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时政撷英-正文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武建奇
//www.workercn.cn2015-06-03来源:河北日报
分享到:更多

  

  “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习近平同志历来对生态文明建设高度重视。1984年2月他在我省正定工作时的一次讲话中就提出,就生态环境讲,有一个生态战略问题。2006年任职浙江时他提出了著名的“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论断。2012年他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以来,60多次谈及生态文明,提出要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习近平同志不仅对生态与经济的辩证关系做过科学而全面的深刻论述,而且超越了经济范畴,在政治、社会、文化、民生等方面更广泛意义上阐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价值,同时提出了能够让生态文明建设这一重大决策部署落地生根的清晰思路。

  “两山论”:生态与经济的辩证关系

  人类对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认识并非一帆风顺,而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几千年来的中华文化中早就有“天行有常”、“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之说,这些都是关于人的社会活动与自然界关系的一种哲学表述。一百多年前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也有过“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了报复”的提醒,但直到1962年美国女作家蕾切儿·卡逊《寂静的春天》这本开启了世界环境运动的奠基之作的出版,才开创了一个真正的“生态学时代”。上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的生态经济学研究已十分活跃,我国学术界在这方面的研究到上世纪70年代末才刚刚开始。在上世纪80年代初,习近平同志就较早地关注“生态战略问题”,这充分反映了他对生态与经济关系敏锐而深刻的洞察力。

  习近平同志用绿水青山喻生态环境,用金山银山喻经济发展,把生态与经济的关系比作“两座山”之间的关系。指出人们对“两座山”之间关系的认识经历了“替代论”、“兼顾论”、“统一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用绿水青山换取金山银山。此时,人们的生态环境观念尚未形成,资源环境开发程度也比较低,通过开发资源改善生活的愿望比较强烈,主客观条件都促成了以牺牲自然生态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一时发展的认识和模式。第二个阶段是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随着经济的增长,资源匮乏、环境恶化的问题开始凸显,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必须兼顾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第三阶段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人们认识到绿水青山可以源源不断地带来金山银山,生态优势可以转变为经济优势,经济与生态可以浑然一体,和谐统一,相互促进,良性循环,这是一种更高的认识和发展境界。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论”用百姓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思想,有着丰富的内涵。它结合客观的经济发展过程阐述了生态认识史,体现了认识只是外在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的唯物史观,认为“发展观念不断进步的过程,也是人和自然关系不断调整、趋向和谐的过程”。它指出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发展的自然前提,强调经济的发展要“考虑环境的承载能力”,“只有在生态系统协调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获得稳定而迅速的发展”。它强调的不是靠山吃山消耗自然资源,也不是贫守青山无所作为,而是要通过经济发展进一步提高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能力,把生态环境恢复得更好,并且“始终要有人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生态建设:这里面有很大的政治

  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远远超出了经济的范围。习近平同志明确指出,我们不能把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倡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等仅仅作为经济问题。这里面有很大的政治。经过30多年快速发展积累下来的环境问题进入了高强度频发阶段。这既是重大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社会和政治问题。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考验党的执政能力,也事关党和政府的形象。因此,习近平同志指出,“不重视生态的政府是不清醒的政府,不重视生态的领导是不称职的领导,不重视生态的企业是没有希望的企业,不重视生态的公民不能算是具备现代文明意识的公民。”“我国生态环境矛盾有一个历史积累过程,不是一天变坏的,但不能在我们手里变得越来越坏,共产党人应该有这样的胸怀和意志。”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习近平同志指出:“人民群众对环境问题高度关注,可以说生态环境在群众生活幸福指数中的地位必然会不断凸显。”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面对人民群众的期待,我们必须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对人的生存来说,金山银山固然重要,但绿水青山是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内容,是金钱不能代替的。”“没有健康就没有小康。”习近平同志郑重提醒,发展不能竭泽而渔,断送了子孙的后路。要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习近平同志提出了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的新要求。在他看来,“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大成果。人类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要求。”原始文明时代,人本身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使用原始工具获取天然食品,采集、渔猎,人与自然浑然一体。农业文明时代,耕作从自然界分离出来,人类从采集天然果实走向种植生产粮食,但此时人的经济活动对自然生态的影响甚微。工业文明时代,对初级产品的加工业进一步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并随着大机器的出现、“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强而迅速扩张、膨胀起来,工业文明在创造了以前时代无与伦比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对资源环境构成了极大威胁,无数沉痛的教训告诉我们:要与自然和谐相处。在此背景下,生态文明时代的到来已是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必然要求。

  马克思主义不仅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即人类社会自身的矛盾,也指出了人类社会发展所造成的人与自然界之间的矛盾,从而把科学社会主义定位于“人与自然之间”以及“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定位于“人类与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这两个“和解”要求我们要有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建设的各个领域中。

  河北转型:推动生态与经济良性互动

  长期以来,由于历史和自然方面的原因,河北形成了一种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产业结构,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矛盾突出。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习近平同志对河北给予了很大关注和关心,针对河北的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不协调问题,提出了很多意义深远而又切实可行的要求,是新常态下做好河北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

  去掉GDP的“紧箍”。过去“看什么地方是不是发展了,主要还是在看生产总值增长。没人去检查造成了多大污染排放,造成了多大破坏性效果,过剩产能带来多大浪费,等等”。习近平同志要求“切实扭转这种状况”,“再不以GDP增长率论英雄”。他要求有科学的政绩观和“功成不必在我”的思想境界。他还讲,即使河北的GDP位次没上去,但在绿色发展方面搞上去了,在治理大气污染、解决雾霾方面作出贡献了,那就可以挂红花、当英雄!

  抓住转方式的“牛鼻子”。多年来形成的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问题,导致河北生态环境压力巨大。对此,习近平同志要求我们,把调整优化结构、化解过剩产能,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牛鼻子。这一要求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当前,我省正处在爬坡过坎、转型升级、科学发展的关键时期,再不能竭泽而渔,焚林而猎,必须坚持“有中生新”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无中生有”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努力实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借力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习近平同志指出,要把河北的未来发展与京津冀协同发展有机结合起来,着力扩大环境容量生态空间,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合作,完善与京津的各种合作机制。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个重大机遇,我省要充分利用京津冀共享一个生态单元、三地生态共建都有迫切要求的有利条件,利用京津的人才、技术、资金优势,在环境评价、环境治理、环保产业发展等方面进行积极合作,推动生态共建共享,改善我省生态环境。

  习近平同志在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经济与生态良性互动方面还有很多新的思想和提法,如“转变生活方式”、“生态底线意识”、“生态倒逼机制”等,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学习和研究。总之,习近平同志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系列论述,为我省推动科学发展、绿色崛起,建设全面小康的河北、富裕殷实的河北、山清水秀的河北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重要理论指引。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