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谈股论经-正文
福建推进国际产能合作要做好基础性工作
陈新
//www.workercn.cn2016-02-22来源:福建日报
分享到:更多

  

  国务院提出“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参与海外并购,推进产能和装备制造国际合作”。2015年福建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推动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合作建设产业园区和商贸基地,拓展远洋渔业、现代农业、旅游业和矿产资源开发对接合作。”省委省政府作出这一重大决策的背景是,目前我省一些产业处于较严重的产能过剩,如近两年我省钢铁业产能利用率不到70%,福安船舶业的产能利用率不到30%,转型升级需要去库存。相对于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我省一些产品、装备的性价比有较强的竞争力,同时发展中国家正处在基础设施短缺、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初期阶段。我省在国际产能合作方面,未来有很大的空间,要不失时机加快推动我省优势产能与各国广泛开展产能合作。

  福建在对外投资、开展国际产能合作方面还是新兵,虽然在国有企业方面,有省建工集团在非洲、东南亚成功开展基础设施、工民建事例,也有晋江民营企业在东南亚、南美、东欧投资办厂和产业园区的成功案例,但总体而言我省企业在对外投资还存在明显短版,开展国际产能合作的基础并不坚实,前期准备工作不充分。因此,推动国际产能合作需要打好基础性工作,进一步提高海外投资科学决策水平,练好内功防范风险。

  第一,要做好我省优势产能情况摸底,契合国际产能合作需求。经过多年的发展,我省电子、机械、石化三大主导产业以及轻工、纺织、建材、食品等产业在全国具有一定产业优势,具有走出去开展国际产能合作的良好基础。当前,要做好我省优势产能基本情况摸底调查,重点分析产能提供方与产能需要方的匹配度,尤其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需求。如我省作为海洋大省,渔业企业应成为“走出去”的排头兵。福建有实力的水产养殖企业可以赴东盟国家联合开展海洋渔业养殖合作,企业加快境外远洋渔业综合基地建设,推动在东盟和非洲有关国家建设新渔场。我省基础设施、建筑工程方面有一定优势,到急需发展基础设施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承接基础设施、建筑方面工程。

  从长远看,福建装备出口国际产能合作,还有更广阔的开拓空间,装备出口、产能转移主要以亚洲周边国家和非洲国家为主要方向,采用贸易、承包工程和投资等多种方式进行。同时,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对农产品、能源、矿产资源还有较大需求,因此在国际产能合作方面,还需对国外资源性产品开展并购投资。广大发展中国家基本处于工业化初期,在产业发展秩序上大多以轻纺、建材、电子加工装配、食品为优先,我省经过30多年的发展,在轻纺、建材、电子加工装配、食品等行业具有比较优势,因此在开展产能合作方面要优先推进这些有竞争优势的产能走出去。

  第二,企业要仔细分析产能合作目的,灵活运用合作方式。我省企业参与国际企业并购,要确立清晰的规划目标,始终保持头脑的清醒,做好事先调研,做好国际产能合作的区域国别布局等方面的研究,根据项目成熟和难易程度,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对企业开展国际产能合作的资金保障、市场销路、服务配套等环节做好预可研。

  我省能走出去的企业通常具备丰富的国内市场经验和成熟的产品生产或服务能力,企业对外投资具体目的可以分为优化生产布局、开拓海外市场和转移富余产能型。企业要研究以何种合作方式更有效,灵活运用多种“出海”模式。若是以收购国外技术、品牌、渠道等实现全球销售和资源优化配置的国际战略布局为目的,需要重点调研行业先进技术分布、技术合作目标企业的情况,然后开展海外行动。通过在海外进行股权或资产收购、设立合资生产基地等方式,获取海外先进技术。若是以开拓海外市场为目的,需要调研海外需求市场,研究国外市场同台竞技的对手,凭借实力与外国企业同台较量。若是以转移富余生产能力为目的,采取的路径可以贸易引导投资,通过前期双边贸易,充分掌握和了解当地国的市场需求,并做细做足对当地国的具体投资项目的可行性认证报告。

  要研究海外投资可采取哪种“合作方式”较为合适。如在初级阶段,特别是在企业缺少国际化能力和经验的时候,“参股方式”是企业比较合适的做法之一;装备出口合作主要采用贸易、承包工程和投资等多种方式进行;对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海外投资可采取“合作方式”,合作方式可使项目与当地国利益捆绑一起,劳动密集型合作企业较受欢迎,可为所在国创造新的就业机会。要积极推动投资地政府采用PPP模式而非BOT模式,既有利于解决项目执行中遇到的问题,也有利于让投资地政府共担风险,保护我方企业利益。

  第三,要做好各类风险评估,规避或分散投资风险。随着我省开展“产能合作”战略的实施,后危机时代国际投资环境中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增多而导致的政治、经济、法律、文化传统以及监管方面的风险加剧,企业必须建立专门机构负责境外安全管理,加强对开展产能合作国各类风险的排查。要规避政治动荡、恐怖主义危险大的地区。要注意市场经济不成熟国家的制度缺陷,借鉴发达国家以往的产业转移经验和教训。要同各国的法律服务机构保持紧密联系,研究投资所在国的具体法律规定。投资实施前,注意不同国家间法律体制的区别,避免出现因不懂法律和政策而带来的损失。在实施投资计划时注重风险控制,在实施每个项目时,要注重研究国际和当地国市场变化,如境外合作项目的汇率变化风险;可以通过投保相应保险,来转移和分散风险;通过与当地投资专业机构合作、聘请专业律师和会计师等方式,来规避风险;通过积极融入当地社会、参加当地公益活动、主动承担和履行社会责任,来化解风险。

  第四,要对投资国文化、价值观、民族特性等进行更深入了解。在国际并购中,环保、劳工与社区问题掺杂了文化传统与民族感情的因素,远远超出法律范畴。福建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特别需要对投资国家的文化、价值观、民族特性等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一些习俗和文化冲突会大幅度增加跨国管理的成本。借鉴前人的失败教训,并提前制定相应的对外投资和并购整合策略。要研究相关国家制定的劳工待遇、环保政策等法规。在某种程度上,一些国家强大的劳工组织及环保政策是国际产业并购成功的最大障碍。我省企业要了解规则,并以所在国劳工组织和当地人能够接受的方式处理好劳资关系。要重视与工会的沟通,并借助当地政府的力量,让当地政府明白企业收购是在帮助政府解决问题。

  第五,政府部门要政企联合推动,发挥智库作用。政府部门要深化改革,清理取消束缚对外投资的各种不合理限制和收费,政府还要为企业走出去提供风险提示等服务,当好企业的“外援”。政府要做好国际产能合作的产业和区域等方面的研究和规划,提供信息、税收、标准、劳务、签证、投资者权益保障等方面服务,确保国际产能合作工作有序推进。如推广和做强境外经贸合作园区模式;提供央企、省属国企海外投资项目信息,带动我省相关配套企业借国企之船出海;推动金融支持力度,增加中资金融机构海外网点建设,支持企业以境外资产、股权等权益为抵押开展贷款,探索境外发债备案制,鼓励开展公私合营项目贷款业务;建立海外投资保险支持机制,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要建立境外安全预警和处理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政府要成立专门组织或协会支援在海外遭不公平待遇的企业。从我省角度看,应该提醒并采取一定的鼓励和约束性措施,使我省走出去的企业把核心竞争力保留在省内,避免区域产业空心化,在国内外一体化管理中保持一定的技术梯度。要深化智库对跨国产能合作的研究,重视分析产能提供方与产能需要方的匹配程度、环境、结构、政策法律等因素,深化对各国产能合作经验教训的研究,为合情合理的跨国产能合作提供好的政策建议。(作者为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教授)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