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社会关注-正文
近30年来我国就业人口特征变化趋势
杜声红 孔立
//www.workercn.cn2017-10-18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分享到:更多

  

  按照联合国中方案人口预测,中国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的增长率早已呈下降趋势,而劳动力总量也将从2015年开始逐年减少。随着少子老龄化的不断加深,劳动力人口的年龄结构必定趋于老化,随之将会出现劳动力短缺的局面。对于劳动力是否短缺、何时开始出现短缺以及如何应对劳动力短缺等问题,众多学者和政策研究者都已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分析,却鲜有研究关注当前就业人口的特征与变迁。而这不仅是劳动力供给和就业岗位之间匹配的结果,某种程度而言也反映了对劳动力的潜在需求,为劳动力结构的改善和素质的提高指明了方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对1982—2010年4次全国人口普查汇总数据进行详细分析,试图回答当前我国就业人口的特征以及近30年来有何变化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适应就业人口特征变化趋势的相关建议。

农林牧渔劳动者比例逐年下降

  农林牧渔劳动者的比例逐年下降,但仍旧居于主体地位。从1982—2010年4次全国人口普查中劳动就业者的职业分布来看,从事各类型职业的劳动者比例虽然略有变化,但总体而言职业结构比较稳定。除不便分类的其他劳动者以外,占比最低的是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事业单位负责人,一直保持在2%以内;其次是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虽然近30年来比例有所增加,但仍旧在5%以下;再次是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同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事业单位负责人一样,其所占比例变化非常小,基本在5%—7%。改革开放以来,商业、服务业工作人员明显增加,但因基数太小,2010年所占比例仅为16%左右;生产工人、运输工人和有关人员所占比例在2000年以前较为稳定,但随后有大幅提升,从2000年的15.83%上升到2010年的22.49%。另一个重大而深刻的变化是农林牧渔劳动者逐渐减少,其所占比例从1982年的71.98%下降到2010年的48.31%。

各职业劳动者性别比总体较为均衡

  从各职业类型中劳动者的性别比来看,总体较为均衡。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商业、服务业工作人员,以及农林牧渔劳动者的性别比基本维持在90—110之间。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以及生产工人、运输工人和有关人员的性别比较高,但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的性别比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从1982年的308.64下降到2010年的203.05,而生产工人、运输工人和有关人员的性别比近年来略有增高。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事业单位负责人的性别比最高,1982年更是达到863.11,虽然随着女性社会参与度的不断提高,这一数字出现大幅下降(2010年降低到了297.87),但仍然处于较高水平。

就业人口年龄结构逐渐老化

  就业人口年龄结构逐渐老化,15—34岁就业人口所占比例逐年降低,40岁及以上就业人口所占比例逐年增加。从4次普查数据来看,15—19岁就业人口所占比例的下降最为迅速和明显,从1982年的18.08%下降到2010年的3.23%;20—24岁就业人口所占比例从13.51%下降到11.09%;25—29岁就业人口所占比例从16.91%下降到11.12%;30—34岁就业人口所占比例从13.35%下降到11.05%。35岁及以上就业人口所占比例则呈现上升趋势,2010年35—49岁就业人口更是成为占比最高的人口,35—39岁、40—44岁、45—49岁就业人口所占比例分别为13.74%、14.73%、12.16%。虽然《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规定我国现行的退休年龄一般为男性60周岁、女性50周岁,但从普查数据可以看出,60岁及以上就业人口一直占有较高比例,2010年其所占比例(60—64岁就业人口比例为4.01%)甚至超过15—19岁就业人口所占比例(3.23%)。

  就业人口性别比随年龄增加而升高。1982—2000年数据显示,15—24岁就业人口中女性所占比例一直高于男性,到2010年,男性所占比例开始超过女性;在25岁及以上就业人口中,随着年龄增加性别比呈升高的趋势。退休年龄的性别差异,是造成50岁及以上就业人口性别比偏高的重要原因。1982年,50—54岁、55—59岁、60—64岁就业人口的性别比分别达到200.50、269.20、378.86;到2010年,相应年龄人口的性别比依旧保持在150左右。

1 2 共2页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