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重要的动力源-中工理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读书娱乐旅游绿色城建社区打工

理论

社会

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重要的动力源

丁立江
2019-04-24 08:27:29  来源:学习时报

  乡风文明作为乡村振兴的五项标准之一,既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推动力量和软件基础。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看,乡风文明不仅是实现全面小康和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抓手,也是整个乡村振兴战略要素中十分关键的因素。需要通过充分借鉴和吸取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其他国内外成熟的经验,进而润物细无声地深入到我国广大乡村生产和生活方式转变中,以期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积极影响,彻底激发出乡风文明对助推乡村振兴战略成功实践的积极社会发展效能。

  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灵魂

  乡风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的灵魂。乡风文明既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也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治理有效以及生活富裕的重要促进要素。乡风文明建设作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传统文化根源,在乡村振兴发展的各个环节发挥着提纲挈领的精神引领作用,始终是乡村建设的精神文明灵魂所在。

  乡风文明建设助推乡村产业发展。乡风文明为乡村产业提供精神保障和智力支撑资源。乡风文明建设与乡村产业之间不是割裂存在的关系,而是有着紧密联系的共荣共生关系——乡风文明,则产业更加兴旺发达,乡村产业兴旺,则“仓禀实而知礼节”,乡风更加文明。

  乡风文明助力生态宜居乡村建设。文明乡风与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是相互促进、相互发生积极作用的孪生体。乡风文明的建设过程,实际上就是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的建设过程。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是重要的生态人居基础,需要生态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作保障,乡风文明则通过教化引导,带动广大农民群众形成低碳节约、生态环保的健康生产生活理念,助推实现环境友好型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

  乡风文明助力提高乡村振兴治理效能。在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的乡村振兴实践中,乡风文明与治理有效二者关系十分紧密。乡风文明在乡村振兴与治理过程中始终发挥着重要且积极的方向性引领作用,乡村治理的全过程则更是乡风文明建设的全景式呈现。在我国广大乡村社会,如村民们约定俗成的村规民约,修身齐家的家风家训,邻里互助、尊老爱幼、德孝父母的道德楷模等,都作为乡风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充分有效地推动了乡村社会的治理工作。我国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敦化乡风文明,不断推动我国广大乡村自治、法治、德治治理体系的构建完善工作,为提高乡村治理的有效性发挥出更大的引领和促进作用。

  乡风文明助推生活富裕早日实现。乡风文明建设本身就是一种乡村文化复兴和再生的过程。乡风文明建设产生的乡村文化内涵,从传统和现代文明的角度,可以为我国农业农产品赋予更多文化内涵价值,有效提升农业和农产品品质及产业附加值,大幅提高农民收入。同时,乡风文明建设还可以通过赋予农业和农产品以乡村传统文化内涵,有效提升农产品文化品牌效应,实现产业发展、文化禀赋和生态资源的深度有机融合,为广大农民群众实现生活富裕提供坚实的增产增值增收保障。

  乡风文明是乡村文化的重要载体

  新时代,乡风文明具有了全新的内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重要的现实意义。新时代乡风文明既是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有机结合,又是乡村与城市文化的深度融合,更是中华优秀文化与世界优秀文化的优势互补,强强联合。

  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有机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曾重点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我国的乡风文明建设具有传统和现代文明的双重属性,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正向指导下,可有效地发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积极促进作用。这有助于在广大乡村地区进一步培育形成尊老爱幼、亲善乡邻、守望相助、诚实守信的新时代优秀乡风、村风、家风。

  实现乡村与城市文化的深度融合。我国的乡村曾在古代社会有过辉煌的发展史。强汉盛唐等强国盛世多以乡村的繁荣富庶为重要体现,众多文人墨客也为后人留下了大量描写乡村田园繁庶美景的优美诗篇。而在近代,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之初,由于我们机械地选择套用了沿袭苏联的产业分类和社会管理模式,国家推行的是以城镇为中心的工业化发展道路,广大乡村则负责为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提供人财物支撑,作出了大量的贡献和牺牲。同时,乡村的内在文化和社会结构也在此过程中发生了重大的结构性变化,亟待进一步理顺乡村内在社会结构关系,重振我国乡村往日辉煌。

  呼唤乡风文明为代表的乡村文化振兴。乡风文明,在乡村振兴的现实语境中体现在既要重新活化乡村流传已久的传统民俗民风等优秀的乡村传统文化,也要注重在新时代的乡村振兴战略发展实践中让广大农民群众普惠地享有城市和工业化发展的先进成果。通过城乡文明的相得益彰,形成家风和谐、乡风文明、生活宜居、生产方式现代化的乡村振兴局面,进而实现我国广大乡村旧貌换新颜基础上的城乡深度融合发展。

  我国乡村是中华民族五千年优秀文明成果的重要承载体,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重要的文化价值。中国的乡风文明建设,实质上就是复兴和活化我国广大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内生文化自信,推动广大乡村进一步振兴发展。新时代的乡风文明建设,以乡村文化为本源,通过借鉴世界其他有益文明成果,必将对我国乃至世界乡村文明作出更加有益的时代贡献。

编辑:张苇柠

书库

工运

  • 2019年,就业形势怎么看

    据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发布的CIER指数(中国就业市场景气指数)显示,2018年全年CIER指数处于2.03的较高水平。当指数大于1时,表明就业市场中劳动力需求多于供给,指数越大表明就业市场景气程度越高,就业信心越足。指数表明,2018年我国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 完善以技能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

    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目的是为国家人力资源强国建设培养一支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人才队伍,为国家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提供技能人才支撑。“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既是党的十九大对开创我国职业教育和培训工作新局面的重要部署

  •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入推进新时代工会理论研究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是他在领导党的工运事业的实践基础上形成的,是我们党的工运理论最新成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高度重视理论的作用,增强理论自信和战略定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

  •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开创新时代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新局面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必须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背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必须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背景

访谈

文献

  • 周恩来与南方局干部教育

    从1939年开始,周恩来领导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重庆红岩开展了8年工作。在这段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时期,周恩来特别重视干部教育工作周恩来在《建设坚强的战斗的西南党组织》中提出了“要在思想上组织上巩固党,使西南党成为真正的彻底的地下党

  • 伟大的跨越:西藏民主改革60年

    一、黑暗的封建农奴制度三、彻底废除封建农奴制十、西藏发展进入新时代2019年是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按中国传统文化习俗,六十年一甲子,是值得纪念的日子。六十年前的民主改革,对西藏地方和西藏各族人民而言,是一次新生,意义非同寻常。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