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社会关注-正文
养老金“十连涨”底气何来?
//www.workercn.cn2014-02-07来源:科技日报
分享到:更多

  

  国务院决定,从今年1月1日起,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再提高10%。这是我国连续第十年上调企退人员的养老金,全国7400多万企业退休人员将因此受益。

  一边是养老金“十连涨”,一边是部分省份基本养老基金入不敷出,如何使基金收支达到平衡,如何提高养老金连涨的“含金量”,如何弥合退休人员的收入差距,也是紧要问题。

  养老金十年连涨,“含金量”有多高

  据统计,“十连涨”之后,养老金绝对水平已从2005年的月人均714元提升到今年的超过2000元。而在此之前的1998年到2004年7年间,我国企业退休人员月养老金一共才增加180元。与之相比,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偏低的状况在2005年后得到明显改善。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新闻发言人李忠在回答新华社记者提问时指出,今年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的上调标准是综合考虑了职工平均工资的增长、物价上涨、养老保险基金和财政承受能力,以及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等因素来确定的。

  虽然养老金年年涨,但是这样的调整在企业退休职工看来,由于物价上涨因素的抵消,“含金量”并不高。

  重庆市沙坪坝区的谢女士曾是一名街道企业的职工,2009年退休时,其养老金仅为800多元,连年上涨后已接近1200元。

  “虽然养老金每年上涨,但是肉、油、蔬菜也一直在涨价,开支一直在增加,就以猪肉为例,5年多来价格至少翻了一倍。”谢女士告诉记者,现在每个月的养老金也仅够勉强维持生活,基本没有剩余。

  中央党校教授周天勇指出,近年来我国CPI涨幅比较温和,但其中的肉、蛋、米、油等生活必需品涨幅较大,而这些恰恰是退休人员消费的大头。

  “养老金上涨老百姓肯定叫好,但物价水平尤其是生活必需品的上涨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养老金上涨的福祉。”周天勇说。

  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教授熊晖认为,每年上调10%的做法体现了政府对民生工作的重视,但是养老金的上调缺乏制度层面的保障,老百姓“心里要有底”,有必要建立养老金调整的正常机制。

  实际上,1997年,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中就提出,“要按照国家规定进一步完善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2012年发布的“社会保障‘十二五’规划纲要”也提出,“统筹建立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

  “这个机制要尽快建立起来。”熊晖说,“调整机制可以选取通货膨胀率特别是与老年人密切相关的生活必需品的价格涨幅为挂钩指标,同时调整幅度还应与在职职工的工资水平挂钩。”

  多方差距很大,养老金“鸿沟”怎样弥合

  重庆市江津区某民营企业退休职工李师傅在2008年刚退休时,养老金仅为1200多元,经过连续的上调后达到2024元,但这个数字跟他机关的朋友超过4000元的退休工资相比,至少低了一半。

  养老金的差距不单存在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与企业退休人员之间,很多国企退休员工养老金也明显高于非国企员工——同样家住重庆市江津区的刘师傅是电力公司的退休职工,2008年退休的他现在每月退休工资将近3000元。

  更大的养老金差距还存在于城乡居民之间。目前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养老金中位数为每年720元,而城镇及其他居民养老保险的养老金中位数为每年1200元,前者仅及后者的60%。

  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陈步雷教授指出,我国现行法定养老保险制度按照职业对企业职工、农村居民、城镇个体户、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等不同群体进行分割,过多的制度性区隔损害了养老保险制度的公平性与互济性。

  他认为,当前国家财政承担了机关和事业单位在职人员养老保险中本应由个人缴纳的部分,这是有违公平的。此外,公务员保留了退休金的高替代率,而企业职工在降低基本养老金替代率的同时却未补上企业年金,使得两大群体的待遇差距持续扩大。建议机关事业单位公职人员要纳入国家统一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承担同样的缴费义务、享受平等的养老保险权益。

  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健全合理兼顾各类人员的社会保障待遇确定和正常调整机制。因此从长远来看,要消除企业退休人员与公务员养老金过大的差距,必须推进养老金双轨制改革。

  个别省份入不敷出,如何确保收支平衡

  2012年,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1.97万亿元,支出1.55万亿元,当期结余4191亿元,累计结余2.37万亿元。从全国来看基金收大于支,然而在个别省份却出现了入不敷出的情况,需要财政补贴。

  随着养老金水平的逐步提高和老龄化——20年内65岁以上的人口将从目前1.15亿人增加到2.4亿人,越来越多的人需要养老金的及时支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坦言,基金的压力会越来越大。

  我国的养老体系有三大支柱,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和企业年金。其中,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已达2.3万亿元,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已经超过1万亿元,企业年金则超过3000亿元。

  其中,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承担着当期支付的重要使命,是我国养老体系的基石;而社会保障基金则是国家为应对将来老龄化社会准备的战略预备金。而现实的情况是,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企业年金均允许投资运营,而基本养老金由于投资体制落后,只能存银行和买国债,“贬值”风险巨大。

  2012年3月,中国社保基金理事会进行了地方基本养老金保值增值的探索——受广东省政府委托,投资运营广东省基本养老结存资金1000亿元。该基金权益2012年末余额为1034.09亿元,实现了较好收益。

  针对养老金运营制度改革,人社部部长尹蔚民近日撰文指出,在确保当期养老金发放和保证基金安全的前提下,积极稳妥推进基金的市场化、多元化投资运营,健全基金监管体制,努力消除基金贬值风险,实现保值增值,以利基金长期平衡。

  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褚福灵认为,养老金是全国人民的养命钱,投资运营必须慎重,实现增值过程中,“安全稳健”是先决条件。

  (据新华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