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社会关注-正文
芦山重建:走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新路
//www.workercn.cn2015-04-20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到:更多

  

  2013年4月20日,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强烈地震。习近平同志要求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必须“突出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理念”。国务院批复的《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要求建立“雅安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试验区”。在中央统筹领导下,四川省委省政府作为责任主体领导指挥整个重建工作,市县作为执行主体落实重建工作,省市县三级联动合力推动重建。在灾后恢复重建实践中,灾区以生态为基础、文化为特色、旅游为载体,努力探索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新路,取得明显成效,正逐步走出一条经济持续稳定发展、能源资源高效利用、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社会文明明显提高的灾后恢复重建新路。

  永续发展: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战略意义

  在重大自然灾害之后,如何认识自然、利用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进而实现永续发展,保持社会和谐稳定、长治久安,这是恢复重建中必须认真思考的重大课题。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积极推进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走出了一条具有战略意义的灾后恢复重建新路。

  有利于由输血向造血转变,促进可持续发展。实施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关键是如何通过灾后恢复重建,快速实现由输血向造血转变,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芦山地震灾区大多属于国家生态主体功能区,其资源主要集中在自然生态资源和特色文化资源方面,发展旅游业的优势突出、潜力巨大,具有带动生态农牧业、文化产业、民族手工业、医药保健业和其他服务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围绕发展旅游业,大力推进文化、生态与旅游融合发展,有利于促进灾区经济发展转型升级,推动发展方式由“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变,形成可持续发展新格局。

  有利于由维稳向治理转变,促进长治久安。雅安位于四川盆地西缘,东靠成都、西连甘孜、南界凉山、北接阿坝,素有“川西咽喉”“西藏门户”“民族走廊”之称,战略地位极为重要,其社会稳定对整个藏区稳定具有重要影响。在芦山地震灾区推动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能借助生态共享平台、文化互鉴平台、旅游交流平台,有力推动该区域与其他地区文化交流融合与相互理解尊重,促进该区域先进文化传播、思想观念更新、文明素质提高,增强人们的国家意识和公民意识,加强民族团结,为维护民族地区稳定发挥重要作用。

  有利于由守业向创业转变,促进民生改善。芦山地震前,雅安市经济发展较为缓慢,群众增收渠道单一。旅游产业被公认为富民产业,对改善民生、富民增收具有重要作用。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将旅游业与特色城镇和新农村建设、交通和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建设有机结合,形成多领域、多行业的互动融合发展,能有力促进当地居民创业就业、增加经济收入。尤其是以旅游业为主导的文旅融合、农旅融合,可吸收各年龄段劳动力以多种方式进行创业,行业门槛低、投入见效快、经济效益好,对改善民生的作用十分明显。

  有利于由保护向建设转变,促进生态建设。雅安是川滇森林及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中,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提供生态产品的任务十分艰巨。推动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经济发展有机结合,有利于将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生态产业优势,促进生态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良性互动,提高生态资源综合利用率,更好地发挥生态建设综合效益,改变以往“杀鸡取卵”式的资源开发模式,避免建设性破坏,实现由被动生态保护向主动生态建设转变,确保灾区重要自然生态系统结构的完整性,增强自我恢复和调节能力,切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

  绿三角模式: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模式创新

  当前,在经济全球化和高新技术迅速发展的大趋势下,产业融合已经成为一种新型发展模式,对促进传统产业创新、推进产业结构优化与相关产业快速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在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中,推进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实质就是促进产业融合发展,目的是在自然灾害多发、生态资源丰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区域探索新的经济发展模式。

  雅安推进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模式,可以概括为“绿三角模式”,即以生态为基础、文化为特色、旅游为载体、融合发展为核心,推进区域发展、富民增收和长治久安。通过利用现有资源、防止闲置浪费来盘活存量,通过融合互补叠加、促进经济增长来做大增量,促使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带来的效应大于其简单的叠加。用公式表示为:生态、文化、旅游1+1+1=3+△x,△x就是增量,增量部分就是融合发展带来的各种放大效应,如资源聚合效应、发展辐射效应、品牌宣传效应等,最终实现生态、经济、民生、社会和谐稳定的综合发展。

  从时代背景来看,绿三角模式植根于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客观要求,是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加快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着力防风险补短板增后劲的新动力;植根于生态文明建设大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下资源观、整体观、发展观的新探索;植根于探索灾后恢复重建新路径的现实要求,是认识自然、利用自然的灾后恢复重建的新路径;植根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核心要义,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区域竞争力的新方略。

  从系统构成来看,绿三角模式是一个以融合发展为圆心的发展同心圆。稳定和发展是芦山地震灾区区域发展的两大主题。从长远、治本和全局来看,地震灾区和民族地区稳定的核心是民心问题,民心问题的核心是民生问题,民生问题的核心是增收问题、发展问题,群众增收致富才有稳定的基础。绿三角模式通过生态保护促进绿色发展,通过文化传承促进社会发展,通过旅游富民促进经济发展,最终形成一个以融合发展为圆心,包括民生、稳定、社会和谐、区域长治久安多个圈层的发展同心圆。

  有机交融: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实现路径

  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通过建立保护与利用融合、空间融合、项目融合和产品融合四大机制,推进区域生态、文化与旅游业有机交融,建设国家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基地。这为促进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提供了实现路径。

  保护与利用融合机制。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灾区积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不断推进各项生态工程落实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深入实施国家主体功能区战略,积极争取生态补偿政策。在文化发展方面,不断加强对自然遗产、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挖掘雅安熊猫文化、茶及茶马古道文化、汉代文化、藏羌彝民族文化、红色文化、川西农耕文化等地域特色文化,并对这些文化资源加以整理,推进文化资源向旅游产品转化,开发一批特色文化景区景点,丰富文化旅游产品体系。

  空间融合机制。芦山地震灾区在恢复重建过程中,尽量辐射周边区域,通过空间融合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市场共建、信息联动、共同发展。2015年3月,雅安召开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区域合作圆桌会议,来自成都、攀枝花、乐山、雅安、眉山、阿坝、甘孜、凉山8个市州的代表签署了《国家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试验区旅游合作联盟框架协议》,并就构建区域旅游合作联盟、共同推进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达成基本共识。通过空间融合,8市州按照“保护生态、长期合作、互利共赢、统筹协调、共同推进”的原则,实现优势资源共享、统筹机制共建、企业主体共铸、市场产品共创、发展平台共搭、特色品牌共彰、专业人才共用、合作利益共赢,在实现区域旅游业整体利益和长远目标的同时,兼顾各市州的局部利益和具体目标,为各市州提供充足的发展空间。

  项目融合机制。项目是发展的载体。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通过项目来挖掘和整合公共文化、文化遗产和自然生态资源,实现生态文化旅游与一二三产业融合,最终实现全域融合、全程融合、全面融合、全新融合。“大熊猫家园”“茶马古道”“美丽芦山乡村”“西蜀雅雨”等六大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项目,统筹了灾区生态、文化、国土、城乡建设、交通、农业、林业等多种要素,以“旅居一体”为理念,形成山、茶、田、林、庄交织互融的田园新居景象,打造“景、城、村、业”融合发展的现代乡村旅游度假区。

  产品融合机制。随着灾后恢复重建的推进,雅安市突出灾区气候适宜、自然环境优良的生态优势,强化对区域内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利用区域内优良的空气、水质及绿色环境等生态优势,开发生态度假、避暑养生、户外运动等高品质多样化综合性休闲度假产品。这些产品以休闲街区、特色村镇、旅游度假区为载体,集康体、养生、运动、娱乐、体验为一体,满足了广大群众个性化旅游需求。

  (作者单位: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 人民日报 》( 2015年04月20日 07 版)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