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社会关注-正文
创新体制机制 推进精准扶贫
//www.workercn.cn2014-07-01来源:广西日报
分享到:更多

  

  韦茂才 韦义勇

  经过多年扶贫攻坚,我区扶贫成效显著,农村贫困人口数量不断减少,贫困地区农民收入不断增加,贫困地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为实施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顺利完成新10年扶贫开发目标任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推进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必须正视和有效解决扶贫开发中存在的贫困人口底数不清、情况不明、针对性不强、扶贫资金和项目指向不准等突出问题。为此,应从创新扶贫工作体制机制着手,推进精准扶贫,对贫困户和贫困村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和精准考核,引导各类扶贫资源优化配置,实现扶贫到村到户,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

  抓好建档立卡工作和信息化建设,创新精准识别机制

  建档立卡与信息化建设是精准识别的两个基础性工作。成立高规格的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负责组织指导协调建档立卡工作;强化扶贫建档立卡工作的宣传,把建档立卡工作的目的和要求、识别标准、识别程序等相关政策宣传到每个农户和每个行政村,确保群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明确责任分工,结合各县(市、区)实际,由扶贫办负责规模分解、组织建档立卡工作人员培训,由乡镇负责贫困户、贫困村的识别确定并具体做好建档立卡工作;严格按照工作流程进行贫困户贫困村的识别工作,贫困户识别做到“两公示一公告”,贫困村识别做到“一公示一公告”,健全相关记录和档案资料,全程公开,接受监督,确保结果公开、公平和公正;建立完备的贫困户、贫困村建档立卡工作档案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驻村工作队制度,创新精准帮扶机制

  抓好精准扶贫需要干部进村入户抓落实,所以干部驻村工作制度是落实精准帮扶的重要保证。建立驻村工作队制度,确保每个贫困村都有驻村帮扶工作队,每个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并建立驻村帮扶工作队、贫困户帮扶责任人数据库;将扶贫措施与建档立卡结果衔接,因地制宜、因村因户施策,集中力量予以扶持,提高扶贫工作的精准性和有效性;在帮扶上做到“六个到村到户”,即:结对帮扶到村到户、产业发展规划到村到户、教育培训到村到户、农村危房改造到村到户、生态移民到村到户、基础设施建设到村到户。

  做好扶贫对象的信息监测,创新精准管理机制

  准确摸清贫困农户基本情况,实时反映帮扶情况,是实施精准管理的前提。因此,要推进精准扶贫,必须对扶贫对象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监测,实时反映帮扶情况,实现扶贫对象的有进有出、动态管理。建设一支精通统计业务的县乡统计专业队伍,确保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及时性;建立高能高效的识别监管程序,对建档立卡的贫困户进行重新甄别,严格按照“报(群众申报)、评(民主评议)、查(入户调查)、审(审核公示)、定(部门认定)”五个环节确认扶贫开发对象,使扶贫开发对象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识别在时间和程序上同步进行。严禁将不符合条件的对象纳入贫困人口范围,做到工作环节不减少,公示时间不缩短,民主监督不缺位;建立更加有效的部门协作机制,扶贫、民政部门要明确任务,各负其责,定期协商,沟通信息,实现低保与扶贫互相对接、融合渗透。实行“随进随退”的动态管理机制,做到应进则进、应保则保、应扶则扶、应退则退。

  建立健全工作量化考核及奖优罚劣制度,创新精准考核机制

  对贫困户和贫困村识别、帮扶、管理的成效如何,对贫困县开展扶贫工作的成效如何,各项扶贫政策落实情况如何,是检验和衡量扶贫工作实绩的尺度,也是衡量干部工作能力的凭证。因此,要把帮助贫困人口增加收入、改善贫困人口生产生活条件、减少贫困人口数量和降低贫困发生率等作为主要考核指标,采取专家、贫困农户、普通群众和基层干部共同评议的办法,对各地精准扶贫工作成效和有关单位部门及党员干部结对帮扶责任落实情况进行考核评估。建立扶贫开发工作督查机制,对精准扶贫各项工作进展情况和已经制定政策的落实情况进行督查。通过建立完善的工作量化考核及奖优罚劣制度,引导各级干部到扶贫攻坚主战场去,到基层去,到艰苦的地方去,让想干事的有机会,能干事的有位子,干成事的有地位,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营造重实干、创实绩、求实效的浓厚氛围,推动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走上新台阶。

  (作者单位:中共河池市委党校)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