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史讲堂: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宝贵经验-中工理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读书娱乐旅游绿色城建社区打工

理论

时政

国史讲堂: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宝贵经验

2019-10-18 13:29:47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编者按:70年前,新生的人民共和国迎着朝阳出发,彻底改变了近代以后100多年中国积贫积弱、受人欺凌的悲惨命运,中华民族走上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壮阔道路。70年来,我们伟大祖国的面貌、伟大人民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大变化。中央网信办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局(网络理论传播局)指导,人民网、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网联合推出“国史讲堂”系列理论视频,梳理70年来新中国在各个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历史经验,阐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大历史和现实意义,敬请关注。

  本期嘉宾简介:

  李忠杰,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成员,原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

  精彩观点:

  回顾新中国走过的70年路程,能不能坚持这样的思想路线,能不能坚持实事求是,至关紧要。可以说,什么时候坚持实事求是、尊重事实、尊重国情,从实际出发,制定我们的路线方针政策,什么时候我们的工作就会比较顺利。什么时候违反了实事求是的思想原则,什么时候就可能出现一些问题或者困难。实事求是包括怎样处理外国模式与中国国情的关系,怎样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怎样正确处理继承和发展的关系,都是需要很好解决的。

  改革开放为什么会取得巨大的成果?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小平同志说的“搞活”。搞活,解除旧体制的束缚,让人民群众自己去创造美好的生活。还有一个叫“松绑”,松什么绑?松旧体制之绑。原来的体制对企业也好,对个人也好,捆得太紧了,大家的这个积极性发挥不出来,所以,要松绑。一松绑,放开了,搞活了,老百姓的积极性、企业的积极性都出来了。所以,国家发展充满了活力。

  十九大提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里面第一条就是,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中国现在有14亿人口,如果这14亿人没有任何方式把他们凝聚起来,那就会成为一盘散沙。但是,如果团结起来、凝聚起来,就会发挥非常大的改天换地的作用。

  讲座实录:

  各位网友大家好,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走过了70年的路程,这70年,取得了非常丰硕的成果,同时,也积累了非常宝贵的经验。根据我的研究,我把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经验总体上概括为十条,下面我和大家共同来分享这些经验。

  一、坚持科学的思想路线,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正确处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这是一条认识路线问题。回顾新中国走过的70年路程,能不能坚持这样的思想路线,能不能坚持实事求是,至关紧要。可以说,什么时候坚持实事求是、尊重事实、尊重国情,从实际出发,制定我们的路线方针政策,什么时候我们的工作就会比较顺利。什么时候违反了实事求是的思想原则,什么时候就可能出现一些问题或者困难。

  实事求是包括怎样处理外国模式与中国国情的关系,怎样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怎样正确处理继承和发展的关系,都是需要很好解决的。譬如说,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总体上学习借鉴了苏联经验和模式,有些是非常宝贵的。当时某种意义上也从自己的实际出发,使我们的制度有了一定的中国特色。譬如说,1931年的时候,中国共产党在江西瑞金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以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作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最高权力机关。一看这个名字,大家就不难理解,照搬了苏联。但是到1949年的时候,就没有再用苏维埃的名称,而是建立了我们自己的国家制度和国家政权。1949年开始,形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到1954年,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样的制度具有中国特点。

  当然,在发展过程当中有时候也一度犯过脱离实际,不实事求是这样一些问题或者错误。比如说大跃进时期,想中国更大的发展这是好的,但是有没有脱离中国的现实呢?有没有尊重中国的现实呢?这里面就有一些问题,比如当时刮的浮夸风。所以,脱离实际,违背实事求是,会带来严重后果。我们党更多的时间是坚持实事求是,从中国实际出发,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比如说现代化,原来是想到20世纪末就实现现代化,但是,再看一看当时的实际情况,由于“文化大革命”耽误了时间,所以小平同志说,本世纪末,目标是建成小康之家,这就符合实际了。十九大又进一步提出“两步走”的发展战略,这也符合新时代的实际。

  二、坚持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治国方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回想70年的路程,可以发现,走什么样的道路,制定和坚持什么样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什么样的治国方略,对于中国的发展至关紧要。全国人民充满了奋斗精神,也满怀着美好的愿景和希望。问题是怎么实现呢?如果路线错了,那就很难顺利达到我们的目标。路线正确了,治国方略正确了,我们就能比较顺利地完成我们的任务,满足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

  改革开放过程中,我们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确定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一个关键抉择。为什么会确立这样的道路和方向呢?这也是实践当中获得的科学认识。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坚定不移地坚持社会主义,但是,回过头来总结经验教训,我们也发现,我们对社会主义的理解是不是完全准确呢?是不是完全科学呢?党中央指出了里面存在的问题。小平同志当年也曾经说过一个例子。他说,我在广东听说,农民家里养三只鸭子就是社会主义,养五只鸭子就是资本主义,怪得很啊。怪不怪?当然怪了。如果让今天的年轻人来听这个例子,好象觉得很悬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如此重大的问题,怎么可以用两只鸭子来加以区分呢?是不是小平同志举个例子、开个玩笑、幽默一下呢?不是的。我在农村待过十年,那个时候规定,农民必须以主要精力从事集体生产,有富余的时间和精力可以搞一点家庭副业,但是绝不能多,多了就是资本主义。怎么解决多与少的问题呢?全国几乎所有地方都规定了数量界限,养几只鸭子、几只鸡、几只鹅、几只羊。不超过,说你是社会主义,如果超过了,就是资本主义。所以就有了养三只鸭子就是社会主义,养五只鸭子就是资本主义这样的现象。

  总结这样的经验教训,对社会主义一定要科学认识,关键要从实际出发,要从中国国情出发。因此,我们在改革开放过程当中,就确立了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后来进一步明确,就叫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我们中国的发展至关紧要。怎么紧要?举个例子。从十三大开始,一直到十九大,连续七次党代会,不要说党代会的内容,就说党代会报告的标题当中,每次都有一个关键词,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最大的成果,或者说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我们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一步健全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并发展繁荣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尊重和维护人民主体地位,创造良好的政治和政策环境,最大程度发挥人民群众的创造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我们从1949年开始确定的国名、国号,一听这个名称里面两个字:人民,清楚地表明了我们国家的人民性质。所以,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起代行宪法作用的《共同纲领》就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政权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共同纲领》全文6200多个字,里面就有176个“人民”,所以,足见其人民的色彩。1954年制定了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当时组织全国1.5亿多人参加讨论,提出了118万多条修改、补充意见和问题。我们现行的宪法,也就是2018年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里面有360多个“人民”这个词,而且有四处地方用了“为人民服务”,这就是我们国家的人民性质。因此,我们党也多次强调,提出不同的要求,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还有以人为本,都体现了人民的主体地位。从中国的发展来看,什么时候充分地发挥了人民的主体地位,我们的经济、我们的社会就能够不断进步。

  比如说浙江经济在中国的发展就很有典型意义。它的特点不是国家给了它多少的投资,设立了多少个项目,关键就是改革开放一开始,放宽政策,让人民群众自己去创业、自己去从事各种各样的经济活动,从事各种各样的经营,老百姓的积极性发挥出来了,民营经济发展了,经济也就搞活了。习近平总书记概括中国的民营经济具有“五六七八九”的特征。就是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

  总结这样的经验,我们回过头来看,改革开放为什么会取得巨大的成果?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小平同志说的“搞活”。搞活,解除旧体制的束缚,让人民群众自己去创造美好的生活。还有一个叫“松绑”,什么松绑呢?就是1984年,福建一批企业家给当时的省委书记项南写信,题目就是“请给我们松绑”。松什么绑?松旧体制之绑。原来的体制对企业也好,对个人也好,捆得太紧了,大家的积极性发挥不出来,所以,要松绑。一松绑,放开了,搞活了,老百姓的积极性、企业的积极性都出来了。所以,国家发展充满了活力。松绑也不是绝对的,在这个过程中,政府也要加强管理、加强引导,严格按照法律来办事,而且要有正确的道德导向,活和管结合起来,这就是我们一条重要的经验。

1 2 3 共3页

编辑:迟语洋

书库

工运

  • 把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推进企业改革发展的强大动力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根本动力。要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永恒课题、终身课题,以自我革命精神加强党的建设,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

  • 关于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创建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创建活动,是各级工会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培养新时代技术人才并发挥其作用的重要手段,也是为职工群众搭建一个锐意创新、攻坚克难的阵地和展示才能、发挥作用的平台。

  • 守初心 担使命 奋斗正当时

    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还要不断加强专业理论知识学习,融会贯通、与时俱进,全面提高干事创业的本领,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当攻坚克难的奋斗者。

  • 牢记为人民服务宗旨 做群众的贴心人

    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时时想着人民,感情上要融入群众。无论什么时候,我们的群众情怀不能淡,要体验群众生活、体会群众甘苦、体味群众情感,真正做群众的贴心人。

访谈

文献

  • 周恩来与南方局干部教育

    从1939年开始,周恩来领导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重庆红岩开展了8年工作。在这段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时期,周恩来特别重视干部教育工作周恩来在《建设坚强的战斗的西南党组织》中提出了“要在思想上组织上巩固党,使西南党成为真正的彻底的地下党

  • 伟大的跨越:西藏民主改革60年

    一、黑暗的封建农奴制度三、彻底废除封建农奴制十、西藏发展进入新时代2019年是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按中国传统文化习俗,六十年一甲子,是值得纪念的日子。六十年前的民主改革,对西藏地方和西藏各族人民而言,是一次新生,意义非同寻常。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