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乡村振兴需防止四种不良倾向-中工理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读书娱乐旅游绿色城建社区打工

理论

社会

推动乡村振兴需防止四种不良倾向

张宏强
2018-11-08 08:17:51  来源:经济日报

  乡村振兴是一项复杂、长期的系统工程,既要解决一些老问题,也会面临不少新挑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稳步推进各项重点工作,确保相关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到位。当前,各地在推动乡村振兴的实践中还存在一些不良倾向,值得注意。

  一是只注重全面规划、忽视细化落实的倾向。今年以来,全国多个省、市陆续发布了各自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或行动计划。但有些规划和计划存在“全面有余、细化不足”的问题,导致开展实际工作时无从下手。在编制规划过程中,一些地方往往照搬上级规划,在结合地方实际上明显不足,既没有体现出农民群众所思所想所盼,也没有体现出乡村千差万别的环境和农民群众生产生活之间的关系。

  二是偏好依靠外部力量、忽视内生动力的倾向。乡村振兴涉及政府、企业、村民自治组织、农民等诸多主体,但一些地方存在依靠外部力量主导、内生动力不足的问题。有的规划不注重农民群众参与,有的项目没有经过群众讨论确定,有的利益联结机制不够紧密,不能有效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更好激发内生动力,导致相关规划、项目缺乏生命力,难以持续。

  三是重“硬件”、轻“软件”的倾向。推进乡村振兴涉及方方面面,既包括推进农业提质增效的标准化、品牌化、追溯体系建设等,也包括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整治等。各地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对“看得见”的硬件项目,比如,基础设施改造、农田整治等非常重视,而对“看不见”的制度建设等重视程度不够,基层制度建设明显滞后,重建设轻管护等现象在不同地方、不同领域广泛存在,导致很多项目难以持续良好运转。

  四是重视单兵突进、忽视全面均衡发展的倾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是重点,生态宜居是关键,乡风文明是保障,治理有效是基础,生活富裕是根本,这五者缺一不可。但一些地方在推进工作的过程中存在单兵突进、“一条腿走路”的现象,尤其是存在不同程度的“重产业轻生态”现象。一些地方把乡村振兴当作单纯的产业振兴,或者只理解为是改变乡村表面面貌的“面子工程”,对关系到乡村发展的一些重要的制度性、基础性、长久性工作,比如乡风文明建设、乡村治理等重视不够、投入不多。

  对于这些倾向性问题,我们需全面地、辩证地看,以问题为导向,将解决实际问题作为改进工作的抓手,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行稳致远。

  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一方面,应引导各地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从全局出发,算好城乡整体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账”。另一方面,需加强对“三农”工作成效的考核评估,重点考察各地是否在资金投入、要素配置、公共服务、干部配备等方面体现了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要求,倒逼各地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快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短板。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家园。

  要不断健全参与机制。推动乡村振兴,农民是最重要的主体。要在乡村振兴的全过程、多维度、各环节健全农民参与机制,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切实发挥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确保乡村振兴发展成果由农民共享,乡村发展项目决策有农民参与,农民群众在乡村振兴实践中担当主力。特别是要在乡村治理体系中充分体现农民参与的特性,不断优化并拓展广大农民群众参与乡村振兴实践的渠道。

  要切实强化制度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到乡村振兴的全过程,解决好教育、医疗、人居环境等农民群众最关心的现实问题,充分发动群众,依靠基层群众智慧,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符合群众需要的制度创新。把制度建设作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内容,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对已经被实践证明了的行之有效的制度创新和相关举措,需总结经验、及时推广。同时要推动完善基层制度设计,健全农村工作领导体制机制、农村工作部门建设、乡村干部考核任用机制等,为更多优秀干部到乡村施展才干创造条件,更好构建与乡村振兴重点建设项目相匹配的制度环境。

  要精准把握节奏力度。各地情况千差万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资源、能力等各方面条件也各不相同。要加强对各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和督导,推动各地从实际出发,确立符合本地区发展实际的阶段性发展目标和工作标准。既要尽力而为,也要量力而行,不提不切实际的目标,多在扎扎实实的工作上发力,防止超越阶段目标任务的大干快上。

  要立足城乡融合发展。当前,我国仍处于城镇化进程中,未来仍将有大量农村劳动人口到城市就业生活。要把握好农村人口流动的趋势,稳步推进土地规模经营,不断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要针对农村人口变化趋势和现状,加快推动服务业发展和农村公共事务建设,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要加大改革力度,畅通城市资源要素下乡的渠道,为乡村振兴引入更多活水。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编辑:张苇柠

书库

工运

  • 待业、择业、创业:我国青年就业机制的演变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宏观经济的晴雨表。青年缺乏工作经验、对职业的期望值较高,就业难是一个全球性问题我国青年就业机制的演变历程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将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并确定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但当时仍然是物资短缺并施行计划经济。

  • 工农关系变革:改革开放40年之启示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在现代化进程中工农关系的调适与发展,是中国从积贫积弱的农业国迈向现代化工业国的重要主题,也是贯穿改革开放的关键主线之一。

  • 中共中央印发《2018-2022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

    近日,中共中央印发了《2018—2022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2018—2022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全文如下。干部教育培训是干部队伍建设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在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 加快建设稳定高效的劳动力市场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其中广大劳动者无疑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样,改革开放进程也是劳动力市场逐渐形成的过程。改革开放40年来,劳动力市场的发育和改革促进了就业扩大和劳动力重新配置,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访谈

文献

  • 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讲话

    大家好!今天,我们召开这个座谈会,主要是听听大家对经济发展形势和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和建议。首先,我向在座各位民营企业家和全国广大民营企业家,致以诚挚的问候!我国非公有制经济,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方针政策指引下发展起来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 84年前这份不起眼的文件,竟是长征胜利的重要原因

    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这是一份84年前由红军总政治部下发的文件,题目是《关于准备长途行军与战斗的政治指令》。这份文件的签发日期是1934年10月9日,文件要求各部队“必须在沿途进行对群众的宣传工作......广泛的进行口头宣传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