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无障碍事业的社会意义探讨-中工理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读书娱乐旅游绿色城建社区打工

理论

社会

信息无障碍事业的社会意义探讨

吴英桦
2019-07-17 09:22:38  来源:人民邮电报

  信息无障碍理念是国际上最先进的人文理念,它主张一切信息技术和产品要为人类提供终身服务,尤其是在一个人的身体机能因伤、因病、因年老而退化或缺失的状态下,信息技术和产品要能够继续为其服务,使得任何一个人都不会因为身体状况的变化而脱离未来高度信息化的社会生活。信息无障碍环境建设是我国政府为全体人民谋求的社会保障和民生福祉,是一项需要长期推进的国家公益事业,具有如下社会意义。

  信息无障碍

  是补齐民生短板的有效措施

  信息无障碍工作要求所有的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都能适应每个人的身体特点,让任何人(无论健康或伤残、年轻或年老)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平等地、方便地使用一切信息产品和一切信息服务。残疾人、老年人等特殊人群因为身体机能的缺失或退化迫切需要无障碍的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他们是信息无障碍工作的重点关注人群。

  信息无障碍工作的开展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所有人尤其是残疾人和老年人的关怀,体现了党和国家“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残疾人、老年人等特殊人群通常面临着更多的生活困难,信息无障碍工作的开展可为他们排忧解难,在提高生活质量的同时,帮助他们更多地参与社会生活,跟上社会的进步。

  信息无障碍

  是全体人民的民生福祉

  我国有8502万残疾人,信息无障碍在首先使残疾人受益的同时,也为所有人提供了社会福利保障。残疾人与健全人之间没有截然分隔的界限,任何一场疾病、交通意外、自然灾害都可能使一个健全人变成残疾人,任何人在身体机能因年老而衰退到一定程度时就会面临不同程度的伤残问题。任何人面对伤残问题时的自我救助能力都是弱小而有限的,依靠国家和社会力量来应对伤残问题是必然的解决途径。

  国家开展包括信息无障碍在内的无障碍环境建设,目的是保证任何一个人在身体伤残或退化的情况下,能够继续使用信息工具并通过信息网络参与社会生活,不因身体机能的差异而被信息鸿沟阻隔于社会生活之外。信息无障碍环境建设是我国政府为全体人民谋求的社会保障和民生福祉。

  信息无障碍

  是应对老龄化的必要举措

  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已经达到2.4亿,并且数量不断增长,社会正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老龄化问题。老龄阶段是伤残高发的阶段,伤残者数量将会随着社会老龄化日趋严重而增加。在老龄化社会,一方面劳动力严重短缺,一方面护理伤残老人又加剧了劳动力短缺的局面。开展信息无障碍建设,能够提高伤残者自由自主的生活能力,在提升伤残者生活质量的同时,解放一部分社会劳动力。

  与很多老龄化国家一样,在劳动力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延迟退休年龄是国家不得不采取的措施。很多年长的劳动者也面临着身体机能退化带来的信息障碍问题,在社会交流普遍采用信息工具的情况下,信息无障碍技术的普及将是保障年长者参与社会工作的必要条件。

  我国已经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老龄化趋势,开展信息无障碍建设是迎接银色浪潮到来的必要措施。

  信息无障碍

  是扶贫攻坚的助推手段

  在我国8502万残疾人中,很多人经历了因病致残、因残致贫的生活轨迹,不能有效使用信息工具和信息网络参与社会生活,是造成贫困的一个重要原因,信息无障碍环境是贫困残障群体融入社会的刚性需求。开发信息无障碍软硬件产品,开展信息无障碍互联网建设,可以为残疾人接受教育、就业谋生创造更多机会,为他们依靠自己的力量摆脱贫困提供必要的条件。

  国家开展信息无障碍建设,可以将信息扶贫的道路延伸到千万个贫困残疾人身边,使他们能够足不出户参与社会工作,在经济收入方面缩小与社会平均收入的差距。信息无障碍对于打赢残疾人脱贫攻坚战、实现精准扶贫、助力国家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信息无障碍

  是人权平等的核心呈现

  在信息时代,信息权也是一种人权。自由平等的信息获取权利,是构成人的生存权利的重要方面。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保障信息权益平等是保障人们之间机会公平的基础。在一个信息权益平等的社会,每一个人都不应因为身体条件、收入水平、生活环境等方面的不同而受到不同待遇,在信息获取和使用方面,都应具有平等的机会和条件,都应平等地通过信息网络和信息工具参与社会生活。

  信息无障碍建设是我国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建设信息化的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最重要的目标。建设无障碍信息环境,促进残疾人、老年人、低收入者等特殊人群平等融入社会,体现了我国政府保障人权平等的坚定决心和战略决策。

  静态地看世界,我们看到人类是由健全人和残疾人两类人组成的,两类人在身体机能方面存在很大差别。动态地看世界,用发展的眼光看人的一生,我们发现很少有人能够耳聪目明、行动自如地走到生命的终点,残疾人和健全人的差别仅仅是在人生的不同时间点上遭遇到不同程度的伤残问题。残疾人和健全人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开展信息无障碍建设是所有人的共同需求,值得所有人共同努力。

      (作者单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技术与标准研究所)

编辑:张苇柠

书库

工运

  • 大时代工运中的艰难抉择

    红色历史题材写作难度大,出新不易。《国脉:谁寄锦书来》把历史背景推到上个世纪初,大革命失败后的大上海。从这里开始,通过一群邮电工人出身的热血青年的人生故事,展开了大上海工人运动的历史,反映了那个风起云涌、波澜壮阔的时代,揭示了中国工人阶级在时代大变革中的命运和斗争精神。

  • 加强工会调查研究工作的思考

    加强工会调查研究工作,对于推进新时代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拜人民为师、向人民学习的价值指向,“身入”更要“心至”的方法要求,抓住老百姓最急最忧最怨问题的问题意识,为新时代调查研究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 努力加强国有企业党的政治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对国有企业提出了“六个力量”的定位:使国有企业成为党和国家最可信赖的依靠力量,成为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决策部署的重要力量,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力量,成为实施“走出去”战略、“一带一路”建设等重大战略的重要力量,成为壮大综合国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成为我们党赢得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胜利的重要力量。

  •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推进基层工会工作在新时代创新发展

    着眼增强基层活力,发挥基层工会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着力扩大覆盖面、增强代表性,着力强化服务意识、提高维权能力,着力加强队伍建设、提升保障水平。“三个着力”的要求,为做好工会工作特别是基层工会工作,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具有很强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访谈

文献

  • 周恩来与南方局干部教育

    从1939年开始,周恩来领导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重庆红岩开展了8年工作。在这段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时期,周恩来特别重视干部教育工作周恩来在《建设坚强的战斗的西南党组织》中提出了“要在思想上组织上巩固党,使西南党成为真正的彻底的地下党

  • 伟大的跨越:西藏民主改革60年

    一、黑暗的封建农奴制度三、彻底废除封建农奴制十、西藏发展进入新时代2019年是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按中国传统文化习俗,六十年一甲子,是值得纪念的日子。六十年前的民主改革,对西藏地方和西藏各族人民而言,是一次新生,意义非同寻常。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