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谈股论经-正文
文化价值比实用价值更容易推陈出新,因而成为拉动消费、驱动经济的重要动力——
商品文化对于供给侧改革的意义
南风薰兮
//www.workercn.cn2016-08-01来源:北京日报
分享到:更多

  

CFP(图片选自《光明日报》)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十三五”时期甚至更长的时间将处在一个突出位置上,为中国经济行稳致远发挥重要作用。供给侧改革的本质内涵是,通过对产品、服务的品质提升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加快商品的流动速度,从而实现“三去一降一补”的总体目标。

  供给侧改革不能仅仅理解为生产部门的事情,生产、流通共同构成供给侧。商品文化对于供给侧改革的意义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作为一种人文价值、附加值,商品文化让商品整体增值。

  什么是商品文化?它是凝集在商品和服务中的人文精神、审美素质和民族智性、文化特征。商品文化让商品价值更完整,让商品看上去更美,因而卖得更多,卖出更好的价钱。为什么?因为人们在消费商品时,还要审美,还要抒情,还要对历史、未来以及各种幸福前景展开联想,还渴望被尊重、被关怀。这种在消费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文化需求在当今时代尤为显著。实用需求通过实用价值来满足。同样道理,文化需求就必须由文化价值来满足,例如商品中所蕴含或暗喻的历史、传统、情调、趣味、美感、身份、地位、气派、心情等等。这就让人们在消费实用价值的同时在心理上、精神上获得了超额享受,相应极大地提升了商品的效用。因此,商品文化在追加商品使用价值的同时追加了商品的价值。

  文化价值是一种附加值,但有些时候附加值会变为主流价值。西方经济学中有一个需求曲线,反映需求与价格的关系,价格上升了需求减少,价格下降了需求增加。但是,由于商品文化的注入,西方经济学家绘制的需求曲线有时候出现变态,价格上升了,需求量不一定减少;价格下降了,需求量不一定增加。

  格林斯潘写了一本书叫《动荡的世界》,提出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叫GDP的重量。美国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GDP都在上升,但是构成美国GDP的产品、原料的重量在下降,因为它的科技含量、文化含量一直在提高。我们现在讲国际分工有两种,一种是垂直分工,一种是水平分工。水平分工就是你干什么我也干什么,垂直分工就是发达国家做技术研发、品牌设计、资本市场,做尖端产品。而发展中国家主要提供原材料和粗加工产品,工人要在一千米下深井挖煤,24小时在ipad生产线上流水作业。从国际分工看,现在调结构、转方式、供给侧改革,就是要降低GDP重量,就是一个争取与发达国家实现水平分工的过程。

  第二,商品文化带动了商品的推陈出新、升级换代,因而拉动消费,驱动市场。

  现在讲“去产能”、“去库存”,不是没有需求,而是我们的商品和服务不能很好地满足需求。中国每年有2万亿的海外购买力,这是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而外溢了。一方面是实用需求还差点,另一方面文化需求更未被发现、尊重。实用需求是黏性的,相对稳定的。比如吃饭,除了追求它的营养、滋味和美感外你再追究其他东西就过分了。一个东西好吃,你也不能比平时多吃三倍。所以实用需求相对于文化需求是比较稳定的。而文化需求是多样的,多变的。女士的衣橱里永远缺一件时装,不是因为衣不蔽体,而是她觉得与时尚、文化永远差一步。活跃的文化需求带动文化价值的创新,而文化价值的创新带动了商品整体价值的供给,加快了商品的换代频率和流通速度。网络上曾有个笑话,说大众汽车实际就一款汽车,你把它拉长了,捏扁了,弄圆了,再起个小名,新款式就来了。还有手机,手机从呼叫器到信息接收终端的功能演变花了二三十年,但从大哥大到华为到小米到三星、苹果,每天有新款式推出,像时装一样一天三变,精彩纷呈,拉动手机款式、风格、体验感变化的主动力还是文化需求。

  文化价值不仅满足而且唤起、创造新的需求,拉动消费。基于实用需求的创新,周期长、见效慢;而基于文化价值的文化创新,周期短、见效快。文化价值的创新因此成为推动商品更新换代、开拓市场的主动力。

  文化价值的创新怎么创,主要有三个方面。

  1、按照美的规律,巧妙地将民族、大众所熟悉的文化元素移植到自己创造的对象中。

  2、通过科技创新生成更美的产品,共性的科学技术与个性化的民族传统、智慧、情感相结合,从而流露出产品的文化个性。像3D打印机这些精密制造,再加上工匠精神,我们完全有能力推出新的更美、更有品质的具有文化内涵的产品。

  3、通过营销和服务灌注文化意义。通过富有意义的阐释,让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自由联想,借助消费者的经验、知识、想象力共同创新商品的独特文化价值。在消费者的想象空间和精神世界当中,商品不是一个孤立的产品,它与传统、未来以及一切美好事物产生联系。

  第三,商品文化能够实现商品流通环节中的服务增值。

  服务增值一直受重视不够。所以,商品文化建设一定要重视服务增值这个重要环节。商业业态自改革开放以来已经发生了剧变,从过去的小门脸、百货店到现在崛起的网购巨无霸,像阿里巴巴这样的龙头电商。过去的五年中,北京网购的数量增加了10多倍,2010年仅有120亿元,去年已经达到了5000亿元。老百姓每花100块钱,就有16块从网上走。实际上,现在所有的大型商场都实现了线上线下的融合,严格来讲所有的商品都数据化了,消费者无论走网店还是实体店,都可以从网上来查询、浏览、下单、结算。另一方面,无论你是电商时代还是什么其他时代,所有的商品流通都是走线下,流通的辅助手段通过网络完成了,但是商品从工厂到消费者手里,依然要靠现实情境即物流配送体系。

  在北京城大街小巷穿梭的快递哥有10万人,每天递送的货物600万到800万件,到了“双十一”能达到1300万到1500万件。网购很方便了,省掉了很多中间环节,但是大家普遍感觉,电商在省略流通的中间环节的同时,也部分省略了商品和服务的文化内涵。

  必须明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体到流通环节就是服务增值的问题。因为现代商品的定义有三层,第一是核心层,第二是形象层,第三是延伸层,也就是服务层。没有服务的商品被称为“半商品”,就是没有完成的商品。向消费者售卖没有完成的商品,不仅剥夺了消费者超额享受的权利,也剥夺了生产者、流通者自身的价值。

  苏宁一年零售额达1300多亿元,出售的货品种类1000多万,但苏宁说只卖一种产品,就是服务,就是售前、售中、售后都讲服务。售前怎么服务?让消费者体验,培训消费者,从网上采集2亿多会员对商品的需求,及时反馈给生产商,这是售前。体验非常重要,即使有VR虚拟现实,但身临其境的体验是消费者与生俱来的权利,也是城市繁荣的基点。售中,微笑服务,主动热情,这是传统理念。同时,还有网上答疑,预约专业工程师给你解答。现在科技商品你弄不清楚没关系,专业工程师给你释疑解惑,研机析理。售后,回访使用情况,帮你清洗空调、看冰箱有没有漏电等等,充满人性关怀。可见,服务是一个去烦恼工程,也是个暖人心工程。

  首旅集团创办了一个诺金酒店,酒店所有的空间都是明代文化元素,张岱、文征明、徐渭,还有一些其他明代文化名人的作品,以及他们所创造的符号、意象,在酒店里随处可见,触手可及。红星美凯龙普陀区1号店,店面达到40万平方米。其中有个文化空间,8000平方米,投入2个亿,叫2050体验馆,极富想象力,从过去的农业社会一直到现在的网络文明,从2050一直可以遥想到2500,非常震撼,展示了科技的魅力和文明的无限可能性,孩子都喜欢,大人也入迷。

  三十年前,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是经济跟文化一种低层次的撮合。现在层次更深了,文化由环境而内化为一种生命状态,由文化素材到文化环境,又到文化品格,文化内在地成为商业精神,而商业行为也逐步升华为文化载体。这是一个历史性跨越,为供给侧改革创造了文化条件。

  要之,第一,商品文化是商业文化的基础要素、第一要素。第二,商品文化由于提供了满足文化需求的新价值而使商品更加有用、更好看,因而卖得更快、更好。第三,由于文化需求的多样化、多变性,文化价值比实用价值更容易推陈出新,因而成为拉动消费、驱动经济的重要动力。最后,互联网时代的商业行为更需要商品文化。就是以商品文化为核心来贯通生产、流通、消费之间价值链条、文化脉络。商家在提供包括人文服务在内的完整商品的同时,还必须延续光大我们的商业文明传统。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