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征程:迈向现代化的中国城镇化-中工理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读书娱乐旅游绿色城建社区打工

理论

财经

新征程:迈向现代化的中国城镇化

钱伯华
2019-10-21 13:47:35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回首以往,城镇化成就辉煌。前瞻未来,城镇化充满希望。在新时代的新征程中,中国城镇化应紧紧围绕“新型城镇化”和“开创新时代”转型换代,下大力气把城镇化根本转换到具有特定涵义和内容的“新型”上来,进入到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

        今年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紧接去年纪念改革开放40年的又一重大庆典,举国上下以此为契机,回顾总结辉煌历程,擘画开创美好未来。值此之际,本文礼赞70年来中国城镇化的伟大成就,领略全国城镇化的成功之道,献言中国城镇化的未来发展。

        发展至快 功成至伟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城镇化的发展和贡献有多大?事实胜于雄辩,最简明有力的是用量化主要事实的权威数据来说话。

        纵看历史和现状,我国的城镇化发展至快,变化至大。新中国刚刚成立时,城市数量由解放前的58个建制市,增加到1949年的136个建制市,一下子就新增了78个建制市。1957年进一步增加到176个,8年间增加了40个。后因总体平衡所需控制增长速度,至1978年增加到193个。城镇化率从1949年的10.6%提高至1957年的15.4%,再提高到1978年的17.9%。城镇人口由1949年的5765万人增加到1957年的9949万人,再增加到1978年的1.7亿人。改革开放以来,更是创造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新纪录。截至2018年,城镇常住人口由1978年的1.7亿人增长到8.1亿人,增加3.2倍。城镇化率由1978年的17.9%提高到59.58%。从1949年到1978年的29年平均计算,每年增长0.2个百分点,然后又走高,从1978年到2000年年均增长1个百分点,2000年到2011年超过1.5个百分点,近些年则调适为1.2个百分点。全国城市人口增速经历了由快到慢、由慢到快、进而趋稳的过程。一般认为,城镇化率从30%到70%是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阶段,超过50%就意味着从农业社会向城市社会转型。我国在2011年城市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整个城镇化进入到加速期与较快发展的中后期。

        横看世界城市坐标系中的位置与对比,中国正在迅速崛起。世界发达国家由于经济科技先进,加之于有些国家不大、人口较少,所以城市化率较高,早已达到75%—80%,先行进入成熟期。我国由于是人口和“三农”大国,城镇化率低于高收入国家约16个百分点,低于中等收入国家约6个百分点,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约3个百分点。但是,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所以每一个百分点所对应的绝对数远远大于西方国家。特别是我们只用几十年就完成了西方国家用了200多年才完成的城镇化及工业化进程,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美国最具影响力的智库研究认为,中国城市化进程前所未有,已处于全球增长前沿。

        我国城镇化率提升,不仅仅是将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这么简单,而是一项复杂困难的系统工程,特别是城市“成长培养”的成本和代价越来越大。据测算,我国城镇化率年均增长1个百分点,就需要新增建设用地1800平方公里、住房3至4亿平方米、生活用水14亿立方米(吨);每增加1个城市人,就需要新增城镇固定资产投资50万元。如此去看,我国城镇化是一个难度高、付出大的系统工程。

        更值得称道的是,我国城镇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已成为担纲主战的“主力军”、推动发展的“主引擎”、国民聚居的“大本营”。其地位和作用从以下一系列数据足以证明。2018年,地级以上城市市辖区仅占全国土地面积的28%,人口占全国总量的30%,而业绩贡献占比则占了大头,第二产业生产总值占全国总量的68%,第三产业生产总值占6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62%,高等教育和科研力量超过90%。如果计入县级城市,所占比重更大。在科技创新、科技贡献率、科技人才拥有及成果涌现等方面,更是以城市为主。

        由此可见,中国城镇化70年是多么辉煌的历程、多么伟大的事业,它在振兴中华的时代壮举中承担了重大的历史使命,发挥着重要的主体作用。

        强根固本 一统集成

        中国城镇化迅速推进、大获成功的根本动力和成功之道,主要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国家制度、执政体制和民主集中制的制度优势与政治威力,抓住根本和关键强根固本,全面调动、整合、集成各方面力量和优势,聚全党全国全民之伟力,集全部发展要素之大成。

        (一)依靠中央决策、举国行动的制度体制优势,中国城镇化走出了一条后发快至的快车道。新中国建立70年来中国城镇化的发展历程,无不是在社会主义制度安排之下、党和国家统领掌握之中进行的。初始启动是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决定把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从根本上奠定了新中国城市发展和城镇化推进的国策地位、战略部署和力量倾注。1952年9月、1955年11月,中央两次召开全国省区市城市建设局长会议。1978年3月,国务院召开全国城市工作会议。2013年12月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2015年12月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召开,习近平同志都亲临会议发表重要讲话。由此可见,党和国家对全国城镇化一贯高度重视,将其摆在头等重要位置,统领全局,作出战略决策和工作部署。在实施过程中,充分发挥中央权威和举国体制的优势与威力,这是中国城镇化快速崛起的最强法宝和最牢依靠。

        (二)新中国成立的初创和改革开放,为中国城镇发展输入了新动力、打开了新天地。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举国上下迸发出极大热忱和建设的冲天干劲,对党和国家重点建设城市的决策热烈响应、雷厉风行。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改革开放,对中国城镇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精神新动能和发展新动力,将中国城镇化推进到一个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新时期。

        (三)市场经济为城镇化发掘出无穷无尽的动力与活力,打开了广阔远大的天地与前景。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实行,为城镇化发掘出活力剧增的新源泉,更新了动能超强的新引擎,打开了广阔远大的新天地,特别是在城市扩张、民生改善、投资获利、财税增收、政绩建立、市场兴起等多方面需求统一聚焦于城镇化这一“公约数”和“交汇点”的情况下,全国城镇建设如火如荼,成为如雨后春笋般的速生地,在不断改造出新、扩建新建中日新月异。

        (四)激发满足对城市的向往追求,是城镇化最深厚基础、最充足源泉。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最根本宗旨和最深层动力,是对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满足,在城镇化上同样如此。在正确的发展导向和政策促成下,发掘喷涌出从四面八方流向城市的源头活水,大批新市民特别是年轻人带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学校、农村、部队、海外等各方面多通道奔向城镇,为城镇提供了源源不竭的新鲜血液和长足后劲。

        (五)各级党委和政府积极作为,把推进城镇化作为奋斗目标和政绩追求。在中央对于城镇化的发展导向和决策部署下,各级党委和政府及广大城镇建设者积极响应,创造性地贯彻执行,纷纷制定实施城镇化发展战略,把推进城镇化与加快发展、造福人民、创造政绩紧密结合起来,不断加快加大城市集镇的发展变化。

        (六)推动城镇化多渠道多路径探索前进,走出“多路并进、多柱共擎”的城镇化崛起之路。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主体,以大城市为“群主”,以中心城市为“中枢”,以小城镇为“卫星”和“纽带”,造成“众星拱月”之势和“众擎易举”之效,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群起联动、彼此协同,互促并进、共生共荣。注重发挥各地、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多路开辟、多策创新城镇化路径,多方共建、多柱共擎城镇化大厦。

        (七)靠产业和科技相结合的实业兴城,推动城镇化在多化一体中互促并进。将城镇发展最根本的支撑放在各种实业、特别是和科技相结合的产业上,避免了空心化,靠增强实力推进城镇化。同时重视城乡统筹、融合发展,并与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协同发展,使城镇化进入多化一体、互促并进的良性循环。

        (八)既对外开放广借外力又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内因外力合成推进城镇化。各地城镇,特别是大中城市,都非常注重学习借鉴国际先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经验,许多城市与多国城市结对互学互鉴、交流合作。各级领导和城镇规划建设管理者们,都到发达国家先进城市考察观摩、拜师取经,取人之长、为我所用,同时实行“走出去”战略,使中国城市跻身于世界新秀城市之林。

1 2 共2页

编辑:迟语洋

书库

工运

  • 把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推进企业改革发展的强大动力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根本动力。要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永恒课题、终身课题,以自我革命精神加强党的建设,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

  • 关于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创建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创建活动,是各级工会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培养新时代技术人才并发挥其作用的重要手段,也是为职工群众搭建一个锐意创新、攻坚克难的阵地和展示才能、发挥作用的平台。

  • 守初心 担使命 奋斗正当时

    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还要不断加强专业理论知识学习,融会贯通、与时俱进,全面提高干事创业的本领,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当攻坚克难的奋斗者。

  • 牢记为人民服务宗旨 做群众的贴心人

    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时时想着人民,感情上要融入群众。无论什么时候,我们的群众情怀不能淡,要体验群众生活、体会群众甘苦、体味群众情感,真正做群众的贴心人。

访谈

文献

  • 周恩来与南方局干部教育

    从1939年开始,周恩来领导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重庆红岩开展了8年工作。在这段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时期,周恩来特别重视干部教育工作周恩来在《建设坚强的战斗的西南党组织》中提出了“要在思想上组织上巩固党,使西南党成为真正的彻底的地下党

  • 伟大的跨越:西藏民主改革60年

    一、黑暗的封建农奴制度三、彻底废除封建农奴制十、西藏发展进入新时代2019年是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按中国传统文化习俗,六十年一甲子,是值得纪念的日子。六十年前的民主改革,对西藏地方和西藏各族人民而言,是一次新生,意义非同寻常。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