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社会关注-正文
寻找城市发展新动能
束 涵
//www.workercn.cn2018-01-16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分享到:更多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近些年来,资源型城市如何防止矿竭城衰,如何寻找城市发展新动能成为备受关注的话题。

  实际上,任何资源型城市在资源开发活动中都将经历“兴起—发展—高潮—衰退”这一周期性变化过程。德国鲁尔、日本九州、法国洛林矿区等地就曾一度衰落,不过他们最终通过国家政策引导以及产业结构调整走上了可持续发展道路。

  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自本世纪初开始,动因主要源于两方面:一是生态环境恶化倒逼出的必然选择。以采矿业为例,过度采矿活动及其废弃物排放不仅破坏土地资源,还造成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破坏、地下水以及土壤质量下降等一系列生态问题。二是城市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需要。在计划经济时代,资源型城市曾经辉煌一时,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些城市受历史包袱影响面临着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增长乏力、失业率增加等难题,转型发展刻不容缓。

  一直以来,国家在财政和政策上给予资源枯竭型城市种种扶持。国土资源部数据显示,从2010年起,中央财政重点支持38个矿产资源枯竭型城市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累计投入148.7亿元。中共十九大报告也明确提出支持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发展。在中央和政府的支持下,越来越多的城市发展旅游文化等替代产业,走上了绿色转型之路。包头市石拐区就是成功转型的典型案例,该区大力开展生态修复,发展“绿色经济”,同时依托珍贵历史文化遗存,将旅游与文化深度融合,打造出一个集生态、旅游、影视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文化产业基地。

  资源城市转型也不能一刀切。在国务院印发的 《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中,全国262个资源型城市被分为四大类:成长型、成熟型、衰退型和再生型。城市类型不同,其转型方式也不尽相同,比如衰退期城市,国家加大优惠政策投入力度,鼓励当地政府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接续产业。

  又如成长期城市,政府要未雨绸缪,提前做好长期资源环境规划,秉承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既开发又保护,将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有机结合。

  城市转型之路不仅关乎产业转型,还涉及到资金、技术、人才、体制、文化、资源使用周期等各个因素,一旦成功,难题就将转变为机遇,挖掘出新的城市经济增长点,在保证绿水蓝天的同时,为国民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