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谈股论经-正文
把握中国近代经济地理格局
张春海
//www.workercn.cn2018-06-16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分享到:更多

  

  中国近代百余年来,经济领域发生了巨大变化。近年来,一批学者致力于中国近代经济地理研究,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凸显了“空间意识”的重要性。

  近代经济变迁的空间进程研究有待加强

  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的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近代经济地理研究,是历史经济地理研究的重要一环。在学者看来,作为一项交叉研究,中国近代经济地理研究横跨地理、历史和经济三大学科,与每个学科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同时,中国近代史等学科以及当前区域经济规划、城市发展,都对中国近代经济地理研究有着迫切需要。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吴松弟表示,近代中国是从古代中国向现代中国转变的过渡时期。不了解近代中国,就难以完整理解古代中国,也难以真正理解现代中国。对中国近代经济地理开展研究,有助于认识并理解中国大地上发生的经济巨变,并在学术探讨的基础上实现经世致用。

  回顾学术史,近20年来,中国历史地理学和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虽已取得了较大进步,但对近代经济变迁的空间进程及其经济地理格局的研究,仍处于空白状态。这曾是学术界的长期缺憾之一。作为人文地理学丛书中唯一一本历史地理学著作,由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邹逸麟主编的《中国历史人文地理》,反映了2001年以前我国历史人文地理研究的精粹。不过,在人口、城市和商业等有关章节中,该书仅14页谈到近代,且基本集中在工矿业部门。而专门的近代经济地理著作更是长期处于空白状态,论文数量同样少之又少。

  从“港口—腹地”角度切入

  近十多年来,在吴松弟的主持下,复旦大学近代经济地理研究团队从“港口—腹地”角度,切入中国近代经济地理研究,试图对中国传统经济如何演变为近代经济的历史过程进行论述。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中国近代经济地理的主要面貌和不同区域特征。其后,吴松弟和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戴鞍钢,联合中国大陆及港台地区的25位学者,经过近10年努力,共同完成了九卷本《中国近代经济地理》。

  吴松弟介绍说,近代中国的经济变迁,是在全球化、现代化的背景下,国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尤其在早期阶段,外国的先进生产力在沿海、沿边口岸城市登陆、发育,沿着交通路线向广大内陆腹地推进,带来了全国广大地区传统经济的转型和新兴生产力的发展。由于我国国土广袤,区域差异较大,中国近代经济地理研究必须建立在区域研究的基础上。鉴于此,研究团队选择以“港口—腹地”为切入点,首先通过进出口贸易研究,探讨中国各区域卷入世界市场的过程,及其带动下经济变迁的空间进程与区域差异。研究团队将这种研究称为“港口—腹地和中国现代化空间进程研究”。

  上海海关学院基础部副教授姚永超致力于东北近代经济地理研究。姚永超认为,搞清楚近代东北区域经济开发的基本路径、空间结构、历史主体等问题,是认识近代东北经济地理形成过程、格局及其机制的关键。而“港口—腹地”分析框架,正是解开东北近代经济地理诸多疑团的新空间理论范式。

  重视对空间的理解和把握

  有学者注意到,对于空间的理解和把握,是中国近代经济史乃至中国近代史研究的一个重要因素。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韩茂莉表示,中国社会和经济格局在近代发生了巨变。近代以后,即使中国社会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仍处于传统农业社会,但在沿江、沿海地区出现了近代工业,这影响到了中国商业网络的形成和内地农产品的集聚。在近代经济格局转变过程中,还出现了一个重要特点,即地区不平衡性加剧。1840年以后中国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程度远甚于1840年之前。

  韩茂莉认为,中国近代经济地理研究将经济和空间联系到一起,既凸现了一个学科的独特价值,也向学界呈现了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和视角。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副院长朱浒表示,如果缺少对空间问题的认识,对近代史的许多认知可能会囿于有限的区域。当面对更广阔区域的一些问题时,我们会发现理论的解释力非常有限。因此,学者不仅要将空间意识贯彻于中国近代经济地理研究,而且在近代政治史、文化史、思想史等领域,学者也应思考如何加强对空间的理解和把握。

  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李细珠建议,对于中国近代经济地理研究而言,学者可以进一步比较各区域之间的差异。另外,每个区域不是孤立的,对于各区域之间的互动关系可以进行深层次揭示。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