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界促融 建设绿色美丽长三角-中工理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读书娱乐旅游绿色城建社区打工

理论

财经

破界促融 建设绿色美丽长三角

张学良
2018-09-26 07:37:20  来源:光明日报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推进绿色发展”“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作为中国目前发育最成熟的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要实现高质量发展,成为自由、高效、智慧、包容的全球城市区域,其核心是发展的可持续性,要突破纯粹重视经济发展的惯性思维、突破城市区划界限,促进长三角经济协同走向生态协同,建立区域生态环境治理的常态长效机制,并利用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建设绿色美丽长三角。

  破惯性思维,促长三角经济协同走向生态协同

  长三角城市群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诞生地,目前正在向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迈进。长三角沪苏浙皖四省市地域面积35.9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2亿,经济总量19.5万亿元,占到全国的23.7%,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随着工业文明之后生态文明的崛起,在强调经济协同的同时,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面临着生态协同的重要课题。

  城市群作为地理上相互临近城市的集聚体,内部各城市间生态环境存在着“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特点,生态协同要以城市群为空间载体,加强城市间跨区合作、协调联动,促进生态资源向生态资本转变,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在更高水平上的协调统一。第一,要按照“谁受益、谁付费”的原则,探索区域与流域纵向的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第二,要充分发挥长三角生态资源优势,打造全域旅游平台,探索建立资源共享、线路互推、客源互送、信息互通、市场互融的全域旅游合作新模式,建设长三角旅游经济命运共同体。第三,“言之不文,行之不远”,定义一个城市伟大与否的终极标准是文化,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建设成果的终极表现也在于文化。要切实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把长三角“红色文化”“吴越文化”“海派文化”“江淮文化”“徽州文化”五大文化资源转化成为长三角文旅品牌建设源动力,促进长三角文旅经济命运共同体建设。

  破区域界限,促长三角生态环境治理协同

  单个城市的环境问题,很难在该城市内部完全解决,必须在城市群的空间载体内通过协同发展与一体化发展来解决,因此,要打破城市群内部城市间的行政壁垒,实现行政边界、地理边界与经济边界的耦合。

  推进长三角生态文明一体化建设,不仅要能有效治理跨界污染等问题,更要探索生态文明建设区域合作长效机制。践行“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理念,全域联动完善环保合作机制。第一,要完善环境监测网络,建立共同的资源环境预警系统,加强各类污染监管合作与联动,探索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等法律制度。第二,要建立城市群内部资源环境治理联系工作组,强化环保专项协作平台与区域一体化合作平台的联动。第三,以跨区域高速公路建设为契机,整合绿色资源,在深化G60科创走廊的生态功能的同时,共筑G40生态走廊等绿色屏障,更好地利用基于自然条件的解决方案,部分替代仅靠技术手段治理环境污染的传统方案。第四,要突破单个城市内部空间框架,注重城市之间各类规划的衔接和协同,真正实现“多规合一”,合理确定城市边界,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第五,注重顶层设计,增强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的战略决策功能;注重磋商沟通,提高长三角地区合作与发展联席会议的协调功能;注重落实推进,充实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联席会议办公室和重点专题合作组的力量,通过强化三级联动,推动环保协作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深度融合,加快构建聚合力、破难题、重实效的区域生态环境治理的常态长效机制。

  破传统管理模式,促生态文明大数据建设

  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正在加快建设,并已出现了巨型城市区域的雏形,这是高铁建设和互联网发展背景下,物流和信息流顺畅化的结果,可以预期未来长三角生态文明建设也必然呈现智慧化新形态。因此,要将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生态文明建设紧密结合,打破传统管理模式,推动环境保护管理方式的创新。

  全面支撑长三角生态大数据发展,提高政府决策、监管治理、环境预警能力,同时提升公众参与水平。首先,数据整合是基础,要汇聚多方优势资源,整合长三角环境、经济、产业等数据,建立环评数据库。其次,数据应用是核心,要在信息公开、统计分析、监测预警、预测应急等领域率先取得突破,建设覆盖全区的生态文明大数据信息共享平台,为构建更加生态宜居、绿色低碳的新型城市群空间加油助力。最后,可选择以上海为龙头,南京、杭州、合肥为中心,在上海都市圈、杭州都市圈、南京都市圈、合肥都市圈范围内重点突破,率先形成跨区域、跨部门生态文明的大数据资源共建共联共享格局。

   (作者:张学良,系上海财经大学讲席教授、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副院长,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编号:14ZDB138]阶段性成果。)

编辑:张苇柠

书库

工运

  • 以利益平衡为出发点 构建和谐劳动法律关系

    最高人民法院先后颁布过四个体系性的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司法解释,此外还有若干涉及人事争议、《工会法》等具体问题的司法解释。《规划》明确劳动争议审判双保护的理念,并且突出了劳动争议审判寻求平衡的要求。坚持依法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和促进、维护用人单位生存发展并重是近来我国劳动争议审判工作中反复强调的理念。

  • 打赢人社扶贫攻坚战,人社部门还有这些任务!

    近日,人社部印发《打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扶贫攻坚战三年行动方案》。上一期,我们介绍了今后三年的目标任务,以及就业扶贫、技能扶贫有哪些具体措施(点击以下链接复习)。打赢人社扶贫攻坚战,三年行动方案看这里!

  • 就业总量持续增长 就业结构调整优化

    改革开放40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十四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改革开放40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始终把就业工作摆在优先位置,想方设法满足劳动者的就业需求,提升了就业总量,保持了就业形势的长期稳定。

  •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时代意义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深刻阐释了商品经济的本质和运行规律,赋予了活劳动在价值创造中的决定作用,并由此奠定了剩余价值论的理论基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要求各种商品的生产和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遵循价值规律的客观要求,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访谈

文献

  • “抗战文献平台”与抗战史研究的新境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25次集体学习时,对抗日战争研究作出一系列重大指示,强调要加强资料收集和整理这一基础性工作。对史料的掌握,是史学研究的根本之一。然而,史料收藏的不平衡造成了学术研究的不平衡,实际上也限制了学术的均衡、自由发展。

  • 抗日名将的挚爱与赤诚

    “为民族,为群众,二十年奋斗出生入死,功垂祖国;打日寇、打汉奸,千万同胞自由平等,泽被长淮。”这是1945年2月8日中共中央委员会为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彭雪枫战死沙场所作的挽词。彭雪枫很早参加革命,在红军时期,先后追随毛泽东同志参加五次反围剿、四渡赤水等著名战役。抗战爆发后,彭雪枫任八路军总部参谋处处长兼驻晋办事处主任。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