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消除百姓消费后顾之忧-中工理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读书娱乐旅游绿色城建社区打工

理论

社会

构建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消除百姓消费后顾之忧

孙武军
2019-04-19 13:41:56  来源:光明网

  【编者按】李克强总理在201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持续释放内需潜力。这既是为了有效应对国际复杂严峻的经济环境变化,也是以强大国内市场为我国经济平稳运行提供有力支撑,更是破解2019年经济下行压力的关键举措。强大国内市场怎么干?有哪些生动具体的案例可供参考?就此,光明网理论部联合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邀请业内多位专家学者推出系列解读文章,就如何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进行专业性地深入研讨。

  去年以来,我国面临较之以往更加复杂严峻的外部经济环境形势,经济活动受到很大影响。因此,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强调指出,要“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持续释放内需潜力”。的确,我国有着14亿的庞大人口群,内需潜力巨大。在外部经营环境受到制约的情况下,强化内部市场的挖掘与释放,将成为未来若干年国家政策的重要取向。

  古语有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老百姓“仓里有了粮,口袋里有了钱”才敢于消费。虽然我国的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递增,但是消费增速却在减慢,表象原因在于老百姓不敢消费或者降低了消费水平,实则是老百姓对未来的生活保障和工作收入没有稳定预期。特别是去年下半年以来,容纳大量就业人口的互联网行业出现了裁员潮,并波及到其他相关行业,这进一步抑制了消费需求。启动内需,释放广大老百姓的消费需求,就要给予他们稳定的后顾保障,让他们敢于消费。放眼全球,发达经济体中(如美国、欧盟、日韩等)的人群敢于消费,背后都有着一个较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因此,在稳预期方面,加大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力度,织牢民生保障网,刻不容缓。

  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是三支柱模式,即政府、企业、个人各司其职,共同织就民生保障网。但客观现实是,我国的三支柱模式非常不均衡,三者承担的责任基本为82:18,国家承担了绝大部分责任,而个人的责任基本可以忽略,几乎就是国家主导的社会保障体系。这意味中国的老百姓获得是最基本的养老保障,只能满足最基本的生活需求,这又何谈敢于消费呢?反观美国,其保障体系也是三支柱模式,但均衡发展,比例基本为30:53:17。可见,给予老百姓稳定的养老保障预期,才是启动并逐步扩大内需的基础所在。因此,要织密扎牢民生保障网,打造我国的多层次全方位社会保障体系就要从均衡结构和功能上下功夫。

  首先,要夯实第一支柱,即社会基本养老保险。近些年来,第一支柱已经“捉襟见肘”,越来越多的省份出现了在支付养老金上的“入不敷出”,而同时有些富裕省份又有大量结余。因此,当务之急是要保证养老基金的可持续发放,运用中央调剂金制度平衡不同省份的“贫富不均”。同时,努力拓展社保基金投资渠道、提升社保基金的投资收益率,多措并举充实社保基金,增强其可持续性。

  其次,鉴于当前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第二支柱企业年金规模小的现状,建议出台相关优惠政策鼓励企业积极建立企业年金,抑或可以在大中型国有企业强制建立企业年金制度。逐渐改变由政府主导的社会保障体系结构,要让企业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从美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均衡结构可以看到,企业承担了一半以上的责任。另外,在扩大企业年金规模的同时,也要积极进行委托投资管理,让企业年金保值增值,为企业职工提供更多的养老保障。这里必须指出的是,目前正在进行的职业年金制度也要加快实施进程,加快职业年金的归集与委托投资运营。

  三是以更大的税收优惠等数量工具辅以行政力量,大力支持商业养老保险支撑起社会保障体系的第三支柱。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中第三支柱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美国却占到了接近20%。原因是多方面的,特别是长久以来国家一直将商业养老保险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辅助角色定位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2014年国务院颁布了在业界被称之为“新国十条”的文件,从政府角度将其定位为重要支柱而不再是配角角色。随后几年,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商业养老保险发展迅速,积极承担起第三支柱的责任。

  2016年1月1日,被称为“小社保”的个人税优健康险政策开始试点,这是完善医保体系、提升保障水平的重要手段;去年,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在上海市、福建省(含厦门市)和苏州工业园区试点。这些举措无疑都是通过税收工具来促进第三支柱发展的典型案例。但是,税优健康险叫好不叫座的客观现实以及还未可知的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的实施情况,都提醒我们在运用税收工具时可以再大胆点,适时提高免税额的上限,给保险公司以更大的腾挪空间。

  最后,建议加快在各地区建立适应于本地区特征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老龄化是我国当前以及未来不可回避的问题。国际经验表明,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之外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是有效应对老龄化、使人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依的制度安排。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到本世纪初,世界上发达经济体相继建立了适合本国国情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如德国、美国、日本、韩国等。我国也已在若干地区展开试点,积累经验。但是,由于我国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极不平衡,人口老龄化程度不同,公共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匀等等现实情况,在我国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要因地制宜、因城施策,不能搞一刀切。同时,要建立市场化的筹资机制以保证制度的可持续性。

  (作者: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研究员 孙武军)

编辑:张苇柠

书库

工运

  • 新时代基层“三农”工作的脉络思考

      对县域经济体来说,发展的“希望”在农村、“短板”在农村,发展的“最大需求”更是在农村。但当前基层“三农”工作存在诸多体制之“软点”、发展之“难点”、工作之“痛点”。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明确基础优势,理清工作脉络,化现实“矛盾”为发展“契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基层“三农”工作的关键所在。

  • 2019年,就业形势怎么看

    据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发布的CIER指数(中国就业市场景气指数)显示,2018年全年CIER指数处于2.03的较高水平。当指数大于1时,表明就业市场中劳动力需求多于供给,指数越大表明就业市场景气程度越高,就业信心越足。指数表明,2018年我国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 完善以技能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

    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目的是为国家人力资源强国建设培养一支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人才队伍,为国家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提供技能人才支撑。“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既是党的十九大对开创我国职业教育和培训工作新局面的重要部署

  •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入推进新时代工会理论研究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是他在领导党的工运事业的实践基础上形成的,是我们党的工运理论最新成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高度重视理论的作用,增强理论自信和战略定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

访谈

文献

  • 周恩来与南方局干部教育

    从1939年开始,周恩来领导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重庆红岩开展了8年工作。在这段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时期,周恩来特别重视干部教育工作周恩来在《建设坚强的战斗的西南党组织》中提出了“要在思想上组织上巩固党,使西南党成为真正的彻底的地下党

  • 伟大的跨越:西藏民主改革60年

    一、黑暗的封建农奴制度三、彻底废除封建农奴制十、西藏发展进入新时代2019年是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按中国传统文化习俗,六十年一甲子,是值得纪念的日子。六十年前的民主改革,对西藏地方和西藏各族人民而言,是一次新生,意义非同寻常。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