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彰显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真谛-中工理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读书娱乐旅游绿色城建社区打工

理论

时政

充分彰显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真谛

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
2019-05-24 07:28:06  来源:光明日报

持续不断的生态修复让山西的森林覆盖率大幅提升,三晋大地壮阔俊秀的自然风光越来越多地吸引着游人的目光。图为山西运城盐湖。新华社发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人民的理论、实践的理论、不断发展的开放理论。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特质的高度总结和系统凝练。中国共产党成立近百年来,尤其是新中国成立70年来,始终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充分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科学真谛,以历史性的变革和历史性的成就,生动诠释了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1、在揭示规律中彰显真理光芒

  “马克思的思想理论源于那个时代又超越了那个时代,既是那个时代精神的精华又是整个人类精神的精华。”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认识。马克思、恩格斯在继承人类思想文化优秀遗产的基础上,立足于人类物质生产实践,创立了由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大组成部分有机统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此外,还创立了科学的自然观、科学观、伦理观、军事观等,集总结历史、分析现实和预测未来为一体。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的重要支撑。马克思主义不仅是解释世界的科学工具,也是无产阶级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理论两个伟大发现,首次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运行特殊规律,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科学依据和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既是科学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其结合实践需要形成了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思想、关于坚守人民立场的思想、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思想、关于人民民主的思想、关于文化建设的思想、关于社会建设的思想、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关于世界历史的思想、关于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思想等,科学回答了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论层面回答了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不断实现飞跃。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再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指导思想一脉相承、与时俱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基本遵循和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在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科学昭示了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的强大生命力。

  2、在人民至上中凸显根本属性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跨越国度、跨越时代的影响力,就是因为它植根人民之中,指明了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的人间正道。”马克思主义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不仅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还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最终决定历史发展的结局。马克思主义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和全人类解放为己任,以科学的理论为最终建立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理想社会指明了方向。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就是“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完全自由地发展和发挥他全部才能和力量,并且不会因此而危及这个社会的基本条件”。人民性的终极指向成为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的内生动力。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始终围绕以人民为中心的主题在发展。中国共产党是践行马克思主义人民性最坚定、最彻底的力量,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牢牢把握马克思主义人民性的理论特征。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守人民立场,回应人民关切,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尤其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推进、精准扶贫等系列民生举措的实施,切实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中国共产党近百年的发展历程充分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和执政为民的责任担当,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进程中与时俱进。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全体中国人民已经凝聚起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必将在实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继续诠释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的生动篇章。

  3、在扎根实践中回应本质要求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特征。”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是服务于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改造世界的实践的理论。马克思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主义改变了旧唯物主义对对象、现实和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的局限,克服了唯心主义“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弊端,成为“实践的唯物主义”。实践的观点体现于马克思主义整个体系之中,科学解答了物质与精神、自然与社会、自在自然和人化自然相互区分和统一的基础,客观阐明了认识的产生来源、发展动力和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等重大理论问题,深刻揭示了全部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社会实践是历史发展的动力。此外,实践性本质特点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同实践相统一。理论是从实践中产生,理论是否正确还要接受实践检验并要在实践中得到丰富和发展;同时,理论只有与实际紧密联系,才能发挥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实现自身的价值和意义。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就在于其在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基础上不断推动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党和人民的实践是不断前进的,指导这种实践的理论也要不断前进。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解决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经过长期浴血奋斗,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对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艰苦探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江泽民同志和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奋斗,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形势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迎来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向世界证明了马克思主义“行”,是指导中国走向富强、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理论武器。

  4、在开放发展中汲取活力源泉

  “马克思一再告诫人们,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必须随着实践的变化而发展。”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就是因为其具有开放性的理论特征。马克思主义是历史的产物,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形式和内容。恩格斯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马克思主义内在地具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根本要求,反对因循守旧、墨守成规,坚持主观与客观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继承与创新的统一,为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还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对包括自身在内的一切理论、思想和主义持有批判的态度。马克思主义勇于自我否定,不断在否定中发展壮大,这既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和实践特质,也是马克思主义所持有的正确态度。马克思主义在不断探索时代发展提出的新课题、回应人类社会面临的新挑战中,向着现在和未来开放,充分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人类历史发展到今天,与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相比已经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但从人类历史发展的大视野来看,世界依然处于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从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义的大时代。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来分析和解决时代问题,这就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始终保持开放性,不断实现理论本身的时代转化和创新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党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以科学的态度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总结和时代表达,特别是在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课题中对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作出的原创性贡献,使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深刻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开放性特征,在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中生动诠释了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的真谛。

  (作者: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 执笔:王易)

编辑:迟语洋

书库

工运

  • 打造绿色通道促进年轻职工成长成才

    年轻职工成长成才,不仅关系到职工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更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发展,其重要性不可低估。各级工会要充分认识做好年轻职工成长成才工作的重要性,挖掘潜力多措并举,努力打造让更多年轻职工成长成才的绿色通道,充分发挥工会的优势和作用。

  • 创新开拓劳模研究新境界

    加强新时代劳模研究,必须要强化理论意识,坚持思想导向,强化问题意识,坚持实践导向,强化学术意识,坚持特色导向。在此基础上构建劳模文化的理论基础,建设弘扬劳模精神的体制机制、立体平台和评价评估体系,创新开拓劳模和劳模精神研究弘扬的新境界。

  •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推动教科文卫体工会工作创新发展

    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征程召唤新作为。教科文卫体系统各级工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探索产业工会工作规律,紧紧抓住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这条主线,重点做好劳动和技能竞赛、维权服务、调查研究3项基础工作,推动产业工会工作创新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

  •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团结动员广大职工为建设美好安徽作贡献

    学习领会和自觉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关键是坚持党的领导,根本是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重点是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服务职工群众。要团结动员广大职工凝心聚力、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作出新的贡献。

访谈

文献

  • 周恩来与南方局干部教育

    从1939年开始,周恩来领导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重庆红岩开展了8年工作。在这段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时期,周恩来特别重视干部教育工作周恩来在《建设坚强的战斗的西南党组织》中提出了“要在思想上组织上巩固党,使西南党成为真正的彻底的地下党

  • 伟大的跨越:西藏民主改革60年

    一、黑暗的封建农奴制度三、彻底废除封建农奴制十、西藏发展进入新时代2019年是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按中国传统文化习俗,六十年一甲子,是值得纪念的日子。六十年前的民主改革,对西藏地方和西藏各族人民而言,是一次新生,意义非同寻常。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