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谈股论经-正文
华为“逆袭”:自主品牌集体突围的序幕?
王群
//www.workercn.cn2016-05-17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中国企业未来要打造以中国品牌为主导的全球产业链体系,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飞跃,需要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知识产权的自主品牌,同时立足大众消费品生产推进“品质革命”。

  国家知识产权局近日公布许可备案登记信息显示,2015年华为向苹果公司许可专利769件,苹果公司向华为许可专利98件。业内人士估算,苹果去年向华为支付的费用在上亿美元量级。也就是说,在通信技术领域,中国企业有了向美国企业收取专利费的转变。

  这一信息颇有“逆袭反转”意味,因为此前很长一段时间,国产手机厂商一直未能走出海外行业巨头专利“包围圈”,不得不向海外企业支付高昂的专利费用。此番华为能“扳回一城”,不仅表明民族企业在构建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方面初显成效,也意味着中国企业专利保护意识的增强以及专利技术话语权的提升。

  在加快推进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背景下,这一转向无疑具有令人欣喜的标杆意义。但值得注意的是,纵观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三星、苹果依旧稳居“第一方阵”,本土手机品牌虽然在活跃度和市场份额方面进步不小,但更多的仍难以走出“低价走量、山寨贴牌”的怪圈,国内手机厂商不得不面对“苹果在整个中国手机市场以不足20%的市场份额赚取80%的利润”的尴尬局面。

  事实上,手机行业当下的现状恰是中国制造业的一个缩影。在汽车市场,即便中国已连续七年蝉联全球第一汽车产销大国的地位,但高端市场却被外资或合资品牌占据,自主品牌汽车因整车与零部件设计与研发、售后服务等方面的差距而被压制。

  一般而言,一条产业链上,位于上游的技术研发和核心零部件端对产业链的控制力最强,附加值也最高,中下游的加工组装环节往往处于被动受控制地位,利润空间也小。目前我国很多企业在国际分工体系中多处于产业链的中低端,本土品牌大多徘徊在利润空间狭小的中低端市场,一个由中国代工企业生产的芭比娃娃在销往全世界的过程中,售价为10美元,但中国代工企业从中获得的收入却不到1美元。这值得国内企业深刻反思和改进。

  我们欣喜地看到,类似于通信领域的华为中兴、无人机行业的大疆、电动巴士市场的比亚迪等多个领域的品牌佼佼者,正在以卓越实力走出国门,在国际市场占据一席之地。但独木不成林,百花方为春。要打造中国制造业的整体品牌优势,单靠少数企业的“冲锋陷阵”可谓独木难支。德国制造之所以被视为现代工业的楷模,正是源于无数的德国企业对高品质和专业性的尊崇及恪守,大到汽车,小到螺丝刀,个个做到品质上乘。

  中国企业未来要打造以中国品牌为主导的全球产业链体系,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飞跃,需要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知识产权的自主品牌,同时立足大众消费品生产推进“品质革命”,通过规模集聚引领实现集体突围,以示范效应和口碑营销让国产消费品成为国际市场中的抢手货。

  这需要国内企业沉下心来,苦练内功,培育和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持续强化技术创新。这一过程无捷径可走,技术能力的提升和品质优势的铸造需要时间的沉淀,公众对国产品牌的认知也需重塑。但它是推动“中国制造”加快走向“精品制造”的必经之路。

  “在别人的墙基上砌房子,再大再漂亮也可能经不起风雨,甚至会不堪一击。”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曾提出,互联网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是我们最大的隐患。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多个关键领域,自主品牌必须要打破对国外核心技术的依赖,实现核心技术、知识产权的自主可控,只有这样才能摆脱受制于人的局面,从根本上解决安全风险隐患。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