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史讲堂: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宝贵经验-中工理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读书娱乐旅游绿色城建社区打工

理论

时政

国史讲堂: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宝贵经验

2019-10-18 13:29:47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四、坚持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动社会全面发展和进步

  年纪大的同志都知道,我们过去,甚至到80年代、90年代初,还都使用各种各样的票证。什么票证?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的讲话当中就列举过,粮票、布票、肉票、鱼票、油票、豆腐票等等,如果再列出来,多了,我们自己经历过的,粮票里面还分米票、面票,还有其他的,油票、收音机票、自行车票,往小了说,过去我们还用过花生米票、柿子饼票,这些东西平时买不着,都是逢年过节发一张票,可以去买一点。一些大件还需要工业券。为什么会用这些票呢?因为当时的生产力发展不够,曾经有那么一段时间,以阶级斗争为纲,而不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所以,就造成了一系列问题。但是通过改革开放,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所以,40多年的成就,我们看得很清楚,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说的,忍饥挨饿、缺衣少穿、生活困顿这些几千年来困扰我国人民的问题总体上一去不复返了。

  这就涉及到我们的治国方略,到底是以阶级斗争为纲,还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一个最大的拨乱反正,就是总结历史的经验,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集中力量抓经济建设。当时邓小平称之为我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的转折。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的一系列新的方针政策,中心点就是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发展生产力为中心,从封闭转移到开放,从固守陈规转移到各方面的改革。

  如果进一步往深里挖掘,我们就会知道,所有的这样一些中心也好,重点也好,都取决于我们对主要矛盾的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社会的矛盾主要是两个,就是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的矛盾,人民大众与封建主义的矛盾,解决这样两个矛盾,我们的革命的主要任务就是什么呢?反帝反封建。1949年之后,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特别是通过社会主义改造之后,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呢?八大说了几句话,当时说的是,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的实质,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也就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这个表述某些地方不完全理想,但是总体上来说精神是对的,就是要尽快把我们的工作重点转到经济建设、现代化建设上来。但是很可惜,八大之后没多长时间,我们又改变了这个主要矛盾,认为我们的主要矛盾还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既然是这个矛盾,我们的主要工作就不是抓经济建设了,就变成抓阶级斗争了。所以,这里面的教训我们都知道。改革开放之后,我们的历史决议明确,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因此,我们几十年来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到了十九大,时代发展进步了,我们的生产力已经发展到相当的水平了,这个时候的主要矛盾在质上没变化,但是从量上来说,我们现在不仅仅是简单的物质文化需要,而是美好生活的需要。我们的社会生产也不能单纯说它落后了,而是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由此就需要,习近平总书记也特别提出,我们现在需要高质量的发展。

  所以,坚持这样的宝贵经验,我们的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的成果。现在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经济体,世界第一贸易大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第一大钢铁生产国、第一大农业国、第一大粮食总产量国、第二大吸引外资国,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

  五、坚持改革开放的历史抉择,把改革开放作为发展中国的关键一招和活力之源,不断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中国走过了几十年的历程,其中具有关键性的节点,一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6年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这样的改革开放是总结历史的经验,也包括教训而作出的关键抉择。去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就分析了当时的转折,指出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导致我国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人民温饱都成问题,国家建设百业待兴,党内外强烈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使党和国家从危难中重新奋起。邓小平同志指出:“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全面推进各方面的改革,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其他有关方面的体制的改革,通过改革,激发了社会的活力,完善了我们的制度,使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中国社会主义的面貌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华民族的面貌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每个人都可以想一想,特别是年纪偏大一点的同志,都可以比较一下,40年来,就我们个人而言,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工作发生了多大的变化。最简单的,我们的衣食住行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衣,当年改革开放之前,穿衣服、买布匹是需要布票的,当时石油化工还没很好发展,如果能有一些的确良的衣服那是很新奇的。吃,定量供应,每个月十几斤、二十几斤,最多三十斤粮食。还有粮票,没有粮票,吃不着饭。住,当年住房普遍困难,很多人从大学毕业以后住的什么?就是80年代还住的筒子楼。至于行,现在你想想看,全国老百姓当中,自己或者自己家里拥有小轿车的有多少?想一想,在30年前,40年前,可能吗?想都不敢想。所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无论从国家、从社会、从个人来说,都证明了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当然,也是我们现在以及今后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六、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尊崇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不断建设和完善国家法治体系

  新中国成立后,一开始我们还是非常重视法律的,1949年制定的《共同纲领》当时就起代行宪法的作用,很快,我们制定了新中国的第一部基本法律,什么法律呢?就是《婚姻法》。《婚姻法》针对的是什么呢?针对的就是千百年来,包括当时还存在的很多封建丑陋的那些现象,男女不平等的现象。《婚姻法》开宗明义规定两条基本原则:第一条,废除包办强迫婚姻,废除男尊女卑、漠视子女利益的封建主义婚姻制度,实行男女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权利平等、保护妇女和子女合法利益。当时很多人连一夫一妻都没做到,而且包办婚姻,缺乏自由,所以要废除。还有,禁止重婚、纳妾,禁止童养媳。包括寡妇当时也没有婚姻自由,不能随便改嫁的,所以,禁止这样一类不当行为,也禁止任何人借婚姻关系问题索取财物。《婚姻法》公布之后,受到了广大妇女的欢迎,使中国社会的面貌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就是第一个法律。当然后来由于对法治问题的认识,中国法治建设也遇到了一些曲折,特别是人治与法治的关系,曾经有一段时间认为,人治方便,法治麻烦,所以要人治不要法治,但是事实告诉了我们,一个国家必须有法治。所以,改革开放之后,我们把法治写进了宪法,然后进一步提出,我们实行依法治国这样的基本方略,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我们加强法治建设,特别强调,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和极大的权威,使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十八大以来,最值得称道的就是2014年10月召开十八届四中全会,专题研究法治建设。回顾历史,我们党历史上开过很多次中央全会,但是,专门把法治建设作为专门议题的还就是这次中央全会,可见它的分量,也就标志着中国的法治建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七、坚持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维护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设,要依靠人民群众来建设,这样的人民群众应该是最大多数的人民群众,所以,治国理政就要着眼于把最大多数人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在各个方面都坚持爱国统一战线,而且是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解决民族问题确定了民族区域自治的制度,不断地维护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帮助和推动各个民族地区不断地迅速地发展。对于社会各个方面的力量,我们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通过建立和完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通过人民政协这样一个重要的机构和平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开展政治协商,通过这样的方式,有助于调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所以,实践告诉我们,任何时候都要着眼于团结人、凝聚人心,都要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促进社会关系的和谐,通过我们的政策,把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最大最充分地发挥出来。

  八、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实行正确的国际战略,为中国发展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的发展要靠自己。但是,有一个环境问题。中国的发展和建设,必须在良好的国际环境之下才能发展得更好、更快。另外,中国要处理好与其他国家的关系,所以,实行什么样的对外政策,对中国的发展就至关紧要。新中国成立之后,我们不断地制定或者调整我们的对外政策,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当然,也遇到过很多复杂的挑战,也遇到过一系列比较麻烦的问题,但是总体上,中国外交的成就是可圈可点的。比如说,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因为1945年,联合国成立的时候,中国是发起国之一,当时中国共产党的代表董必武还参加了中国政府的代表团,前往美国旧金山,起草了联合国宪章,然后又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曾经讲过,中国代表是第一个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的。1949年之后,由于种种原因,台湾地区还占据着联合国的席位,所以,为了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席位,我们进行了不懈的努力,最后终于取得了成功。中美关系也是经过了一番曲折之后,实现了关系的正常化。到了改革开放之后,邓小平明确提出,世界的主题发生转换,世界的主题是什么呢?就是和平与发展。过去曾经认为,世界的主题曾经是战争与革命,但是,随着世界局势的变化,我们确定已经是和平与发展,所以我们要抓住这个机遇,抓住这个时代主题的转换,抓紧建设好自己。我们制定了正确的国际战略,正确处理好与不同国家的关系。包括当年苏联东欧剧变之后,我们的国际环境曾经一度非常严峻,但是,我们坚持正确的国际战略,足以化险为机,不仅继续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而且还进一步改善了与世界其他很多国家的关系,为中国的发展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在新形势下,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2013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首次提出命运共同体的理念。2015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发表《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演讲,向国际社会全面阐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呼吁国际社会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此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国际国内重要场合先后100多次谈及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样的理念很快就获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这样的概念把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集团之间的关系从本质上说清楚。每一个国家、每一个地区都有它自己特殊的利益,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人类日益全球化,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的人类命运在某种程度上有了更加密切的关系。所以,每个国家既要考虑自己的发展,也要兼顾到国际社会和其他国家的利益,处理好相互之间的关系,寻求共同发展。比如说气候问题,不是哪一个国家就能保证气候好转的。污染问题,也是具有国际性的问题。还有现在很多跨国犯罪问题也需要大家合作来共同对付。所以,人类社会共同利益的概念,得到了国际社会广泛的认同。2017年2月,联合国社会发展委员会第55届会议,就呼吁国际社会本着合作共赢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精神,也就是说,把人类命运共同体写进了联合国有关组织的正式决议。后来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34次会议上通过的两个决议当中也明确表示,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所以,我们的外交战略就是要朝着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方向发展。按照这样的理念,正确处理好国际关系,就能为我们赢得更好的发展条件。

1 2 3 共3页

编辑:迟语洋

书库

工运

  • 把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推进企业改革发展的强大动力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根本动力。要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永恒课题、终身课题,以自我革命精神加强党的建设,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

  • 关于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创建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创建活动,是各级工会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培养新时代技术人才并发挥其作用的重要手段,也是为职工群众搭建一个锐意创新、攻坚克难的阵地和展示才能、发挥作用的平台。

  • 守初心 担使命 奋斗正当时

    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还要不断加强专业理论知识学习,融会贯通、与时俱进,全面提高干事创业的本领,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当攻坚克难的奋斗者。

  • 牢记为人民服务宗旨 做群众的贴心人

    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时时想着人民,感情上要融入群众。无论什么时候,我们的群众情怀不能淡,要体验群众生活、体会群众甘苦、体味群众情感,真正做群众的贴心人。

访谈

文献

  • 周恩来与南方局干部教育

    从1939年开始,周恩来领导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重庆红岩开展了8年工作。在这段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时期,周恩来特别重视干部教育工作周恩来在《建设坚强的战斗的西南党组织》中提出了“要在思想上组织上巩固党,使西南党成为真正的彻底的地下党

  • 伟大的跨越:西藏民主改革60年

    一、黑暗的封建农奴制度三、彻底废除封建农奴制十、西藏发展进入新时代2019年是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按中国传统文化习俗,六十年一甲子,是值得纪念的日子。六十年前的民主改革,对西藏地方和西藏各族人民而言,是一次新生,意义非同寻常。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