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球互联网治理贡献“中国智慧”-中工理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读书娱乐旅游绿色城建社区打工

理论

时政

为全球互联网治理贡献“中国智慧”

杨飞
2019-10-21 15:32:20  来源:中国经济网

  月明乌镇桥边夜,梦里犹呼起看山。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10月20日在浙江乌镇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致贺信。习近平指出,发展好、运用好、治理好互联网,让互联网更好造福人类,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各国应顺应时代潮流,勇担发展责任,共迎风险挑战,共同推进网络空间全球治理,努力推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世界因互联网而更精彩,生活因互联网而更丰富。互联网改变了人类世界的空间轴、时间轴和思想维度,其无所不在的联通性已全面融入了人类生产生活,深刻改变着全球经济格局、利益格局、安全格局,让世界真正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地球村,成为休戚与共、命运攸关的共同体。习近平主席的贺信,充分展现了对互联网时代发展大势的深刻洞察,为推进全球互联网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

  深化网络空间国际合作,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互联网发展是无国界、无边界的,利用好、发展好、治理好互联网,必须深化网络空间国际合作,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习近平主席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时,专门提出了推进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变革的“四项原则”和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五点主张”,赢得了国际社会一致点赞。

  贡献“中国智慧”,展现大国担当。发轫于2014年的世界互联网大会,搭建起了中国与世界互联互通、共享共治的平台。2015年,《乌镇倡议》被誉为“互联网历史上的里程碑”;2017年,《乌镇展望》推动全球互联网治理共识又迈进坚实一步……自2014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举行以来,从“倡议”到“展望”,中国为全球互联网治理贡献了智慧,撑起了构建全球互联网新秩序的大国担当和责任。

  智能赋能互联,开放促进合作。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新应用新业态方兴未艾,互联网获得了更加强劲的发展动能和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曾多次在国际场合阐释中国的治网主张,中国治网模式赢得各方高度评价。借助世界互联网大会这个互联互通、共享共治的平台,“中国声音”将开启互联网发展的新篇章。

  “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一个安全、稳定、繁荣的网络空间,对一国乃至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变革进入关键时期,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也已经日益成为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随着枕水人家的木门徐徐打开,来自政府、国际组织、领军企业、技术社群和社会团体的1500多位重要嘉宾相约乌镇,“中国智慧”将为全球互联网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陕西省重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 杨飞)

编辑:迟语洋

书库

工运

  • 把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推进企业改革发展的强大动力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根本动力。要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永恒课题、终身课题,以自我革命精神加强党的建设,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

  • 关于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创建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创建活动,是各级工会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培养新时代技术人才并发挥其作用的重要手段,也是为职工群众搭建一个锐意创新、攻坚克难的阵地和展示才能、发挥作用的平台。

  • 守初心 担使命 奋斗正当时

    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还要不断加强专业理论知识学习,融会贯通、与时俱进,全面提高干事创业的本领,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当攻坚克难的奋斗者。

  • 牢记为人民服务宗旨 做群众的贴心人

    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时时想着人民,感情上要融入群众。无论什么时候,我们的群众情怀不能淡,要体验群众生活、体会群众甘苦、体味群众情感,真正做群众的贴心人。

访谈

文献

  • 周恩来与南方局干部教育

    从1939年开始,周恩来领导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重庆红岩开展了8年工作。在这段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时期,周恩来特别重视干部教育工作周恩来在《建设坚强的战斗的西南党组织》中提出了“要在思想上组织上巩固党,使西南党成为真正的彻底的地下党

  • 伟大的跨越:西藏民主改革60年

    一、黑暗的封建农奴制度三、彻底废除封建农奴制十、西藏发展进入新时代2019年是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按中国传统文化习俗,六十年一甲子,是值得纪念的日子。六十年前的民主改革,对西藏地方和西藏各族人民而言,是一次新生,意义非同寻常。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