因英语成绩不好,文化课分数不够,没能考上。职业美术之路暂时中断,反倒因参加湖南省舞蹈比赛获得金奖,考入广州战士歌舞团。

  当时,广州开办了全国第一个现代舞专业实验班,老师大多来自国外。沈伟插班考入,成为第一批学员。那年他已经20岁,刚刚开启现代舞的学习之旅。

  1991年,中国第一个现代舞团广东现代舞团成立,沈伟是创团舞者之一。1994年,他自编自演的独舞《不眠之夜》获得中国首届现代舞大赛编舞和表演双项金奖。第二年,他拿到了美国纽约尼古拉斯舞蹈研究室全额奖学金,赴纽约留学。

  1995年开始,在纽约的最初5年里,沈伟自己学习、研究,创作绘画、电影、舞蹈。他拍了一部黑白艺术电影《四月》,办了个人画展《身体的存在》,设计了一台多媒体舞蹈剧场《空湖的浪》,其一人秀独幕舞蹈剧场剧《小房间》不断在欧美巡演。

  艺术的跨界从那时起就初见雏形。绘画与舞蹈,对他而言同样重要,甚至不分伯仲。以至于后来舞团的演员说,感觉舞者的身体,就像沈伟拿来绘画的工具,整个空间都是一个画布。

  解放周末:您曾经多次表达,非常喜欢中国古典文化。是从小学习时就喜欢,还是长大后随着阅历增长慢慢喜欢上的?

  沈伟:从小就喜欢。可能是家庭环境的缘故,我从小看着父亲写戏曲剧本,画国画,排练,生活在艺术的熏陶中。

  5岁时,我看着父亲画画,自己也在旁边学着画。那时候我常常模仿传统花鸟工笔画,同时也自己尝试“玩”,画自己想象的东西。大概我天生性格就比较闷,同龄的孩子在外面玩耍时,我依然喜欢在家里画画、写字,不需要长辈逼。

  解放周末:什么时候觉得自己能以艺术为职业?

  沈伟:很奇怪,好像一直没有换过志向,五六岁时就知道自己喜欢艺术,那时候有一种模模糊糊的概念,未来想当艺术家。如今,那么多年过去,这个志向和爱好依然没变。

  解放周末:您初到国外时,是否感受到中外文化差异?

  沈伟:一定会有,这种文化差异很大。幸好我从小学习中国戏曲、国画、古典诗词等传统文化,对东方美学的认识非常深刻,不会被西方审美思维替代。

  当然,西方文明对我也有很深的触动,在艺术领域,人类是在共同制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无论东方还是西方,文明带来的智慧,都值得学习和分享。

  解放周末:西方美学有哪些不同于东方的东西,特别触动您?

  沈伟:从古希腊、古罗马到文艺复兴,一路留下的美学,是将意象中的神转化成活生生的人的过程,在表现方式上很直接。东方式的写意,在西方那里可以变得很写实和具体,而这种具体的背后,需要极其理性的分析和知识点的掌握,比如立体几何学、人体解剖学等。从另一个角度看,这种表达或许不够内在含蓄,局限了某种可能性。

  走出国门后,视野变得更加广阔,但同时需要更强大的知识面和判断力。我在罗马、那不勒斯、巴黎、纽约、伦敦的各个博物馆参观,看着那些雕塑,越发感受到,西方美学是把人从一个普遍状态提炼到一个完美状态,由此走向文明。

  这一切仿佛为我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和我从小学习的国画、戏曲的美学非常不一样。

  解放周末:中西方文化如何融会贯通,一直是文化领域的“老大难”课题。您后来是如何做到的?

  沈伟:我花了很多年研究与实践,两者的共性究竟是什么。后来我想明白了,对21世纪来说,从现代文明角度来说,它们是一些创造未来的因素。

  解放周末:是指解构为文化符号,打碎重塑?

  沈伟:也不是。比如服装,我特别喜欢中国古典长袍,但它穿起来要分场合。骑单车时,穿长袍特别不方便。现代服装的变化趋势,不只是地域问题,更是时代需求问题。

  我总对国内的同行说,艺术创作不是中国跟着西方、追赶西方,而是大家一起跟着现代社会走,与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接轨。

  西方的传统文化也需要进入现代,他们也同样面临当代焦虑。比如古典芭蕾,西方年轻观众正在减少,我曾受邀为一些西方的歌剧院、芭蕾舞团重新编创作品,为传统与现代文明重新接上联系。

  可以说,全世界的传统文化,都面临现代性问题。如今社会发展特别快,生活比文化快很多,这种快节奏,需要文化努力追上生活的脚步,也需要用现代智慧丰富传统。

  当然,在此过程中,不能忘记自己的情感和根。几千年留下的古老智慧,反而会帮助现代人、现代文明找到自己的答案。

  传统文化的承续中,还欠缺当代艺术家自己的思考、创意和审美

  近日,沈伟获得了2020年美国舞蹈节编舞家终身成就奖。他在微信里与记者分享了喜悦,同时对自己50岁出头就拿到这个奖表露出一丝意外。

  这是当代世界舞坛领军地位的荣誉,之前获此殊荣的都是世界殿堂级的编舞家,且大多已经七八十岁。沈伟打破了这个奖项的获奖者年龄纪录。

  2000年,《声希》让欧洲人知道了沈伟的名字;2001年,《天梯》让美国人知道了沈伟的名字。

  《声希》的中文名来自老子的“大音希声”。沈伟曾经这样解释:《声希》和《天梯》中的舞蹈动作,是对生命自然循环的艺术性延伸。舞者放慢呼吸,改变心跳,控制重心,平衡地心引力,身体动作及状态随之改变,人不再处于日常的起伏时空,仿佛缓慢的太极。

  此后,沈伟渐渐创造出自己的舞蹈动作体系——自然身体发展技术。这一体系在《春之祭》达到成熟。

  有人这样描述《春之祭》的开场:12名舞者像人形棋子,一个接一个在静默中把自己移到未预定的位置。整整3分钟过去,第一颗音符才从钢琴键盘上掉落……没有抒情,没有叙事,更没有原始信仰、大地礼赞,原作了无踪迹。冷静、理性、抽象,是沈伟版《春之祭》给人的直观印象。

  西方观众说,在《春之祭》中看到了东方。但中国观众又在其中看到了西方。有评论者从这个用现代形式展现的舞台上,辨认出了中国元素:云手、跑圆场、翻跟斗。但最后也只能表示,它们只是似曾相识。

  2008年,沈伟担任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策划和《画卷》篇编导。据说,最初排练时,国内舞者理解不了沈伟的舞蹈运动方式,地面动作呈现不出水墨晕染的效果。沈伟花了近一年半时间重新训练舞者。

  最终,《画卷》让一些西方观众打破了对中国艺术的刻板印象。优雅又简单的东方神韵拉开了奥运会序幕。沈伟后来对媒体表示:“我认为这种概念才更中国。”

  就这样,他在中西方艺术之间自由游弋,用自己独到的风格,最终获得广泛认可。

  解放周末:您2005年的《二进宫》是一个京剧风格的作品。京剧演员和西方现代舞演员同在台上,舞者时而在京剧演员之间穿梭,时而变成背景。唱腔还是熟悉的,然而伴奏里刺耳的成分被去除,京剧戏服改为南宋文人水墨画一般的素色……这样的处理,背后的想法是什么?

  沈伟:我曾在国内某个论坛上提到,什么是中国传统?定在哪个年代、哪些作品才算真正的“传统”?

  比如说古典舞,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才建立起来的。是当时的研究者根据传统壁画、绘画、雕塑、瓷器等出土文物的美学,加上中国戏曲、武术的运动方式,从他们的角度来想象,创造了中国古典舞。他们对中国古典舞有很大的贡献,但他们的理解真的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点吗?

  传统不是一本书、一个录像,一直保留在那里,后人阅读即可。

  解放周末:所以您对传统的艺术运用,一直不拘一格。

  沈伟:现在看京剧四大名旦,那些代表了传统文化。但梅兰芳当年正是以创新而闻名,梅派是改革派,服装、化妆、表演,什么都创新,甚至借鉴话剧和绘画,学习西方的各种艺术,不断尝试。当时,有些创新已经到了让一些戏迷难以接受的程度。

  京剧遇到了四大名旦等大师,才达到了戏曲艺术的巅峰。所以传统,还是得看高手的理解和创造。它不是一本现成的教科书。

  解放周末:您曾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承续有欠缺,欠缺指什么?

  沈伟:缺的是当代艺术家自己的思考,深入研究传统文化后,自己进行再创造。目前好演员不少,但是创造能力、审美高度上,像梅兰芳那样的人很难看到。只有当这些人出现,对传统进行重新提炼、升华、创新,传统艺术才能再一次达到自己的巅峰。

  解放周末:据说您现在开始学古琴?从中获得了什么灵感吗?

  沈伟:古琴不像钢琴那么技术性。但是到了一定状态,中西方音乐可以彼此通达。古琴的演奏随身心状态而起伏,最后弹的是人的修养。就像你现在去读诗词,和小时候读诗词,感受完全不一样。有些艺术,需要人有了一定阅历和修养才能达到更高的境界。

  我小时候学的是戏曲,最初听到西方音乐不太容易接受,觉得不过瘾、不直接、不刺激。记得刚到纽约时,我看默斯·康宁汉、崔莎·布朗的剧,同样看着看着就睡着了。但没事,醒来继续看。后来,我慢慢懂了。

  世界是平的,现在去任何一个国家就像坐车一样方便。渐渐互相了解,越来越多的文化可以彼此通达。

  解放周末:您曾提过,初到纽约时,每天总共只有10美元的开销,其中包括交通、吃饭、购买日用品等。因为觉得自己一个人吃不了多少,用不了多少,不需要消费太多。如今您功成名就了,如何分配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沈伟:我的生命都用在学习和创作艺术上。我没有家庭,朋友们都知道,我不曾有“过日子”的状态。艺术创作就是我的人生定位。我现在每年前5个月闭关,基本不出门,在家学习、看书、画画、弹古琴、创作,继续提升自己的修养,不进入社会,不参加社交活动。在闭关状态下,电话不接,手机很少打开。

  尤其近几年,我能把握自己的时间、自己的生命了,特别需要这样的闭关。我想把生命更多的时间用于艺术、文化,用于对人类文明问题的求索和思考。

1 2 共2页

编辑:迟语洋

书库

工运

  • 劳动者讨工资须遵循法律边界

    又是岁末年初时,如何讨要自己被拖欠的工资,又成了一部分劳动者必须面对的问题。结合曾经发生的故事,以下5个案例提醒劳动者:别因方式不当导致讨薪未果,还招来如下五宗罪过。

  • 文学创作应更多向工人题材与工人形象倾斜

    工厂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工人的精神是高尚纯净的,无论社会生活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工人都要在生产一线流汗甚至流血,他们是国家的脊梁、社会的支柱。通过文学创作表现工人生活,塑造工人形象,应该是文学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 凝聚职工力量 建设幸福西宁

    新时代赋予工人阶级新使命,新征程呼唤工会组织新作为。西宁市总工会在西宁市委的坚强领导和青海省总工会的精心指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履职尽责、担当作为,以不等不靠和只争朝夕的精神,以更大的闯劲、干劲和实劲,一张蓝图绘到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努力推动新时代西宁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取得新发展、实现新跨越、开创新局面,团结动员全市广大职工为打造绿色发展样板城市和建设新时代现代化高原美丽幸福西宁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 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

    创新社会治理制度,必须把握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要求。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把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作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作出了创新性的制度安排,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和完善社会治理指明了方向。

访谈

文献

  • 周恩来与南方局干部教育

    从1939年开始,周恩来领导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重庆红岩开展了8年工作。在这段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时期,周恩来特别重视干部教育工作,其间举办了党员干部训练班开展党性教育,干部在红岩村的学习蔚然成风。

  • 伟大的跨越:西藏民主改革60年

    一、黑暗的封建农奴制度三、彻底废除封建农奴制十、西藏发展进入新时代2019年是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按中国传统文化习俗,六十年一甲子,是值得纪念的日子。六十年前的民主改革,对西藏地方和西藏各族人民而言,是一次新生,意义非同寻常。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