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丝路审美文化中外互通-中工理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读书娱乐旅游绿色城建社区打工

理论

时政

推进丝路审美文化中外互通

段丹洁
2019-05-25 11:11:0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亚洲国家之间的互联互通越来越经常和深入。丝绸之路作为中外互通的交通线,大舞台,多民族文化在这里交流互鉴、汇聚融合。近日,围绕丝路审美文化特殊性、如何加强丝路审美文化之间的中外互通等问题,记者采访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丝路审美文化中外互通问题研究”首席专家、兰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张进。

  中国社会科学网:丝路审美文化包括哪些内容,具有哪些特殊性?

  张进:“丝路文化”是指与丝路相关联、缘丝路而生发、因丝路而“熔铸”的文化,而“丝路审美文化”则是特指其中在形态上介乎“道”与“器”、科技与道德之间的居间类型和特殊分支,它体现于物质的、图像的、文学的、行为(活态)的和创意的等领域的现象和产品之中,具有直抵人心、摇荡性情、润物无声和彰显“共通感”的审美属性特征,在民心相通、人文化成和丝路审美共同体建构中发挥着枢纽作用,它在本质上也是一种“生产力”。

  丝绸之路是审美文化中外互通的交通线、大舞台和“互联网”,在这个广袤深邃的文化地理空间,多民族审美文化相互借鉴、汇聚融合,多种形式的审美文化彼此授受、共生共成,各种衍生和再生的审美文化产品交互传承、熔铸生发,形成了丝路物质审美文化、丝路图像审美文化、丝路文学审美文化、丝路活态审美文化和丝路创意审美文化等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文化类型,其中凝聚着沿线人民丰富的审美经验和宝贵的交往智慧,是人类互联互通的典范。

  丝路审美文化具有突出的“多元系统性”“差异共通性”“活态空间性”“熔铸生成性”“历史物质性”“事件流动性”和“融通生产性”等一系列属性特征。这些特征之间对话激荡、相需为用,使丝路审美文化凸显为一个具有范式意义的文化存在,为民族审美文化提出了“历史地理诗学”意义上的解释模板,也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提供了经验智慧、历史材料和参照框架。

  中国社会科学网:丝路审美文化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

  张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民心相通是根基,而审美文化互通则是民心相通的土壤和元空间。这个生产性的空间场域持续不断地涵蕴、熔铸和提升着沿线人民的审美感官、审美趣味和审美理想,往复循环地生成、会通和调解着沿线人民的感性系统和审美共通感。这是一种包容“歧感”的共通感,也是一个“各美其美”与“美美与共”动态制衡的审美共同体。它是民心相通的锁钥,人文化成的津渡,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的枢纽。同时,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丝路审美文化发展的价值轴线和终极追求。在当今时代,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伟构想,有助于克服丝路审美文化研究中的“汉学心态”“极端民族主义”和“宗教原教旨主义”等错误倾向,为丝路审美文化的大发展提出了根本宗旨和价值规范。

  中国社会科学网:在您看来,如何加强丝路审美文化之间的中外互通?

  张进:丝路审美文化中外互通是一项复杂浩大的社会文化工程,只有把握好几组重要的辩证关系,才能使丝路审美文化的中外互通得到切实加强:一是在认识和总结丝路审美文化中外互通的历史经验和交往智慧方面,要把握好呈现历史、参与现实与启迪未来之间的辩证关系,从中华文化之“本来”“外来”与“未来”相融通的思想高度推动中外互通。二是在开展和实现“五通”的过程中,要把握好“民心相通”与“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之间的系统性关联,认识“民心相通”作为根基的功能价值,强化丝路审美文化互通作为“生产力”要素的地位和作用。三是在中华优秀文化“走出去”的过程中,要把握好中华文化“外推”与“内聚”之间的辩证关系,“外推”只是手段,“内聚”升华才是目的,切实加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在丝路审美文化中外互通过程中的“在场性”。四是在丝路沿线国家人文交流和审美文化互通过程中,要把握好物质审美文化、图像审美文化、文学审美文化、活态审美文化和创新审美文化之间的系统关联,扩殿丝路审美文化中外互通的内容、层面、维度和途径,实现中外互通的综合立体效应。五是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共建“共同体”的过程,要把握好“丝路审美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之间的辩证关系,强调丝路审美共同体的基础性作用,加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引领功能。

编辑:王铉

书库

工运

  • 充分发挥职代会作用 支持职工参与企业管理

    在深化国企改革进程中,企业应不断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坚持以职工为本,注重发挥职工的主人翁意识,支持职工参与企业管理,维护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企业职工体面劳动、舒心发展。

  • 打造绿色通道促进年轻职工成长成才

    年轻职工成长成才,不仅关系到职工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更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发展,其重要性不可低估。各级工会要充分认识做好年轻职工成长成才工作的重要性,挖掘潜力多措并举,努力打造让更多年轻职工成长成才的绿色通道,充分发挥工会的优势和作用。

  • 创新开拓劳模研究新境界

    加强新时代劳模研究,必须要强化理论意识,坚持思想导向,强化问题意识,坚持实践导向,强化学术意识,坚持特色导向。在此基础上构建劳模文化的理论基础,建设弘扬劳模精神的体制机制、立体平台和评价评估体系,创新开拓劳模和劳模精神研究弘扬的新境界。

  •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推动教科文卫体工会工作创新发展

    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征程召唤新作为。教科文卫体系统各级工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探索产业工会工作规律,紧紧抓住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这条主线,重点做好劳动和技能竞赛、维权服务、调查研究3项基础工作,推动产业工会工作创新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

访谈

文献

  • 周恩来与南方局干部教育

    从1939年开始,周恩来领导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重庆红岩开展了8年工作。在这段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时期,周恩来特别重视干部教育工作周恩来在《建设坚强的战斗的西南党组织》中提出了“要在思想上组织上巩固党,使西南党成为真正的彻底的地下党

  • 伟大的跨越:西藏民主改革60年

    一、黑暗的封建农奴制度三、彻底废除封建农奴制十、西藏发展进入新时代2019年是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按中国传统文化习俗,六十年一甲子,是值得纪念的日子。六十年前的民主改革,对西藏地方和西藏各族人民而言,是一次新生,意义非同寻常。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