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的丰功伟绩-中工理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读书娱乐旅游绿色城建社区打工

理论

财经

改革开放的丰功伟绩

郝永平 杜敏
2019-01-10 13:40:10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我们党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次伟大革命,正是这个伟大革命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飞跃。”在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全面概括与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这一伟大历史进程中所实现的伟大变革、所取得的重大成就,有助于为推动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积蓄更加深沉持久的力量。

  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中成功探索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之路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翻身得解放的伟大社会革命中建立政权并积累了丰富经验,但执政以后肩负的任务更为艰巨复杂,在领导国家建设特别是经济建设方面缺乏足够的经验,只能在不断探索中前进。建国以后,通过借鉴苏联模式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在当时发挥了重要历史作用,但也逐渐暴露出一些深层次的弊端。正是在对计划经济诸多弊病的深刻反思中,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极大的政治勇气和革命胆略领导了改变中国命运的“第二次革命”,带领中国走上了市场化取向的改革开放之路。

  从起源上说,市场经济主要是在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的一种经济运行体制,在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效率、发展经济等方面具有鲜明的优势。但是,市场经济不仅在相当长时间内被贴上意识形态标签,而且确实蕴含着资本任性、分配不公等内在弊端,如果搞得不好就可能引发政治腐败、社会动荡。从世界范围来看,20世纪80年代以来,从计划经济或类似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大约有30个欧亚国家,结果都未成功。因此,关于如何顺利实现经济转轨并在社会主义中国发展市场经济,成为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面临的重大考验。事实上,中国的改革开放正是通过推动持续的思想解放,打破了将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的僵化认知,达成了计划与市场都只具有手段意义的共识,从而为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伟大实践扫清了思想观念上的障碍。在此前提下,既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注重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既通过释放市场活力提升了财富创造效率,又通过完善基本制度维护了社会公平正义;既为资本增值提供了广阔舞台,又以有效手段限制了资本的无序扩张。由于有效理顺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公平与效率的关系、资本的积极效应与消极效应的关系,中国共产党成功探索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之路,也克服了资本主义制度难以克服的固有弊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这是我们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的一个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解决了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长期没有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不变,在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前提下,立足于基本国情,遵循市场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吸收借鉴国外有益经验,有效利用与调动国内外各种有利于市场经济发展的要素与资源,不断对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进行调整和完善,不断探索实现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和方式。与此同时,在40年改革开放的实践历程中,中国共产党以探索和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为基础,极大地提升了通过党的自我革命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能力和本领,从而为长期执政创造了有利条件,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中迸发出强大生机与无限活力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征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一场波澜壮阔的社会革命,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随着三大改造的完成,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在生产关系与社会制度上实现了“跨越”,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坚实基础。本应尽快改变经济文化落后的状况,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未能科学把握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脱离生产力实际状况抽象地谈论社会主义,片面追求生产关系的高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劳动者的积极性,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活力的迸发。因此,如何在生产力水平比较落后的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成为执政后的中国共产党人必须解答的历史性难题。

  在对这一问题的持续探索中,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最终找到了改革开放这条正确道路,突破了传统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破除单一所有制结构,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做出了准确的判断和回答,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40年来,我们党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逐步推动从农村到城市、从沿海到内地、从经济体制改革到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的全局性、整体性变革,始终聚焦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社会主义本质要求,通过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作出调整与改革,破除了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一切体制机制弊端,通过构建新的体制机制和具体制度安排,促进了社会利益关系的深刻变革与调整,最大限度地调动了一切积极因素,从而使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极大地增强了社会发展活力,真正彰显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先进性和优越性。

  方向决定前途,道路决定命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与实践的主题。40年改革开放史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不仅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与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而且建立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繁荣与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全面深化改革、全方位对外开放,基本确立起主要领域改革主体框架,稳步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拓展改革广度深度,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论断,进一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稳致远。放眼当今世界,科学社会主义在古老的东方大国显示出愈发强大的生机和活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在世界高高飘扬。

  中华民族在改革开放中提升了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的地位与影响

  近代中国在闭关自守中落后于世界发展步伐,并在资本主义的全球扩张中饱受欺凌,险些落得亡国灭种、被开除球籍的命运。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带领人民独立自主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但因主客观条件的限制,除了与社会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进行交往外,与整个西方世界几乎处于隔离状态。1978年以后,中国的大门开始向世界敞开,随之中国社会释放出“催苏焕生”的强大发展动力,极大地提升了中华民族在国际上的地位与影响,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中国作为承载全球将近1/5人口的大国,在改革开放40年中经济发展所取得的成就,离不开中国与世界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同时也为促进世界经济增长,维护全球秩序稳定贡献了力量。在经济发展方面,40年来,中国始终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政策,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中国始终积极推动双边及多边贸易、投资发展,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对外投资正在对全球贸易的增长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日益成为全球经济再平衡的重要力量。当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贸易国、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第二大对外投资国,以对世界经济增长超过30%贡献率为全球经济的复苏与稳定贡献了重要力量。在探索现代化路径方面,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逐步增强以及中国在全球市场中话语权的不断提高,中国以独特的实践探索破解了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难以摆脱的发展与稳定、开放与自主、助推与攫取等几大难题,为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在全球治理方面,在逆全球化思潮涌动以及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民粹主义等极端化思潮泛起的世界形势下,中国正在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参与并引领全球治理,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提出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的倡议,在国际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共鸣,获得越来越多的认可,为世界航船指明了前进方向。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体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不但深刻改变着中国共产党自身和中国社会,也始终深刻影响和改变着整个世界。昔日的“东方睡狮”在改革开放中不断追赶与超越,实现了人类发展史上独一无二的伟大蜕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高度概括的:“中国进行改革开放,顺应了中国人民要发展、要创新、要美好生活的历史要求,契合了世界各国人民要发展、要合作、要和平生活的时代潮流。”当今中国已然成为国际秩序局势的稳定锚、全球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世界和平发展的正能量、全球共同治理的新动力、人类文明进步的贡献者。中华民族正以前所未有的勇气与自信大踏步走近引领人类社会发展的世界舞台中央,中国的改革开放也必将为世界繁荣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一切政权要想长期稳固,都必须紧扣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也是改革开放的初心和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是基于对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深刻把握,是基于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的深刻总结,是基于对时代潮流的深刻洞察,是基于对人民群众期盼和需要的深刻体悟。”

  一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史,就是一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浓墨重彩的民生改善史。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40年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程度,远远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是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生活水平提高最快的时期,是人民群众生活实现由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并向全面小康迈进的时期,也是我国民生事业从弱到强、从短缺到丰裕、从保障基本需求到极大改善的时期。从“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的提出,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40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清晰勾勒出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民生逻辑”和“人民至上”的执政情怀。统计数据表明,改革开放40年来,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22.8倍,就业近8亿人,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3.8%,医疗保险覆盖超13亿人,居民预期寿命提高到76.7岁。

  40年改革开放,在满足私人产品需求的基础上,正在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的公共产品需求;在满足生存和发展需求的基础上,正在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休闲和享受的需求;在满足基本需求的基础上,正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高层次需求;在满足物质文化需要的基础上,正在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到今年年底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将减少85%以上,确保小康路上一个都不掉队,脱贫人口成为世界之最。这项伟大成就不仅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与一致好评,也为解决当今世界最为棘手的贫困问题提供了中国方案,必将在人类历史发展长河中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作者郝永平系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杜敏系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图书和文化馆数字资源建设室副主任】

编辑:张苇柠

书库

工运

  • 劳动教育提升学生未来职场竞争力

    在澳大利亚肯特路公立学校的校园里,有几个高大的水罐。下雨时,屋顶的雨水通过PVC管道被收集到这些水罐中澳大利亚学校的花园常常被当作教学和劳动实践基地,学生们在这里播下蔬菜和花卉的种子,然后每班轮流管理照料两周。学生们观察这些植物的生长,描述和研究它们的变化规律,既得到了劳动,也增长了见识。

  • 【《中国工会十七大报告学习问答》】如何深化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活动?

    劳动关系是否和谐,事关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事关广大职工和企业的切身利益,是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一要把创建活动作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载体。推动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纳入党委领导下的维护社会稳定工作机制

  • 【《中国工会十七大报告学习问答》(31)】如何进一步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

    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又称“职工技术创新活动”,是工会组织职工群众开展的劳动和技能竞赛、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技术协作、发明创造等活动一要扩大覆盖面。长期以来,各级工会在提升职工参与率上进行了积极探索,先后涌现了技术革新、技术协作、发明创造、合理化建议、网上练兵以及“五小”活动(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等做法

  • 【《中国工会十七大报告学习问答》】工会如何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

    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根本政治保证事在四方,要在中央。一个国家,一个政党,领导核心至关重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党的领导的最高原则,关乎党和国家前途命运、关乎人民根本利益。

访谈

文献

  • 土地纠纷与过失杀人

    1785年,广东省东莞县的陈文友失去了已耕作了30年的佃租土地,原因是田主收了黄某更多的土地租用金。陈文友因此与黄某打了起来如果把这起案件仅仅作为家庭悲剧,那么这起案件并不具有典型意义。但是如果有数百起类似因土地产权“转移”引起的暴力事件

  • 初心不负映日月 丹心碧血铸忠魂

    我为革命而死了,你不要悲伤,不要难过,应抚养爱生,以继予志。我的财产由你继承。——这是临刑前王步文写给妻子方启坤绝笔信的全部内容。王步文,中国共产党安徽省委第一任书记,为中国共产党早期在安徽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1931年,年仅33岁的王步文在安庆英勇就义。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