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有道德的生态生活-中工理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读书娱乐旅游绿色城建社区打工

理论

社会

过有道德的生态生活

刘霞
2019-02-22 07:58:42  来源:中国教育报

  我们只有一个大气层。

  视觉中国 供图

  生态文明建设向纵深推进需要道德的力量,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需要生态的向度,两者共同指向公民的生态素养。过有道德的生态生活是养成公民生态素养的根本途径,也是生态文明建设和公民道德建设的共同目标。

  生态文明建设依仗公民的生活建构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依赖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也依赖于与之相应的法律法规、政策制度、社会体制、文化环境的完善,但最为根本的是依仗公民生活方式的生态化转变。

  生态文明是相对于传统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的新的文明形态,需要公民形成与之相应的知识结构、心理素质和行为模式,这些都必须也只能通过生态生活呈现出来。公民践行生态生活,是公民投入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行为方式,是检验生态文明建设是否真正得到认同和践行的基本标准。

  “道者,日用事物当行之理”。让每个人都成为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受益者,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在当下的、日常的生活体现出来,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内生机制以及持续深入推进的必然路径。党的十九大报告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提倡开展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等绿色创建行动,都是将生态文明的理念指向了单位、家庭、社会等具体空间中的公民日常生活建构,使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公民日用而不觉的、人人能够拥有也人人能够践行的生活方式。当然,生态文明建设还要利用图书馆、文化馆、科技馆、博物馆以及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对公民开展“场馆教育”“地化教育”,并结合世界环境日、世界地球日、世界水日、全国节能周等重要节日开展专题教育,这些都要成为公民生态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习以为常的行为进行生态规范,重建公民的生态生活,不仅能让每个公民真正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从而改变当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行动缓慢、参与面窄、参与度低的状况,也能使生态文明思想根植于心,调动公民亲近、关爱自然的本能和情感需求,激发中国传统生态文化中的生活智慧。

  公民的生态生活需要道德关照

  “道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不仅是因为道德的力量能彻底改变人的行为方式,还因为道德作为人与终极意义相关联的中介,将人与人在价值观上紧密联系在一起。

  生态生活不是简单的、浅层的、形而下的环境保护,而是当人们在生活中面临与自然利益冲突的时候,承认、尊重自然的内在价值,能够进行准确的道德判断,通过坚定的道德意志,作出正确的道德选择。道德理念和道德规范指导下的生态生活,其主要目的就是使公民的生态行动走向自觉自为。

  一切道德都无法从人的生活中剥离,只有关照生活才能体现真正的效用和价值。道德关照是生态生活的题中之义,因为“只有一个大气层”,每个公民的生态权利都与他人密切相关,任何人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都是侵犯他人环境权利的不道德行为。公民通过合理消费获得对物的所有权,这本身不涉及道德判断,但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是对有限自然资源的掠夺,是对属于他人、子孙后代资源的强行霸占,并在全球留下了大量的“生态足迹”,因此是不道德的行为。公民参加各种环保公益组织,其背后的道德价值是人类在对自然生态严重破坏后,必须作为道德代理人对自然履行单方面照顾,履行非互惠性责任,这是对当前生态环境危机的补偿正义,也是促进生命共同体完整、和谐的价值追求。

  当前,我国的生态教育还停留在对公民生态行为的呼吁阶段,公民的生态生活缺乏质感,很难全方面、持续推进。这需要通过生态道德教育及公民的生态道德修养,为生态生活提供价值支持和精神关照。只有依靠道德的力量才能使浅层的环境保护走向深层的生态文明建设。

  公民道德品格的养成离不开生态生活

  当前,我国道德领域存在的道德失范现象比较突出的仍然是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其根源要追溯到工业文明以来人与自然之间的相处方式。极端人类中心主义将自然看作满足自我利益的工具,对其掠夺、征服,以满足个人贪婪的物质需要。人的道德判断作为思维方式在指导行动时具有一致性,人与自然的相处模式迁移并不断影响人与人、人与社会的交往。我们很难想象一个尊重呵护自然环境、关爱照顾其他生物的人,会对社会和他人冷淡无情;也很难想象一个唯利是图、为了获得一己私利不断占有和排放自然资源的人能对社会和他人保持关爱并对后代具有强烈的生态责任感。因此,通过生态道德建设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不仅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也是全社会道德建设的需要。

  目前生态道德只是作为社会公德的一部分,且具体化为“保护环境”,这是不够的。习近平总书记在《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重要文章中,提出“培育生态道德和行为准则”,并将其归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的原则”。这是党中央在生态文明建设形势仍然严峻的情况下,对道德力量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生态文明时代需要重视生态道德培育,不仅要将其纳入公民道德建设体系中,还要赋予其重要地位。

  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我们通过做公正的事成为公正的人,通过节制成为节制的人”,那么我们必须通过过生态的生活,成为生态文明时代需要的生态人,成为生态文明时代公民道德建设需要的合格公民。过有道德的生态生活,既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也能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两者共同作用,成为时代新人的精神演练。

  公民的生态生活并非只有牺牲和奉献的生活,而是能够触手可及的日常生活。生态生活需要减少对自然资源的占有和排放,过一种节俭的生活,需要每个公民从这个世界轻轻走过,仅占用需要占用的资源。“俭以养德”的理论逻辑,就是通过减少对物质的占有,控制自身欲望,这种限制过程,就是公民道德品格的形成过程。生态生活需要每个公民从环境保护走向积极的生态修复,在此过程中反思自己的生态足迹,以代际公平和他人的环境权利以及新的平等观去选择与自然的相处方式,此过程中道德主体感受到存在的责任和价值,从而形成崇高和有尊严的道德人格。

  只有生活才能淋漓尽致地投射道德主体的精神状态。让生态道德根植于公民的日常生活,让日常生活成为公民的生态实践,最终通过习惯的养成转为指导公民生活的思维方式。此时,道德个体不再感到约束和限制,而能体验到愉悦和幸福,全社会生态良知和生态智慧就此形成。生态道德形成的过程,也是精神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深度推进的过程。

  (作者单位:南京晓庄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编辑:张苇柠

书库

工运

  •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

    今明两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三农”领域有不少必须完成的硬任务。党中央认为,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复杂形势下做好“三农”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 点亮职工建功新时代之路——盘点2018年工会“娘家人”履职十大事件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渐行渐远的2018年,对于工会组织和广大职工来说是极为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适逢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来,我国工人阶级坚定走在时代前列,发挥重要作用,绽放出夺目的时代风采。2018年10月,北京,中国工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大会全面总结五年以来工会工作的成就和经验

  • 五个特点描摹新型职业农民

    《2017年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发展报告》显示,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发展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特点:一是新型职业农民队伍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16年末,全国新型职业农民总量达到1401万人,占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农业生产经营人员总量的4.46%

  • 四大指数定位发展方向

    《新型职业农民发展指数》的指标体系主要由队伍发展、产业水平、政策环境和示范带动4个一级指标构成。分析结果呈现出以下四方面特点:一是2017年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发展状况良好。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发展指数达到0.4435;在一级指标四个维度中

访谈

文献

  • 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读王若飞给妻子李培之的告别信

    培之,别了,我们在红旗下聚齐,又在红旗下分手。战士们虽然在红旗下倒下,但革命的红旗永远不倒,它随着战士的血迹飘扬四方!这,就是我们的胜利!请你伸出双手,来迎接我们胜利吧!王若飞 王若飞同志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杰出领导人,早年参与创建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曾担任中共中央秘书长、中共中央党务委员会主任、中共中央南方局工委书记等职

  • 思想建党的发端——重温周恩来《坚决肃清党内一切非无产阶级的意识》

    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无产阶级政党,思想建党是我们党的伟大创造和优良传统。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在《坚决肃清党内一切非无产阶级的意识》一文中,周恩来开篇便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问题所在,“党的政治路线上许多不正确思想的来源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