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从马克思主义中汲取真理力量-中工理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读书娱乐旅游绿色城建社区打工

理论

时政

不断从马克思主义中汲取真理力量

董振华
2018-09-13 11:08:03  来源:人民论坛网

  建党97年来,我们党始终高扬马克思主义理论旗帜,始终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的优良传统,始终紧紧依靠人民创新理论、检验理论,坚持理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从而不断战胜各种风险挑战,不断纠正错误,书写了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的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这些成绩的取得,都离不开理论强党的支撑。

  坚持理论强党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始终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党的建设,不仅仅包括政治建设和组织建设,思想建设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我们党在发展党员的过程中,不仅要求组织上要入党,更看重的是思想上入党。因此,我们党总是不断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全党,这已经成为我们党的一个优良传统。

  在我们党成立之初,就涌现出来一大批优秀的思想理论家。最早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介绍到中国的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创立者之一。中共一大代表李达,是我们党内著名的理论家。马克思主义哲学家艾思奇的《大众哲学》一书,开启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和大众化的历史进程。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同志也十分重视党的思想理论工作。早在井冈山时期,他就注意到了思想建党、理论强党的重要性。在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写了《实践论》和《矛盾论》这两本理论著作,为修正党内存在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错误作出了重要贡献,统一了全党的思想,为夺取全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同志依旧十分关心党的理论建设,1957年1月27日,毛泽东同志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讲话要求,“全党要学习辩证法,提倡照辩证法办事。全党都要注意思想理论工作,建立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和宣传”。

  改革开放时期,我们党依旧十分注重思想建党、理论强党。1978年5月在全国引起巨大轰动的“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破除了“两个凡是”对人们思想的禁锢,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即将到来的改革开放提供了思想条件。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又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国情紧密结合起来,发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号召。1992年邓小平同志针对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新形势、新变化,从理论的高度阐发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破除了一些体制机制障碍,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经过四十年的改革开放,在党和人民的长期奋斗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们已经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必须长期坚持、不断发展,我们要坚定理论自信,不断用先进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攻坚克难。

  从人民群众中寻找理论源泉,使党能够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不断披荆斩棘、破浪前行

  伟大的理论往往存在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中,也只有在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中才能检验理论的真理性。理论自身无法发挥作用,只有借助于人民,才能成为变革客观世界的物质力量,正如马克思所说:“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因此,紧紧依靠群众才是我们理论强党的力量来源和根本保证。

  实践是理论的来源,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我们党之所以能够不断攻坚克难,就是因为牢牢立足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从实践中探索理论,又回到实践中检验理论,用经得起实践检验的科学理论武装全党。

  实践是人的感性的活动,实践的主体只能是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主体,正是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我们党在带领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始终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发扬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从人民群众中寻找理论源泉,在人民群众中发挥理论的作用。

  坚持理论强党,不断攻坚克难,我们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真正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不断解决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的强大理论武器,使党能够不断回应时代课题,迎接现实挑战

  历史已经充分证明,马克思主义是适合中国国情的理论,是引导中国人民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高度概括了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理论品格。他指出:“马克思创建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为人类指明了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的途径,为人民指明了实现自由和解放的道路。”马克思主义以实现全人类的解放为自己的价值追求,始终为人民“立言”,为崇高的目标——实现全人类的幸福而不懈奋斗。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最主要特征,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形成、丰富和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吸收了人类历史上一切有益的思想成果,它不是封闭的体系,能够不断回应时代课题,迎接现实挑战。

  马克思主义成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从十九世纪中叶到二十世纪中叶,中国人民经历了“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各种政治势力和思潮轮番登上中国历史舞台,但只有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在无产阶级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实现了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在革命年代,我们积极开展土地改革,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的力量,实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们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在改革开放时期,我们坚持实事求是这一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思想,求真务实,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入了社会主义新时代。

  理论一旦脱离实际,就会失去生命力。我们党之所以能够不断攻坚克难,不断解决前进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就是因为我们能够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国情、同时代状况、同人民大众的需求紧密结合,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新时代,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不断迎接新挑战、处理新问题。必须不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发展实际相结合,提出中国方案,解决中国问题;伟大的时代催生伟大的理论,要始终保持理论的创新活力,促进理论与时俱进、与时代同频共振;人民有所呼,党要有所应,要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使科学理论深入群众,才能不断扩大我们党指导思想的群众基础,汇聚起理论强党、攻坚克难的磅礴力量!

  (作者为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教研部副主任、教授、博导)

  【参考文献】

  ①《毛泽东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

  ②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8年5月5日。

  责编/王妍卓 牛牧瑶(见习) 美编/李祥峰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编辑:张苇柠

书库

工运

  •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时代意义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深刻阐释了商品经济的本质和运行规律,赋予了活劳动在价值创造中的决定作用,并由此奠定了剩余价值论的理论基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要求各种商品的生产和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遵循价值规律的客观要求,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 先进制造业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支柱

    经济体系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包含产业结构、财税体制、货币金融体制、企业制度,等等。其中,产业结构与产业体系是核心。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柱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人类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规律使然,是新工业革命背景下的必然选择。

  • 宣传思想工作要捧着一颗心发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我们必须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既解决实际问题又解决思想问题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首先需要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营造一个昂扬奋进的精神环境,这是宣传思想工作的价值所在

  • 创新不只是年轻人的事

    近年来,我国人才强国战略深入推进,培养选拔人才的体制机制更加健全,思想理念不断突破,使得越来越多富于激情、富有创造力的优秀青年人才脱颖而出近期最直接的例证就是“蛟龙号”载人深潜项目总设计师徐芑南,他以66岁高龄重返工作岗位,77岁评上院士

访谈

文献

  • 文献构筑信史 数据引领未来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前夕,“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上线发布会9月2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举行。让历史说话,用史实发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抗战研究要深入,就要更多通过档案、资料、事实、当事人证词等各种人证、物证来说话。

  • 《红色中华》与中央苏区法制宣传教育

    《红色中华》创刊号及宣传漫画。资料图片《红色中华》创刊号及宣传漫画。资料图片中国共产党不仅在中央苏区制定并颁布了大量的法律文献,开始了领导法制建设的全新实践,而且开展了富有特色的法制宣传教育。《红色中华》开设了《临时中央政府文告》《临时中央政府训令》《问题与解答》《法令的解释》《苏维埃建设》《苏维埃法庭》等多种法制栏目,每个栏目都有针对性,特色鲜明。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