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时政撷英-正文
树立新的发展理念 主动引领新的发展
黄中平
//www.workercn.cn2015-11-16来源:天津日报
分享到:更多

  

五大发展理念

创新  针对发展动力问题

协调  针对发展不全面不平衡问题

绿色  针对人与自然和谐问题

开放  针对发展内外联动问题

共享  针对社会公平正义问题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根本上说是发展问题。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一定的发展实践都是由一定的发展理念来引领的。发展理念是否对头,从根本上决定着发展的成效乃至成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就《建议》作说明中,深刻阐述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强调实现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因此,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五大发展理念”的重要意义,准确把握“五大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自觉用新的理念引领新的实践,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开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树立新的发展理念是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的迫切需要

  科学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深刻认识“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环境的基本特征,敏锐把握全国人民的新要求新期待,是我们确立与时俱进的发展理念、制定“十三五”规划的依据和前提。

  《建议》指出:“综合判断,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我们要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深刻变化,更加有效地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继续集中力量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这是党中央审时度势作出的战略判断,准确地抓住了现阶段我国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之所以说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是因为:从国际上看,尽管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在相当长时期依然存在,全球经济贸易增长乏力,保护主义抬头,地缘政治关系复杂变化,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交织,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但是当前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科技创新孕育新的突破,全球治理体系深刻变革,发展中国家群体力量继续增强,国际力量对比逐步趋向平衡,世界政治经济形势总体上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发展大局,我国发展具有相对稳定的外部环境;从国内来看,尽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仍然突出,目前我国正处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艰难爬坡期,但是我国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本丰富、市场空间广阔、发展潜力巨大,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新的增长动力正在孕育形成,经济长期向好基本面没有改变,良好的发展态势可以保持。因此,我国发展面临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没有改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充分条件,也面临艰巨任务。我们必须认清大局与大势,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打下的坚实基础上坚定信心、锐意进取、奋发有为。

  要把握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紧紧抓住并用好新机遇,必须要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深刻变化。这种变化集中体现为:在更高的发展起点上,发展机遇前所未有,风险挑战前所未有。从国际环境看,世界经济在大调整大变革之中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趋势,原有增长模式难以为继。我们面临的机遇,不再是简单纳入全球分工体系、扩大出口、加快投资的传统机遇,而是倒逼我们扩大内需、提高创新能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机遇。从国内环境看,“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最主要的就是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在新常态下我国发展的环境、条件、任务、要求等都发生了新的变化。在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表现出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三大特点,增长速度要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发展方式要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经济结构调整要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发展动力要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这些变化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是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必然要求。面对新常态下的新变化,再坚持粗放发展模式、简单地追求增长速度,显然行不通了。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正在由原来加快发展速度的机遇转变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机遇,正在由原来规模快速扩张的机遇转变为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机遇。我们只有准确判断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着力在优化结构、增强动力、化解矛盾、补齐短板上取得突破性进展,才能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

  面对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要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迎难而上、乘势而进,紧紧抓住并用好新机遇,谋划“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更加有效地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确立新的发展理念,用新的发展理念引领发展行动。古人说:“理者,物之固然,事之所以然也。”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的东西,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发展理念搞对了,目标任务就好定了,政策举措也就跟着好定了。新形势催生新理念,新任务提出新要求。《建议》鲜明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就是在深刻分析国际发展大势、国内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形成的。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发展上取得卓越成就和丰富经验,也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特别是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创新能力不强、发展方式粗放、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资源环境约束趋紧、收入差距较大、消除贫困任务艰巨等问题相当突出。“五大发展理念”就是针对当前和“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和挑战提出来的,其中创新,针对的是发展动力问题;协调,针对的是发展不全面不平衡问题;绿色,针对的是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开放,针对的是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共享,针对的是社会公平正义问题。“五大发展理念”符合“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和特定阶段,揭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特征、新趋势,是“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也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发展经验的集中体现,进一步回答了新形势下“我们要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如何实现发展”的重大问题,体现了问题导向、反映了认识深化、统筹了发展格局,在理论和实践上有新的突破,是我们党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宝库,对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准确把握“五大发展理念”科学内涵

  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不仅要弄清“五大发展理念”的重大意义,而且要弄懂“五大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只有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准确把握“五大发展理念”科学内涵,才能更好地用“五大发展理念”引领新的发展。

  《建议》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这就明确了创新理念的重要作用和科学内涵。要看到,我国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不高,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只有坚持创新发展,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使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使人才成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才能让更多的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快速成长,更好地拥有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建议》指出:“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增强国家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国家软实力,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这就明确了协调理念的重要作用和科学内涵。要看到,我国发展不协调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解决,“木桶”效应就会愈加显现,一系列社会矛盾会不断加深。只有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才能在协调发展中拓展发展空间,在加强薄弱领域中增强发展后劲,形成平衡发展新结构,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建议》指出:“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这就明确了绿色理念的重要作用和科学内涵。要看到,我国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问题十分严峻。只有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让天更蓝、水更清、空气更清洁,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源环境问题,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

  《建议》指出:“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内外需协调、进出口平衡、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引资和引技引智并举,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这就明确了开放理念的重要作用和科学内涵。要看到,我国对外开放水平总体还不够高,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还不够强。只有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以开放促创新促改革,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才能形成深度融合的互利合作格局,实现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的更好互动。

  《建议》指出:“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这就明确了共享理念的重要作用和科学内涵。要看到,在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上,无论是实际情况还是制度设计,都还有不完善的地方。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才能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五大发展理念”又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具有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五大发展理念”立足“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都是为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它们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既对传统发展进行革新升级,又对现代发展内涵进行全面提升,增强了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理念。

  自觉以新的发展理念指导新的发展实践

  “十三五”规划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规划,必须紧紧扭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存在的短板,在补齐短板上多用力。“五大发展理念”聚焦突出问题,在补齐实现全面小康的短板上投入更多力量、做足文章,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行动指南。正如《建议》指出:“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全党同志要充分认识这场变革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统一思想,协调行动,深化改革,开拓前进,推动我国发展迈上新台阶。”我们要充分认识这场变革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坚持以发展理念转变引领发展方式转变,以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为“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指好道、领好航,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充分释放的发展新路,推动我国发展迈上新台阶。

  《建议》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围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围绕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进行部署,提出了“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任务和重大举措。在坚持创新发展、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上,《建议》强调“在国际发展竞争日趋激烈和我国发展动力转换的形势下,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并提出培育发展新动力、拓展发展新空间、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构建产业新体系、构建发展新体制、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方式7个方面任务。在坚持协调发展、着力形成平衡发展结构上,《建议》强调“增强发展协调性,必须坚持区域协同、城乡一体、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并重、经济建设国防建设融合,在协调发展中拓宽发展空间,在加强薄弱领域中增强发展后劲”,并提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城乡协调发展、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4个方面任务。在坚持绿色发展、着力改善生态环境上,《建议》强调“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为人民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富强、中国美丽”,并提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快建设主体功能区、推动低碳循环发展、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加大环境治理力度、筑牢生态安全屏障6个方面任务。在坚持开放发展、着力实现合作共赢上,《建议》强调“开创对外开放新局面,必须丰富对外开放内涵,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协同推进战略互信、经贸合作、人文交流,努力形成深度融合的互利合作格局。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并提出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深化内地和港澳以及大陆和台湾地区合作发展、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积极承担国际责任和义务6个方面任务。在坚持共享发展、着力增进人民福祉上,《建议》强调“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注重机会公平,保障基本民生,实现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并提出从增加公共服务供给、实施脱贫攻坚工程、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就业创业、缩小收入差距、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促进人口均衡发展8个方面任务。确定目标,才能定位好前进的方向;明确任务,才能把握好奋斗的路径。全面落实全会提出的上述重大任务和重大举措,既可以推动解决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又可以为我国经济社会长远发展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理念是软实力,科学理念能够转化为巨大能量、形成强大硬实力。“五大发展理念”植根于中华大地,契合中国发展实际,体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昭示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成为贯穿《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主线,成为这份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纲领性文件的灵魂,必将引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深刻变革,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向更高境界更深层次发展。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紧密结合实际,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把新的理念转化为引领“十三五”时期新发展的强大力量,全力以赴地为实现“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而努力奋斗,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伟大胜利。(作者为《求是》杂志社副总编辑)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