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谈股论经-正文
创新驱动谋发展 转型升级奔小康
吴寿平
//www.workercn.cn2016-02-04来源:广西日报
分享到:更多

  

  农户可以利用土壤数据平台测定自家土地的肥力,并根据自己选择的农作物及预期产量,手机完成个性肥力定制,同时通过手机APP系统平台监控定制的肥力生产过程,以及配送过程。现如今,肥料生产已经进入了定制“互联网+”时代。(本报记者 段柳健摄)

  创新驱动是在更高起点上推动南宁科学发展的第一动力,是转方式、调结构、寻求新动力最有效的方法。市委十一届十四次全会提出创新引领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这不仅是对南宁市今后经济发展的科学认识和顺利实现“两个建成”目标的客观要求,更是扩量提质补工业短板、调整及优化升级产业结构、提升综合经济实力的突破点。

  近年来,南宁市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在中央、自治区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市委、市政府立足南宁实际,创新发展举措,着力抓改革、促发展、惠民生,既应对了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普遍性问题,又克服了发展过程中的特殊困难,实现了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全市各项事业取得了新的突破。但是,南宁“大城市带着大农村”发展、后发展欠发达地区的现状没有改变,发展仍然面临着不少制约和问题。所以,南宁要打赢“三大攻坚战”、顺利实现“两个建成”奋斗目标,就必须把创新进一步摆在全市发展的核心位置,以创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形成以创新为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创新发展新体制 增添发展新动力

  构建发展新体制,核心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

  一是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提高政府效能。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和政府部门权力清单制度(制定并公布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和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清单)。建立健全各级政务服务体系,推动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二是建立以创新为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加快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改革,促进人才、资金、科研成果等在城乡、企业、高校、科研机构间有序流动,促使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集聚,增强企业发展动力和竞争力。

  三是建立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和各类创新资源配置的导向作用,调整创新决策和组织模式,强化普惠性政策支持,促进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的主体。

  四是建立要素价格倒逼创新机制,促使企业从依靠过度消耗资源能源、低性能低成本竞争,向依靠创新、实施差别化竞争转变。

  五是开展龙头企业创新转型试点,探索政府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的新机制。进一步推进“大众创新、万众创业”, 完善中小企业创新服务体系,构建开放共享互动的创新网络,建立向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有效开放的机制。

  创新发展新业态 转型升级促发展

  坚持“创新是企业发展原动力”的理念,依靠自主创新与科技进步,在一系列大项目、好项目顺利落地的同时,加大政府政策、资金、技术支撑,使南宁迈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科学发展轨道。

  一是科技引领,构建创新驱动园区。加快南宁·中关村创新中心、南宁创业产业园和中国—东盟信息港的核心基地建设,使其成为创业创新、孵化新业态的新平台,引进和培育发展先进装备制造、高新技术等产业,使传统产业加快提质增效,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南宁发展“弯道超车”。

  二是以南宁生物医药、电子信息、铝深加工、机械装备制造、食品加工和清洁能源六大重点产业为基础,以工业园区为载体,以招商引资为重要手段,着力推进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推动由产业集聚向专业化集群转变,促进产业链外延拓展,催生新兴产业。加快推进以中恒、海王、柳药等为代表的生物医药产业群的形成;以富士康、研祥、斐讯、禾田信息港等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产业聚集。

  三是加快推进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深度融合。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为“互联网+”、智能制造等新业态提供相关政策、资金、土地支持。

  四是推进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以现代金融、现代贸易、文化旅游、互联网、中介信息服务等产业为发展重点,培育一批现代服务业龙头企业,发展一批有实力、有辐射的现代服务业聚集区,突出抓好五象新区建设,拉动经济转型增长。

  五是创新发展共享经济,增强发展新动能。加快发展共享经济,借助移动互联网技术,降低成本,提高配置效率,促进人们分享闲置资源,再利用创造价值。

  创新发展新环境 厚植开放新优势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经济的发展越来越无法脱离外部环境的影响,必须创新发展内部和外部环境,形成深度融合的开放创新局面。

  一是全面落实中央、自治区党委和市委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政策措施,增强创业创新制度供给,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扶持政策和激励措施,营造均等普惠环境。同时,发挥市场竞争激励创新的根本性作用,营造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环境,强化竞争政策和产业政策对创新的引导,促进优胜劣汰,增强市场主体创新动力。

  二是打造人才“首善之区”,营造爱才敬才、有为有位的人才环境。破除“官本位、行政化”的用才模式,提供创新创业平台和事业发展空间,从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任用、流动配置、激励保障等方面制定人才政策“组合拳”,使人才引得进,留得住。同时,加快推进创客空间建设,建立具有南宁特色的创客空间,为人才提供实现创业和交流创意思路及产品的线下和线上相结合、创新和交友相结合的社区平台,开创出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生动局面。

  三是坚持开放共享,推动模式创新。加强创业创新公共服务资源开放共享,实现人才等创业创新要素跨地区、跨行业自由流动。依托“互联网+”、大数据等,推动各行业创新商业模式,建立和完善线上与线下、境内与境外、政府与市场开放合作等创业创新机制。

  四是以开放理念,加快打造“南宁渠道”升级版,构建开放合作新平台,提高外向型经济水平,进一步释放发展活力。以“互联网+东盟+中关村+南宁”的模式,借助打造“一带一路”互联互通的重要枢纽城市、建设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中国—东盟博览会“升级版”、 开发建设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海绵城市试点等契机,建立起南宁与东盟各城市的开放合作机制,拓宽南宁与东盟各国交流渠道,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互联网经济,努力实现优势互补、互利互惠,在区域协同创新与产业合作方面取得更大发展。

  五是积极争取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丝路基金等投资,推动南宁—新加坡走廊铁路、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进一步深化区域合作,推动南广、贵广高铁经济带规划建设,加快发展高铁经济带。

  创新扶贫新模式 全面脱贫奔小康

  按照全会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和工作措施,构建大扶贫工作格局,推进多元精准扶贫,加大精准脱贫支持力度,推进贫困县(区)和贫困村脱贫摘帽,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贫困人口如期脱贫。重点推进“七个一批”和“七大工程”的同时,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地创新扶贫模式。

  一是坚持真扶贫、扶真贫,立足当地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突出特色,注重实效,建立农业对接、旅游扶贫等帮扶新模式。

  二是整合民营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的力量以多种形式参与扶贫开发,实现同奔小康。

  三是立足政府和市场两个作用,大力扶持农村专业合作社,用市场的办法帮助贫困户学会闯市场的同时,引导贫困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农业设施等资源资产参股种养大户、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让懂市场会经营的人带领他们脱贫致富。改变原来政府主抓项目、实现项目、搞基地、搞企业的局面,引导企业参与扶贫开发,建立市场化扶贫方式。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引进农业龙头企业,建立农产品基地,通过订单的方式与贫困村贫困户签订产品供应合同、产品收购合同和技术帮扶合同,以企业为龙头点对点帮扶村屯,改变过去老百姓种什么亏什么的现象。

  四是构建多样性市场化扶贫融资新模式。根据扶贫项目的不同性质,采取切实可行的投融资方法,拓宽资金来源渠道,改变财政资金单一投入的传统模式。采取BT、BOT、特许经营等模式,建立民营资本进入公益项目建设机制,同时设立涉农产业贷款担保专项基金,积极整合涉农产业政策性资金,归集为专项基金,明确规定基金用于涉农产业贷款,严格实行专款专用。

  五是大力发展农村电商,扶持农产品电商企业,实施电商扶贫。运用现代网络和供应链管理技术,实行线上线下经营模式相结合,整合农户与用户资源,实行从生态农产品的基地源头到终端连锁直营相协同的品牌发展模式,解决农产品滞销问题,提高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到2020年,确保现行标准下全市农村贫困人口实现全部脱贫,顺利实现“两个建成”目标。(作者单位:南宁市社会科学院经济发展研究所)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