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社会关注-正文
当前应对就业新挑战的主要思路
//www.workercn.cn2014-05-06来源:新华日报
分享到:更多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目前,中国以及江苏的劳动力市场和就业形势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系列新的结构性矛盾取代了过去总量供大于求的矛盾。继续依靠投资-拉动增长-增加岗位的旧模式,已经难以应对当前的就业新挑战。

  2013年全年江苏省的求人倍率在1—1.06之间,总体呈继续上升趋势。进入2014年,除了苏州等少数热点城市以外,省内许多城市都出现了明显的“招工难”,过去曾经是劳动力净输出地的苏北地区,也出现程度不等的“招工难”。总体上看,0.8-1.2是求人倍率的合理区间,江苏几年来略高于1(高于1表示劳动力供不应求)的水平仍属合理。但同时也清楚地表明,江苏劳动力的总量供给已经呈现出鲜明的“紧平衡”特征。

  与总量供给的紧平衡相伴随的,是就业的结构性问题不断凸显:高校毕业生成为就业最困难群体;招工难与就业难两难并存、缺普工与缺技工并存;求职者对就业质量的高需求与优质岗位供给不足的矛盾十分突出;传统的劳动力输出地——苏北地区也出现了较大的用工缺口;求职者自身就业能力与优质岗位的要求难以匹配的矛盾十分突出。

  直观地看,解决就业问题,主要依托四个主渠道增加就业岗位:劳动者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企业吸纳就业、政府开发公益岗位安置就业、国有大中小企业安置劳动力。目前,这四条主渠道在岗位供给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应对当前的就业新挑战,需要更为全面系统的制度安排和持续的努力,要从产业发展、教育、全民创业创新能力等深层次进行突破。

  1.积极实施产业结构调整,以转型升级减少对低技能劳动力的需求量。一般以为,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可能加剧就业困难,但江苏近年来的就业形势实际上是转型升级的良好时机。一方面,劳动力总量供给呈现的“紧平衡”特征,表明转型升级不会明显提高失业率;另一方面,企业缺普工情况普遍,表明必须通过转型升级,逐步淘汰部分价值链低端的产业,发展高附加值的产业,以提高企业效率和盈利能力,从而提高员工薪酬水平以缓解“招工难”。

  2.加快建立健全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 江苏现有高技能人才大约200万,而按照转型升级的要求,市场缺口将达到230万;技师和高级技师的求人倍率长期高达2以上。目前的主要措施是重金引进和奖励,但引进和奖励只应作为补充措施,要根本改变高技能人才的短缺,江苏应加快建立健全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从学校教育和岗位培训两方面入手。

  一是要重点建设一批优质职业教育机构、重点办好一大批高职院校。二是要加快建立终身培训制度,将岗位培训贯穿于整个就业过程。设立与产业发展趋势相匹配的专项培训项目,采用免费或差额补助等财政政策,向所有适龄劳动力提供至少三次以上的上岗或转岗培训。

  3.实施全民创业培训和创业扶持政策。信息化时代,创新创业能够最有效地提供新的就业岗位,一个淘宝网直接和间接地解决了300多万人的就业。因此,江苏应积极营造全民创业氛围,系统实施全民创业培训和创业扶持政策。

  创业培训和创业指导应成为政府重要的公共服务项目。政府可以通过服务外包、委托或购买服务的方式,扩大创业培训和创业指导服务的供给,向全社会成员提供创业培训和指导。在街道和社区,应逐步配备专门的创业指导人员,具体帮助创业者。

  政府应提供促进创业的资金扶持政策,主要途径有两方面,一是税费减免;二是提供担保再担保业务。

  4.实施小微企业振兴计划。以“全民创业带动就业”,是应对就业新挑战的关键措施,而小微企业则是全民创业的主要载体,江苏应尽快实施小微企业振兴计划,以扩大创业,带动就业。可以由发改委组织进行小微企业振兴规划。

  目前,为鼓励全民创业和小微企业发展,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对小微企业采用非登记企业制度,运用备案制进行管理,仅对涉及到公民健康和人身安全的小微企业进行专门审核;二是放宽注册场地的限制,对一些设计咨询类的小微企业,只要对邻近居民生活和环境没有影响,允许将居民住宅作为企业注册地点;三是降低和放宽资本金限制,允许创业者以不动产和无形资产作为注册资金;四是调整小微企业的年检制度,对不涉及食品安全、人民健康以及生产安全的企业,取消年检制度。

  (作者为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